□席传浩(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简析业余球员在不同三分距离投篮的可控性与命中率
□席传浩(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三分球在篮球比赛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比赛落后情况下的追分还是最后关键时刻的绝杀,其命中率都是那么的举足轻重,而影响三分球命中率首当其冲的直接因素是三分球的投篮距离。研究目的:探索业余球员在不同三分球投篮距离对命中率影响的规律性,提高业余球员的进攻或者防守的效率,以及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不同距离的三分球命中率。采用实验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研究得出:(1)没有发现三分球的可控距离,但不同三分投篮距离对投篮命中率影响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即距离越近,命中率越高,存在最佳投篮距离;(2)12名业余队员中,整体趋向于此规律,即大部分队员的三分球命中率存在规律性;(3)在一定负荷、一定压力情况下,三分球命中率呈现出不稳定、不规则的规律性。
业余球员不同三分投篮距离可控性命中率
前言
如今,篮球运动发展蒸蒸日上,受专业比赛的影响,业余篮球中三分投篮的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球员的追捧。通过观察发现,提出一些疑问:业余球员的三分球命中率与投篮距离是否存在关系,是否有投篮命中率比较高的一个距离(可控距离的存在性)?在业余篮球比赛或锻炼中,三分球的命中率受影响的因素是什么?因此,进一步的分析业余球员投篮距离对三分命中率的影响,为业余球员更好的认识三分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是势在必行的,为业余球员在进攻与防守的提高做训练理论依据:对于业余球员的进攻来说,外线球员可以控制好合适的三分球投篮距离,提高三分球的命中率,增加三分投篮的效果;对于其防守来说,防守者在掌握对方的最佳三分投篮距离后,尽量逼迫对方到其不适距离,降低其三分命中率或逼迫其传球,提高防守的效果。
对于篮球三分球的研究多如牛毛,无论是技术、战术、训练、教学等都是数不胜数,例如“随着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全面提高,出现了三分球投篮点多、面广、出手速度快、距离远的且命中率高的特点”、“投篮时仰臂举球和手腕前屈或翻转和手指拨球的力量”、“时间视觉是运动员在激烈比赛中对外界物体空间位置”、“三分球投篮属于肌肉的离心工作,阻力大于肌力,使运动环节朝肌拉力相反方向运动”、“时空判断、临界闪烁融合频率、视觉深度、手指握力准确度、内在感知等7项指标不同级别之间相互无显著差异”。目前,国内外对投篮的心理、生理研究很成熟,但需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的投篮方式都具有一致的心理、生理学特点,应该分开说明;对于三分球的技术教学与训练及相关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也比较多,技战术的训练与教学所占比重最大,但以上研究多数研究对象为专业或职业篮球远动员,忽略了业余球员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业余球员在三分投篮能力上肯定有别于专业远动员,他们在三分投篮中的特点是怎么样的?是否存在最适合的三分投篮点?我们从探析业余球员在不同三分投篮距离的可控性和命中率上进行着手分析。
2.1、研究对象
10名业余篮球队员。
2.2、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观察法。
3.1、实验设想
本实验想通过业余球员三分球命中率比较高的队员,在不同三分投篮距离进行投篮,探索三分球投篮可控距离的存在性与不同距离下三分球命中率的规律性:实验会出现每人在不同三分距离上的投篮命中率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并且在某一距离上的投篮命中率可能会突然下降或者突然上升,如果投篮命中率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在某一距离上出现突然下降或突然上升的趋势,说明三分球投篮的可控距离是存在的,反之,就不存在。
3.2、实验方法
召集10个业余球员(爱好者),编号为1-10号,分别在距离三分线0.3m、0.5m、1.0m三个距离进行不定点的三分投篮实验,要求每名队员每个距离投10个球,记录每个距离进球数。在离三分线距离一定的条件下,队员自己选择自认为的最佳投篮位置进行投篮,无人防守,无人干扰,投篮时间不限,投篮距离顺序依次为:距离三分线0.3m、0.5m、1.0m,完成三个距离为一轮,每个距离间隔2分钟的休息时间,进行调整后,再进行下个距离的投篮,从1-10号完成一轮后,为了实验数据对研究分析的可靠性、准确性,再进行第二轮的实验,即每名队员进行两轮的实验。
4.1、实验结果与分析
如表1所示,从横向分析,距离三分线不同的距离,每名队员的投篮命中率是不同的,主要表现为三种走势,即一直下降、先上升再下降、先下降再上升最后再下降。虽然整体趋势为下降,但是对证明可控距离的存在性力道不足,找不到明显规律性。从数据的纵向分析,在同一投篮距离下,每名队员的命中率显然是不同的;从两轮每个距离的进球数的总和来分析,规律性是存在的,即距离三分线的距离越远,总的进球数量越少,这是整体规律性的存在。
从距离三分线不同距离每名队员两轮实验进球数的平均数分析,其中有多数队员在三个不同距离上呈现出了距离三分线越远进球数越少的规律性,少数队员虽然不符合此规律,但是总体趋势走向也接近于由高向低变化;但是并没有出现在某一距离上三分投篮命中的数量突然下降的情况,也就说通过实验并没有找到三分投篮可控距离的存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两次实验进球数的平均数很有力的说明了大部分球员在不同距离的命中率存在距离三分线越近,三分球命中率越高的规律性,存在最佳的三分投篮距离。
表1 10名业余球员在不同三分距离投篮的进球数情况
4.2、产生实验结果的主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专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身心的变化从而改变了球员的技术能力。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发现每名队员在间隔休息时间中不能完全恢复体力,并且在每个不同距离的投篮中,10个球中的最后几投明显力不从心,所以运动的耐力力量是出现命中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耐力的下降主要体现在肌肉和神经的倦乏上,即出现功能性力量的匮乏,功能性力量是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产生的用来维持运动中身体稳定(平衡)的力量。肌肉力量的减少必然会影响出手的力度,而神经系统的疲惫会使减慢出手的速度,影响出手的时机,当然最主要体现在稳定性的变化上,如果每次投篮时身体的稳定性不能很好的控制,就算有再好的出手时机以及瞄篮点都会前功尽弃。现在很多专家也把功能性力量成为核心力量,不论怎么称呼,但是都是强调身体动作的稳定性、平衡性和协调性。
心理素质虽然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因素,但是它的客观表现还是比较明显的,并且人在不同处境的心理规律变化还是一致的,对运动员心理特征有较大影响的,还有篮球运动的高水平发展以及对各种主客观刺激额应答过程。当队员投篮没有命中后,心里会出现急躁、自卑的心理,这就是对客观刺激的应答过程,存在急于强烈的展现自己,求胜欲望极强等心理,这种心理变化是一种必然的存在。一个心理负荷起伏比较大人,很难发挥稳定。
客观因素虽然不能起到至关的作用,但它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客观因素比较杂碎,主要包括其他队员的发挥情况,对场地器材的熟悉程度,实验时的天气条件以及投篮时的运气等,客观因素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也是实验时最容易产生变量的因素,例如每个队员投篮时的风向、光照不同等,在室外篮球场,这些微妙的变化是不能控制的。另外,比赛中对方的防守强度以及主客场的现场气氛也是主要的客观因素之一。
另外,除了上述的专项身体素质和心理之外,还体现在个人的投篮技术上,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技术动作不同,三分球投篮命中率也不同。在其他条件(主要指生理与心理情况)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投篮技术很自然的就成为篮球运动中一项关键性的重要技术,三分技术是提高三分命中率的方法,不同的三分球技术达到的命中率效果是不同的,当然这是在排除篮球其他技能方面下单一的理解。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三分投篮技术好的必然命中率高,相反则低(特殊的个人特色投篮技术除外,那需要更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当然也会有三分投篮技术好,专项身体素质也好,还会有投篮技术差,专项素质能力也差的各种极端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出现更大差异的数据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业余球员不存在三分球可控距离,存在不同三分投篮距离投篮命中率不同的规律性,即三分投篮距离越近投篮命中率越高,三分球投篮的最佳距离是存在。在一定强度和一定压力下,每个队员在不同距离投三分的命中率呈现出不稳定、不规则的变化;出现此种变化的原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即身体专项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场地器材、气候变化、运气等。
因此,业余球员进攻时,队员应该把球运到距离三分线更近并且属于自己的最佳距离上,选择合理的投篮时机进行投篮,以提高三分球命中率。防守时,防守队员应该尽量把善于投三分的对方球员控制在距离三分线更远的距离,在对方三分手靠近三分线时加大对其的防守强度,降低其三分命中率或者迫使其传球。此外,还应该加强队员的专项素质的训练,在高负荷、高压力情况下进行三分球投篮的训练,保证队员在体能下降以及特殊情况下三分投篮的稳定性;此外还要加强队员三分投篮动作技术的基础性练习,为提高三分投篮命中率奠定基础。
[1]摩根.伍腾等.篮球成功教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曹德伟.篮球投篮技术动作分析及运用分析[J].陕西教育理论,2006,(1).
[3]杨海平.对不同级别篮球运动员12项感知觉指标的测试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
[4]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刘洪燕.篮球运动员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论基础[J].山东体育科技,20118,33(4).
[7]董德龙,王卫星等.震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
[8]彭云,王学敏.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7).
[9]寇振生.谈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问题[J].体育科技,1985,(1).
G841
A
1006-8902-(2017)-07-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