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舞蹈专业选手赛前训练模式研究

2017-08-02 03:31陈琦周龙慧通讯作者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4期
关键词:双人调控舞蹈

□陈琦 周龙慧(通讯作者)(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高校体育舞蹈专业选手赛前训练模式研究

□陈琦 周龙慧(通讯作者)(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体育舞蹈是一项集合了诸多艺术元素,体育与舞蹈紧密结合,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双人舞蹈表演的运动项目。它不仅体现了西方浓郁的民族风情,还用各种优美的技术动作,来展现身体线条和舞蹈的魅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主要方法,对体育舞蹈赛前训练模式进行了探讨,为高校体育舞蹈专业训练模式的进一步研究抛砖引玉。关键词:体育舞蹈训练方法影响因素模式构建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高校体育舞蹈专业选手赛前训练模式。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图书馆及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图书与期刊,以及通过网上CNKI及中国知网、中国体育学术网、百度、等相关网站搜索查询。以“赛前训练”为关键词搜索近年来有关赛前训练的的相关文献,并通过有关赛前训练的文献进行整合,对本文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调查法。

通过对3位体育舞蹈的教练和专家教授进行访问,对通过本次参加“锦鲲文华杯”第26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的16位参赛选手以及3位教练员进行走访调查,对他们在训练中反映出来的各方面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整理。

(3)数理统计法。

采用Microsof t Of f ice Excel 2003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赛前训练的概念

田麦久先生将其定义为:“赛前中短期集训阶段”。过家兴先生认为:“它是为了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创造优异成绩所做出的专门性准备的训练过程”。虽然专家们的表述不一,但是大意相同。我们可以将赛前训练定义为: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为调整与保持好自己的最佳状态进行的准备训练阶段。

2.2、影响赛前训练的因素分析

赛前训练由赛前训练时间安排,训练内容安排,训练的方法安排与手段,运动负荷的调控,以及心理状态的调控组成。每一项的安排与调控都是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成绩的因素。

(1)赛前训练时间安排。

通过查阅文献得知,赛前训练时间安排在赛前2-8周内的时间段是比较科学的,教练员通过科学的调控以及根据体育舞蹈项目的比赛特点和运动员以往参加大赛的经验,根据运动员个体情况,和不同时期的状态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如表1:

(2)赛前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与手段安排。

根据体育舞蹈项目的特性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为了提高选手们的竞技水平,应注意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之间的相互性,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身体机能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

表1 训练时间安排表

①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选手的竞技能力,依据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的科学原则合理制定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案并进行科学的监控,从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几个方面进行训练,全方位的增强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身体形态,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a.力量素质训练

在体育舞蹈中,力量素质主要体现在核心肌肉群的收紧以控制躯干的动作,手臂与肩部的平衡控制以及腿部肌肉的爆发力以及控制力,女生在训练的时候应以腰腹核心力量和静力训练为主,男生则在腰腹核心力量和静力训练为主的同时注意上肢的力量练习,以此增强男生引带能力,在维持好自身力量的同时还要引带好女生。如表2:

表2 力量素质训练表

b.速度素质训练

根据体育舞蹈项目特点,不同舞种之间风格迥异,有的舞种风格偏慢,有的舞种风格偏快,要求快而有力,例如:恰恰恰、桑巴、牛仔、要求选手的腿速和肌肉的快速启动能力,以及在各种旋转动作当中的速度,和出脚动作的速度。因此,在训练时应当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如表3:

表3 速度素质训练表

c.耐力素质练习

在体育舞蹈赛竞赛中的规则当中,各舞种舞曲的规定时长在1分30秒到2分钟不等,选手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需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跳套路,每只舞之间的间隔只有10秒上下,而五支舞全部完成需要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因此需根据相应要求进行身体耐力素质的训练。如表4:

表4 耐力素质训练表

d.柔韧素质练习

体育舞蹈同样与其他舞蹈一样需要柔韧素质为基础,来完成一些特定动作,使动作更具美感和观赏性,除了主动的做最大幅度的动作类似女生的踢腿动作以及延伸动作,还有为了使肢体关节部位达到极限程度的柔韧,因此需要各个部位的柔韧来达到动作的美观程度,制定相应的训练。如表5:

表5 柔韧素质训练

②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则是以选手们的单人技术练习以及双人配合技巧练习,从而提高舞伴之间的配合,使两人在双人舞的配合中不仅能够展示个人的能力,还能通过个人能力来提高双人配合的默契程度。在技术训练中主要包括了基础技术,双人配合技术。

a.基础技术训练

基础技术指的是在体育舞蹈中的舞蹈基本功及基本的身体素质,通过不断地训练每只舞的基本动作,要求动作干净利落,腹部核心的收紧度,腿部的爆发力和稳定性,身体上肢的舞蹈感觉以及整个躯干的延伸度,男女生都需按照以上的标准严格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才能为双人技巧的配合打好基础。

b.双人配合技术训练

体育舞蹈的特殊性就是舞伴之间的配合,在整个舞蹈中需达到舞伴之间由两个不同个体合二为一的感觉来吸引观众和裁判的眼球,男女生的特性不一样因此训练的方法也不一样。如表6:

表6 双人配合练习

(3)赛前运动负荷设定与调控。

赛前运动负荷应当与赛前训练时间安排紧密联系,根据相对应的时间段设定好相对应的负荷量。如表7:

表7 运动负荷训练及方法

(4)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控。

通过赛前周期训练后的观察及查阅赛前心理状态相关资料可发现,一定的心理疲劳伴随着身体的紧张,从而影响比赛时的动作。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如表8:

表8 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控

2.3、赛前训练的模式构建

(1)赛前训练模式原则。

在制定赛前训练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全面训练与重点突出相结合原则;②基础训练与专项技术训练相结合;③单人训练与双人训练相结合的原则;④科学负荷量原则。遵循以上原则才能科学的构建训练模式。

(2)高校赛前训练模式的界定。

我国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大多数属于业余训练,运动员在进行系统训练的同时,还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加之大部分专业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训练时间有限的前提下,要使选手在有限的赛前训练时间内技术水平突破,科学合理的构建赛前训练模式尤为重要。

(3)赛前训练模式的构建。

通过对赛前训练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针对高校的特点构建出训练模式,如表9:

表9 赛前训练模式结构

3、结论

(1)目前高校中以有比较完善的训练模式结构,依据专业学生的特性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再根据普通高校的特点对选手进行合理的调控;

(2)根据高校体育舞蹈专业训练方法与手段的特点,赛前训练实际为2-8周较为合理,专项技术和身体素质训练缺一不可,需协调发展,不可忽视选手的心理素质培养。

[1]唐颖.梁少雄从气质类型探讨拉丁舞的选材选材[J].体育科技,2008,2(6).

[2]我国优秀体育舞蹈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研究[D].北京体育学,2011,06.

[3]韩炜.赛前训练的研究进展,山东体育科技,2006(2).

[4]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5]冯胜兰.高校优秀了拉丁舞选手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09,4.

G889

A

1006-8902-(2017)-07-ZQ

陈琦(1994-),性别:男,汉族,学历:本科,学位:学士,研究方向:体育舞蹈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双人调控舞蹈
双人面具
——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
中国第一个双人滑冰世界冠军
———申雪、赵宏博
学舞蹈的男孩子
如何调控困意
舞蹈课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郑东燕(韩国)作品选登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双人运球”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