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河英(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阳江529566)
基于中国春节和端午节中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传承的探究
□张河英(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阳江529566)
本文以我国春节和端午节为依托,采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归纳、总结和田野作业等方法,发现我国春节和端午节中传统体育项目虽然丰富多彩,但很多已经逐渐淡出舞台。本文探究我国传统节日中体育项目消失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各民族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依据。
春节端午节传统体育活动传承
春节和端午节中的各种活动大多来源于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生产、军事活动、风俗习惯、娱乐需要、缅怀先烈等诸多因素,同时又与我国传统宗教密不可分。在我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誉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前面的三大节日自古以来都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文通过对我国各民族在春节和端午节中民俗活动的研究,归纳了我国春节和端午节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项目,挖掘我国传统节日中体育项目消失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各民族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依据。
2.1、研究对象
我国各民族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中体育活动的内容。
2.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田野作业法和逻辑论证法等研究方法。
3.1、春节和端午节中体育活动的发展状况
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和端午节中体育活动的内容,大多来源于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生产、军事活动和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演变、各民族娱乐的需要、缅怀先烈等诸多因素。同时又与我国传统宗教密不可分的,尤其与巫术和游戏联系密切。我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被誉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1)汉族春节和端午节期间体育活动的发展状况。
①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的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喜庆节日,以家庭团聚为中心,集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尊老爱幼、社交往来、休闲娱乐为一体,成为人民认同、沟通、团结的民俗文化活动,连绵几千年不间断。从商周流传下来的“傩人”除灾舞蹈,是最早的体育狂欢活动。人们手持古老的除灾崇拜工具(桃木弓和桅杆箭)进行歌舞宣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春节的体育活动就逐渐发展成为南方的舞龙灯、舞狮子、西北的扭秧歌、打腰鼓等群体狂欢项目。特别是元宵日,民间各种文体活动都上街表演,与人同乐。西北干脆叫“闹红火”,闹腾得越厉害就显示日子越红火。隋开皇时期,人们“燎炬”、“鸣鼓”、男扮女装、戴假面具、表演杂技,暂时打破了上下尊卑的身份界限,男女不避,内外共观.尽情欢娱。唐朝的元宵灯会,成千上万的宫女和明间的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进行“行歌”或称“踏舞”表演。乐舞百戏表演,击丸蹴、踏索上竿、卖药卖卦、沙书地谜。挂彩灯、搭彩楼、搭彩台、装彩车等各种表演。有抬棍、背棍、撅棍、旱船、高跷、舞龙、舞狮、抛绣球、抬花轿、民间八音会吹奏、锣鼓大赛、晋剧、秋歌、小戏演唱等。晚上彩灯高挂,灯棍、架火、旺火、地火、绞活龙等民间艺术争奇斗艳。白天人山人海,晚上灯火辉煌,场面十分壮观。
中国的元宵节百里不同俗。即使像放花灯、舞龙、耍狮、踩高跷、扭秋歌、跑旱船、荡秋千等相同的活动,也花样各异。福建漳州元宵节的踩街,歌仔戏(芗剧)没有弦管和腰鼓;泉州的踩街南曲袅袅,箫笛不断;厦门的踩街则是激越的腰鼓从头到尾猛打不息;龙泉市石马村元宵习俗是夜晚用自制的灯笼接成“长龙”,绕着村子舞龙游灯。
武安、涉县、磁县一带一过正月初十至十六,要荡秋千。农村和乡镇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即妇女结伴而行,走墙边或走过桥,意为驱病除灾。
古代嘉兴元宵节有“迎龙灯”习俗。乡间以调马灯为娱乐。迎灯的队伍配有丝竹演奏以及高跷、荡湖船、地戏等民间歌舞。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元宵灯会颇盛,有抬阁、火流星、免灯、鱼灯、花篮灯、走马灯、龙灯、狮灯及表现《西游记》人物的灯彩,有组织地结队游行。
海盐旧时的“滚灯”习俗,结合托举、腾跳,侧手翻、倒立、窜扑、叠罗汉和滚灯表演等杂技、体操和舞蹈动作,颇为壮观。
元宵习俗在桐乡乌镇为“走桥”,是夜男女老幼沿街自南而北走过每座桥。
嘉善于窑一带,则盛行“走马灯”,用竹扎纸糊马头马尾,马头系于表演者腹部,马尾系于腰后,人如骑马上。表演者每队12人,由2人骑马,10人手持松鹤延年、龙凤呈样、蝴蝶、鸟兽等造型的花篮。也有的扮演《白蛇传》、《三国演义》等人物。表演者边舞边唱,古称“地戏”,马灯队每到一家,备受欢迎,视为吉利。
②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叫端阳节、还有重五、重午、夏节、玉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活动内容主要是在门口悬挂菖蒲、艾叶和蒜头,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配香囊,备牲醴,进行龙舟赛等活动。端午节传说大致可牵渋到四位古人:春秋时代的晋人介子推、战国的越王勾践、战国楚人屈原和东汉上虞孝女曹娥。其中以纪念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最为流传。端午节这天,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投入汨罗江殉国后,当地人们组织了许多船只在江里打捞尸首,担心被江中蛟龙吞食,人们敲锣打鼓驱赶它们,同时做了许多粽子投入江中给蛟龙等海底水族吃。经过历代沿袭,逐渐发展成划龙舟竞渡的体育活动。每到五月端午临近的日子,汉民族就进行龙舟竞渡比赛。
以阳江端午节前举行的龙舟竞赛为例:竞赛当日,人们拖儿带女,男女老幼倾巢而出,将竞赛的河道两岸围得水泄不通,来观看这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盛事。赛前,每条龙舟都要请龙舟所属祠堂法师佬对天、地、神和龙舟等进行一番祭祀活动,祈愿自己的龙舟能在比赛中夺冠……在经历前后三天的艰苦循环、淘汰赛后,最后获奖的龙舟捧着奖杯,满载金猪、糯米等获胜奖品,欢天喜地地敲锣打鼓离开竞赛场地。(图1、图2)
图1 河岸边站满了水泄不通的人群
图2 获胜队满载奖品喜悦而归
(2)少数民族在春节和端午节中体育活动的发展状况。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地理环境比较偏远、地势低洼或高原地带,气候环境多变,土地辽阔但人烟稀少,让人感到心灵孤独凄凉,使人们更加向往团聚和集会。他们通过节日聚会,男女老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尽情愉悦,达到社交的目的。因此,少数民族的节日特别多,传统的体育活动也相对丰富多彩些。
①春节
白族:耍狮子、玩龙灯、踩高跷、放高升、抛绣球、打霸王鞭、表演“农家乐”、演唱“大本曲”“吹吹腔”等。
哈尼族:男女老少都欢歌跳舞、玩磨秋、摔跤、讲故事。
拉祜族:青年男女到泉边接新水,初二下午开始跳芦笙舞。
普米族:同族集体上山放牧聚餐,青年男女要进行打靶、踢毽子、摔跤、赛马、玩秋千、打飞鸟等活动。
傈僳族:举行传统的“赛诗会”和打靶比赛,青年男女进行对唱。
畲族:当家男人在屋前后打竹板、小孩要“摇毛竹”、跟客人对歌。
佤族:青年男女跳圆圈舞,尽情娱乐。
鄂温克族:男子在除夕夜出门参加拔河比赛,初一由长者召集男女老少在一起,有妇女带头进行载歌载舞的欢庆活动。
赫哲族:进行摸瞎糊、掷骨头、套花绳、叉草球、滑雪、滑冰、射草靶、等活动。
基诺族:由周巴(寨父)敲鼓后,男女青年围成一圈跳徒手舞。
景颇族:白天,男女成对进行秋千、射击比赛,夜晚成对地跳象脚鼓舞。
仫佬族:节日期间要“走坡”,即男女老少穿着盛装聚会在山坡或赛场唱山歌、尽情娱乐。年轻人连村接寨举行打鸡毛、打毽子、打花龙、打鸡蛋等活动。
鄂伦春族:进行赛马、射箭、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等活动。
壮族:闹春牛、抛绣球、唱山歌、踢毽子、舞狮子、打谷樃、打陀螺、跳舞、赛球、跳打扁担舞、闹锣、演地方戏等活动。
布朗族:开展托球活动。
布依族:去河边挑水。
东乡族:初一举行传统的“打土块”活动。
侗族:盛行爬山比赛。活动往往持续半月之久。还伴之以歌舞,尽情欢乐。
哈萨克族:开展“姑娘追”活动。这种活动风趣动人,也是男女青年表白爱情的一种别致方式。
傣族:初二和初三举行“象脚鼓比赛”。傣族的泼水节(相当于农历的春节)举行泼水活动、放高升、孔明灯、赛龙舟、斗鸡、跳象脚鼓舞、孔雀舞。
朝鲜族:人们身着盛装,纵情歌舞,玩压跳板、拔河等活动。
水族:男女青年喜欢开展踢毽比赛。比赛项目有单踢、双踢、正反脚踢、优胜者获奖。
满族: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
土家族:耍龙灯、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②端午节
湖南湘西土家族的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十五举行的,叫“大端午节”,在节日这天吃粑粑,划龙船。
苗族人过端午节是将龙舟竞赛放在“五龙节”举行“五龙”。从清明算起,农历第五个“辰日”。因为“辰”属“龙”,所以称“五龙”。“五龙节”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瑶族人过端午节,所有人都要到江河里洗冷水澡,据说这天江河之水可治百病,洗冷水澡能免除疾病、身体健康,同时还喝从山上采挖下了的“贯众”、“紫苏”熬制而成的“贯众汤”,或者用此汤水洗澡,可以消除百病,延年益寿。
侗族人过端午节,下午,人们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河边观看龙舟比赛,或对山歌。
3.2、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中体育活动的内容
(1)汉民族春节和端午节中的体育活动内容。
舞龙灯、舞狮子、放花灯、划龙舟、踩高跷、荡秋千、抛绣球、扭秋歌、跑旱船、有抬棍、背棍、撅棍、抬花轿、锣鼓大赛、舞灯迎灯、接灯抢灯等活动。
(2)少数民族春节和端午节中体育活动的内容。
舞狮子、玩龙灯、划龙船、踩高跷、玩秋千、抛绣球、表演农家乐、玩磨秋、跳芦笙舞、上山放牧、打靶、踢毽子、摔跤、赛马、打飞鸟、男女对唱山歌、打竹板、摇毛竹、跳圆圈舞、拔河、套花绳、射箭、叉草球、跳徒手舞、跳象脚鼓舞、爬山、打鸡毛、打花龙、打鸡蛋、闹春牛、打谷樃、托球、玩跷跷板、洗冷水澡、打土块、走坡和姑娘追等。
4.1、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中体育活动内容在不断减少
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传承方式主要是以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为媒介进行传承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网络和电视的普及,西方文化入侵等因素,人们可供选择的业余生活品种繁多,一些传统的体育文化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4.2、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中体育活动参加人数在不断减少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缺乏创新,形式单调,内容单板、枯燥,时代气息低下,很难激发年轻人的兴趣爱好。且内容过于内敛含蓄,既不利于年轻人交往,又不利于张扬个性,造成年轻人对传统节日中体育活动冷落,参与人数日渐减少。
4.3、政府对传统节日的漠视
我国节日中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大多是白天进行的集体项目。我国传统节日放假时间不长,需要上班族请假才能参与,因而许多传统体育活动因缺乏上班族人员的参与而无法正常开展。再加上我国的一些政策也严重地遏制了一些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发展,如国家规定不准私自制造火药,导致“抢花炮”活动无法开展。
[1]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1996.
[2]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杨堃.民族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乌尔沁.中华民俗[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
[6]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G85
A
1006-8902-(2017)-07-ZQ
张河英(1971-),广东揭阳,本科,教育硕士,中级,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