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之最
东风航天城(又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库布镇北约150公里处。1958年2月2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的彭德怀元帅将一份导弹靶场勘察报告呈送党中央,报告中提出要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建设导弹综合实验基地,并得到中共中央批准。从此,内蒙古与中国的尖端国防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神舟飞船的故乡。截至2016年10月1日,中国发射了约280颗人造卫星,其中82颗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位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境内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始建于2003年,是目前国内外首座大型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博物馆设计出5800平方米的陈列大厅,展示内容主要包括长206米世界首幅蒙古历史系列长卷油画、蒙古史和文化实物、蒙古族历代服装服饰等。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以建立国内外蒙古历史文化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展览中心为目的,为蒙古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继承和弘扬提供了重要基地。
内蒙古有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草原面积8666.7万公顷,其中有效天然牧场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从自然区域来看,内蒙古大草原在中国北方的延伸很广,与蒙古族的分布一致。内蒙古大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尤其是以北部呼伦贝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中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也是一处旅游胜地。西部是黄沙浩瀚的戈壁荒漠地带,高原上的大漠驼影,与草原的翠绿草色相映成趣。
内蒙古是世界上出版蒙古文图书最多的地区,现已成为最大的国际蒙古文图书出版中心。内蒙古蒙古文图书出版业蓬勃发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地区综合出版社,现在平均每年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160余种,占中国蒙古文图书出版品种的一半以上,为内蒙古成为国际蒙古学研究中心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内蒙古有包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在内的7家蒙古文出版社,1家蒙古语音像出版社,49家蒙古文期刊和19家蒙古文报纸。
大窑文化遗址在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坡上,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33公里处。这里海拔1420米,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座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制造场,距今已有五、六十万年之久。内蒙古博物院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人员对早期在大窑村南山发现的2处古代洞穴遗址(编号11号、25号洞)以及出土的石器、动物化石等文物开展了深入仔细的整理、研究与再发掘,获得了重要的考古新发现:70余件人工打制石器。
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620万亩,占全国的18%。每年马铃薯折合粮食产量达20亿公斤左右,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10%以上。马铃薯既是高产粮食作物,也是附加值极高的高效作物,加工增值幅度大,加工成全粉比鲜薯增值5倍以上,加工成薯条、薯片增值8倍以上,加工成精淀粉增值高达20倍。目前,内蒙古马铃薯播种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旗县就有11个,这些旗县以马铃薯产业为主导产业,县域经济就是马铃薯经济,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摘编自内蒙古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