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磊
摘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作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作为一项周期性管理工作,从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到项目竣工运行全程参与。文章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提升质量意识、推行质量管理目标、构建体系与体度等方面做出探究。希望文章论述的内容,在优化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效率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现状;提升对策
1.市政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
1.1施工單位
与普通工程项目相比较,市政工程项目性质较为特殊,此时部分施工承包商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标,而没有树立质量管理意识,高价中标却最大限度的压缩工程造价成本,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与质量均得不到切实的保障,项目在施工进程中施工技术应用的规范性也没有得到全面的监管。项目部门即使参与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程中,但是其力量过于薄弱化,技术水平与管控能力均处于较低的层次上,再加上市政工程施工条件相对恶劣这一现实原因的存在,此时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混乱不堪。
1.2业主单位
首先,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性的缺乏。尽管目前大部分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由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共同负责,在人员配置上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有关内容。但是考评体制、执行机构、协调制度与奖惩规范尚存在较大的缺陷,也没有促使其实效性发挥的管理对策的支持。
其次,业主单位对项目工期给予了过高的重视程度,而没有关注工程质量的管理进程中的细枝末节。基于多数市政工程资金来源于政府机关财政部,以及工程施工中各类风险均是由政府负全责这一实况,所以业主单位以短期竣工去突显自体业绩,重视的是“表面工程”,将施工质量工作全权委托给监理机构,自体在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环节上投入些微。
最后,面对与市政工程项目相关的拆迁、协调、资金拨付等工作内容,业主单位长期无法做出明确的决定,此时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赶工期现象屡见不鲜,那么施工质量管理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1.3监理单位
基于国内监理行业门槛相对较低的缘故,致使监理单位数量庞大化,但是监理人员在业务能力与职业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部分监理人员专业技术不达标,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环境多变且复杂,在建设周期短暂的情景下,监理人员在对其开展施工质量监察检测工作,体现出片面性,此时有些建筑单位施工质量即使没有满足监理规范标准,却侥幸规避了监理单位的惩治,为后续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埋下伏笔。
2.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效率的对策
2.1提升质量意识与规范意识是基础
首先,建筑单位务必认真学习国家与上级颁发有关质量管理工作的政策,全面落实国家与上级推行的技术要求、规范、程序与多样化质量管理机制,深度解析质量与管理的内涵,认识到质量管理对建筑单位事业发展与运营发挥的意义。同时,借助培育与宣教工作强化参与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员工质量意识,尤其是市政工程项目领导班子成员的质量意识,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作为施工质量的指导思想,深刻感悟到施工质量为强化企业实力,获得最佳效益的依托这一道理,与企业发展一脉相承,协助每一位员工树立“质量第一”思想观念[2]。
2.2借用经济手段管理工程质量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严格性,体现形式之一便是奖惩机制的落实。在经济手段的协助下,与创优目标实现相关的任何一个分项工程、任何一道程序和经济利益紧密的衔接在一起,采用梯度式奖赏规则对不同级别的优质工程项目进行奖励。同时创优工程分项采取分解举措,达到优良标线的按定额工资的1.1~1.2倍支付工资;创优工程分项降至普通分项,其工资支付数额为定额工资的0.7~0.8倍;若分项工程没有实现各项创优标准,则对工资采取扣押举措,并规定建筑单位赔偿返工损失费,其赔偿金额为工资支付数总额的0.1~0.3倍。例如,黄河路、昆山路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进程中,因为应用了具有正效作用奖惩机制与办法以及优质优价配置对策,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工程管理人员与员工管理与施工的热情,施工工序体现出规范性,在多样化施工技术的协助下,为优质型市政道路工程的顺利竣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机制
为了使市政工程实现创优目标,市政工程项目部可以积极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将专职质量检查负责人配置到安检科、各基层单位。当然,建筑单位也应该设有兼职质检员,完善专职的质量管理机构,确保质量管理网络的全面性,经由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审批后,投入使用。为了使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构建以质量攻关为核心的QC组,QC组主要成员为项目技术人员、施工组长与作业骨干,参照项目实况使攻关专题明确化,组织质量攻关研讨工作。借助检查、抽查、考核或评定等多样化方式从而对项目施工质量实况有一个全局性掌握,对现存的质量问题成因进程深度剖析,推测工程质量运行趋势,在此基础上制定质量管理规划,并有序实施,对其实施成绩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依据质量检查实况对建筑单位进行奖励或者是惩罚。
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建筑企业参照工程实况构建具有应用价值的《质量管理机度》、《QC组活动机度》、《工程质量奖惩机度》、《试验检验制度》等系列性对口机度,此时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据可依,考核有准可循,在质量管理制度的监管与督促下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效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为工程创优目标的实现诸如能量。
结束语:综合全文论述的内容,了解到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极为必要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效率的对策。建筑单位应该在实践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深度剖析工程项目管理控制理论的实质,参照有关管控凭据,积极联合监理单位,落实相关机制,按部就班的对施工质量进行督查管理,从而确保市政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洪新.市政工程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策略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17):186+179.
[2]杨坤.GPS高程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5,(39):14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