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县窑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2017-08-01 08:58梁婵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变岩斑岩断裂带

梁婵

摘要:河北省涞源县窑沟金矿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运动晚期,与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金矿(体)化带分布于张扭性断裂带中。作者结合勘查成果对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进行总结,探讨矿床成矿基本规律及控矿因素。

关键词:金矿;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成矿规律

窑沟金矿位于太行山北段,山西断隆与燕山台褶带过渡地带,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带的东侧,王安镇岩体中部断陷火山盆地中。

1、成矿地质条件

地层:沉积盖层为古生界碳酸盐岩、中生界火山岩,受断裂切割和岩浆侵蚀作用多呈断块状分布。侏罗系张家口组火山岩是本区金矿的主要赋矿围岩。

构造: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乌龙沟断裂带是区内主干构造。

乌龙沟断裂带呈NNE向展布,由南西至北东纵贯全区,区内断裂带宽100m±,由碎裂岩及糜棱岩化斑状花岗岩等组成,次级断裂及构造裂隙发育,是区域性控岩控矿构造,断裂带内有脉岩侵入。

岩浆岩:形成于燕山期,是王安镇杂岩体的一部分,主要岩性有细粒花岗岩、斑状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矿区内出露的主要岩性为斑状二长花岗岩。金矿化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金矿床(点)多分布于岩体及其附近围岩中。

后期脉岩主要为煌斑岩脉、闪长玢脉、花岗斑岩脉、石英斑岩脉、正长斑岩脉、花岗细晶岩脉。

围岩蚀变:蚀变及矿化受NNE向断裂构造控制,在断裂带内形成了较强的围岩蚀变和矿化现象,形成了近于平行的构造蚀变带。

构造蚀变带主要蚀变为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和星点状黄铁矿化,并见黄铜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表现为石英脉和硅化岩。少量金属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自形晶和半自形晶呈星点状分布,蚀变岩与围岩呈渐变关系。地表出露长300m-1200m,宽8~35m,走向NE20°~30°展布,SE倾,倾角65°~85°。

围岩蚀变普遍而强烈,发育面型青盘岩化和线型绢英岩化及碳酸岩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在构造破碎带内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

面积性激电异常:通过激电中梯测量,以视极化率ηs≥2.0%数据圈定5处,异常编号分别为D1、D2、D3、D4、D5。D1异常:面积大约0.3km2,形态不规则。地表大部覆盖有大量矿石、矿渣、尾矿、铁矿及铅锌矿选场等。视极化率ηsmax=3.8%,异常南部、东部未封闭,视电阻率对应为中高阻特征。推断该异常为矿石、尾矿等干扰引起的异常所致。D2异常:该异常位于D1北部,主要出露岩性为安粗岩及第四纪,位于构造蚀变带附近,面积大约0.07km2,形态较规则。视极化率ηsmax=3.35%,与视电阻率ρs对应为中高阻特征,推断此处为多金属矿(化)体所致。D3异常:该异常位于D2东南部,面积大约0.07km2。主要出露岩性为安粗岩及第四纪,有两条石英斑岩脉通过,走向近南北,陡倾近直立。视极化率ηsmax=2.9%,与视电阻率ρs对应为中高阻特征,推断此异常应为石英斑岩脉、高速公路及民房引起。D4异常:面积大约0.008km2,形态较规则,近似椭圆。地表为民房及村间公路。视极化率ηsmax=3.0%,与视电阻率ρs对应为中低阻特征。推断此处为隐伏的矿(化)体引起。D5异常:异常形态规则近似圆形,面积约0.002km2。地表出露岩性为安粗岩,视极化率ηsmax=2.42%,与视电阻率ρs对应为中低阻特征。推断此处为安粗岩中不均匀矿(化)体引起。

2、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特征:全矿床圈定4个工业矿体。Ⅰ-①矿体:呈脉状,控制长150m,斜深40m,矿体厚度0.92~2.55m。金富集于断层泥和破碎带中,矿体金品位3.80~14.90×10-6,银品位34.27~100.48×10-6,矿体为蚀变岩夹石英脉,与围岩呈渐变关系。Ⅲ-①号矿体:呈脉状,控制长度65m,斜深67m,厚度0.44~1.49m。向南被第四系覆盖。金富集于断层泥和破碎带中。矿体金品位1.15~50.96×10-6,伴(共)生银品位1.08~261.16×10-6。Ⅲ-②號矿体:Ⅲ-①号矿体东侧,与之平行产出。矿体控制长度66m,向南隐入第四系之下,斜深53m,厚0.60~1.92m。金品位1.35~52.26×10-6,伴生银品位49.00~414.00×10-6。Ⅲ-③号矿体:呈脉状,沿走向长375m,斜深130m,厚0.42~1.50m,矿体沿走向、倾向均有收缩膨胀尖灭再现现象,金品位1.10~89.44×10-6。

矿石质量:(1)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

(2)矿石结构: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矿石构造:原生矿为浸染状、斑杂状和角砾状构造,氧化矿则为土状、松散状和蜂窝状构造。

(3)矿石成分: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方铜矿、闪锌矿、自然金及少量赤铁矿兰铜矿。非金属矿物以石英、绢云母为主,少量碳酸盐矿物。

3、矿床成因规律

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床工业类型为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由岩体侵位到蚀变作用至矿床形成,构成岩浆~蚀变~矿化复杂而统一的演化体系。

成矿时代: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运动晚期,与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成矿条件(1)地层条件:矿床成矿围岩主要为张家口组火山岩。安粗岩、安粗质凝灰熔岩、安粗质凝灰角砾岩是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有利的赋矿场所。(2)构造条件:矿床产于乌龙沟断裂带,是重要的控矿条件。区内断裂带宽100m±,由碎裂岩及糜棱岩化斑状花岗岩等组成,次级断裂及构造裂隙发育,为矿体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容矿空间。

岩体条件:王安镇杂岩体为钙碱性系列中酸性浅成岩,形成于燕山期。

蚀变条件:围岩蚀变普遍而强烈,发育面型青盘岩化和线型绢英岩化及碳酸岩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在构造破碎带内发育。

矿床成因:区内金矿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化带及金矿体多分布于张扭性断裂带中,经王安镇杂岩体与火山岩交代蚀变作用,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形成了赋矿空间。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太行山中—北段1比5万区调片总结说明书

猜你喜欢
变岩斑岩断裂带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杨房沟水电站左岸拱肩槽f27断层蚀变岩特性及工程实践
金厂峪蚀变岩制备矿物釉的微观特征研究
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某水电站蚀变岩遇水强度软化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煌斑岩的研究进展
植被覆盖区高光谱遥感影像上蚀变岩与蚀变矿物信息的提取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夏断裂带构造特征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