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P框架的中国种业市场结构实证研究

2017-08-01 12:45:43万伟刚江激宇
关键词:种业省份种子

万伟刚,江激宇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基于SCP框架的中国种业市场结构实证研究

万伟刚,江激宇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中国是种业大国,但不是种业强国。文章运用SCP框架对中国种业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现状进行研究,实证分析中国种业市场绩效与结构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种业市场为竞争型市场,进出入壁垒较低;种子企业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兼并重组不断;从整体上看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但是地区差异明显。

SCP;中国种业;市场结构

一、引言

中国是种业大国,但不是种业强国。近些年来,围绕中国种业市场问题,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种业产业链,邬兰娅等基于“四力模型”比较研究中美种业发展现状,认为中国种业的产业链运行机制有缺陷,创新主体不到位,“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育种体系没有形成;①邬兰娅、齐振宏、朱萌、韩成英:《基于“四力模型”的中美种业发展比较研究》,《经济问题探索》 2014年第9期。二是种业科技,李军民等通过对中国种业科技成果绩效剖析,认为中国种业科技水平较低,科研投入的机制不利于科技资源流向企业,同时缺乏科技成果托管平台,降低了种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②李军民、宋维平、吴家全:《构建种业科技成果托管平台 提高种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农业科技管理》2013年第4期。三是种业国际竞争,王学君、宋敏通过对世界种业格局和中国种业竞争力研究,认为我国育种者应该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种子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③王学君、宋敏:《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种业竞争力分析》,《调研世界》2009年第4期。但是随着中国种业的发展,一个突出的问题表现出来:中国种业组织结构是什么?行为是什么样?绩效如何以及绩效同结构、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SCP理论是研究产业组织结构的重要理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学派贝恩和梅森以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为基础提出SCP范式,关于“结构、行为、绩效”三方面,即“集中度-利润率”的假说,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进而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是一种单向决定关系。到20世纪70年代,以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把传统静态的单向关系转变为多项互动的动态关系。之后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从制度的角度研究产业经济问题,对SCP范式进行了改进,引进了交易费用,认为对市场结构的研究应该从产业组织出发,同时指出企业与市场存在着边界关系。他们则被称为“后SCP”学派。

本文以SCP范式对中国种业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并利用2014年中国30个省市的数据实证研究绩效同结构、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中国种业的一些问题,并且为化解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中国种业市场结构的现状

(一)中国种业市场结构状况

1.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有增强趋势

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描绘市场垄断或竞争程度,通常分为相对市场集中度和绝对市场集中度。本文采用的是绝对市场集中度,通过前几家的销售利润占整个种子企业销售利润的比例来衡量我国种子企业的竞争程度(见表1),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Rn为x产业前n家企业市场集中度,n为x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数量,xi为x产业第i位企业产品规模或营业收入、资产额、职工人数等,N为x产业的全部企业数。

表1 我国种业市场集中度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全国农技中心、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注:贝恩根据CR4指标对产业集中度的分类:寡占Ⅰ型,CR4≥75%;寡占Ⅱ型,65%≤CR4<75%;寡占Ⅲ型,50%≤CR4<65%;寡占Ⅳ型,35%≤CR4<50%;寡占Ⅴ型,30%≤CR4<35%;竞争型,CR4<30%。)

由表1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4年我国种业的销售利润和市场集中度都在提高,前5家销售利润由2010年10.98亿元发展到2014年18.57亿元,市场集中度由2010年前5家23.9%发展到2014年24.7%,但是从前10家、前50家市场集中度来看,都有所下降。根据贝恩产业集中度分类,我国种业属于竞争型,反映出我国种业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强,种业巨头实力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2.进出入壁垒门槛相对较低

进入壁垒是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是影响一行业市场垄断和竞争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对市场结构的直接反映。进入壁垒既反映了行业内已有企业优势的大小,又反映了新进入企业所遇障碍的大小。*张洪、张洁、杨燕:《SCP视角下的我国星级饭店业市场结构分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而退出壁垒主要是由资产专用性带来的沉没成本以及来自政府和法律的相关制度约束。*张大力:《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7期。本文通过技术壁垒、政策壁垒和资本壁垒三个方面来考察我国种业进出入壁垒。

(1)技术壁垒

世界种业研究已经从常规育种技术逐步地向生物技术育种转变,努力做到每一粒种子都达到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以及高品质等特点,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在现代种业中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优良的种子既是种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也是生产者追捧的商品。例如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的种植集中度(CR5)已达到10%,商品率为100%。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到《最高分法院关于审理侵犯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我国基本形成了对种业新品种专利的保护。

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IV,分析了2008—2017年来WoS中服务供应链领域研究相关问题,发现目前国际服务供应链领域研究呈现如下特点:

(2)政策壁垒

在中国主要是制度因素和制度壁垒吸引厂商进入和阻止厂商的退出。*杨蕙馨:《中国企业的进入退出——1985-2000年汽车与电冰箱产业的案例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3期。1989年我国颁布的《种子管理条例》确立了我国种子企业生产和经营许可制度,之后《种子法》的实施,把我国的种业彻底的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我国的种子企业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2011年修订《种子法》,明确提出外商投资企业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中必须由中方控股,外商比例不允许超过50%。既完善了我国种子企业的竞争,也有利于我国种子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参与国际竞争。

(3)资本壁垒

种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我国对于种子企业的注册成立有着严格的规定,首先对于常规种子的种子企业注册规定资本不得少于100万元,生产杂交种子的企业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以上,拥有完整产业链的种子企业,即“育、繁、推”的种子企业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同时对出口企业也有着规定,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不得少于1,000万元(见表2)。

表2 种子企业注册资本

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北京:201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整理计算。

(二)种业市场行为分析

1.兼并重组不断增强

市场竞争的直接后果就是一部分企业优化升级,另一部分企业被市场淘汰,整个市场进行不断的兼并与重组。中国种子企业之间实行大规模的兼并与重组,生产要素得以向优势企业集中,这是中国种业发展的必然。*张峭、徐磊:《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种业市场竞争态势研究》,《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2002年我国种子企业为2,700家,到2010年我国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为8,700家,增长了三倍多,但是2011年种子企业为6,991家,较2010年减少了1,709家,种子企业开始逐年递减,到2014年种子企业有5,064家(见图1),但是据统计我国种业上市公司为27家(其中17家为新三板上市公司)。同时我国种子企业的资产规模也发生变化,到2014年,我国种子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639.33亿元,固定资产达到1亿元的有45家,2亿元的有15家,5亿元的有3家(见表3)。种子企业数量在减少,但是种子企业规模在增加。

图1中国种子企业数量变化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等相关资料整理。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200220102011201220132014270087006991600359495064

表3 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的种子企业

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北京:201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整理计算。

定价是企业调整其市场行为的重要手段,通过价格的高低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进而获得更高的盈利或者更大的市场份额,其影响程度包括整体市场和局部市场,从我国整个种业市场来看,我国生产用种总需求量比较稳定,每年保持在125亿公斤左右,所以种子供应价格对我国种子市场需求量影响不大,不会出现种子供应价格低,需求增加,或供应价格高,需求量减少的现象,所以我国种子需求价格弹性小。从小范围种业市场来看,比如说田间生产出现变化时,种子需求量增加,会影响种子生产者的情绪,价格上涨,种子供给量会增加;价格下降,种子供给量会减少。故我国种子需求价格弹性小,供给价格弹性大。我国种子企业的定价主要依靠市场行为的,种子企业完全是市场价格接受者,竞争非常激烈,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3.创新科研投入不足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企业进步的灵魂。企业创新既是科研人员的投入,也是科研经费的集聚。但是我国种业科研人员较少,科研人数最多的10个省份,每个种子企业的平均科研人员不足10人,山东省8人,北京市7人,其他省份企业的平均科研人员更少。同时科研经费最多的10个省份,每个企业的平均科研经费投入不足300万元,北京市为290万元,山东和新疆为130万元,其他省份企业的平均科研经费为几十万(见表4)。

表4 我国主要省份种业科研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北京:201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整理计算。

(二)种业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指标要说明的是合理的产业组织应该是产业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规模效益和技术效率性。*闫章秀、高锁平:《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SCP范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2期。其中规模效益指的是企业将生产要素等比例增加时,产出增加价值大于投入增加价值的情况。技术效率是指由科技含量带来的成效,即指又好又快。本文选择2014年30个省份作为样本,以种子市值作为产出指标,以品种权申请量、企业数量、财政投入作为投入指标,运用DEAP软件对2014年30个省份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效益进行测算(见表5)。

表5 2014年我国各省份种业规模效益

( 注:drs表示规模效益递减;irs表示规模效益递增:-表示规模效益最佳)

实证结果可以看出:(1)从各省份来看,偏远地区规模效益较差,经济发达地区规模效益达到最佳,技术效率与该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其中安徽省、江苏省、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内蒙古、陕西省和新疆呈现出规模效益递减趋势,考虑原因:一是这些省份不是传统的农业大省,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二是地处我国偏远地区,气候和地形条件不适宜农业发展;三是交通不便,限制了种子市场的流通。另外其他省份种子市场规模达到最佳,尤其河南省、黑龙江省、湖南省、贵州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在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效益达到最佳,其余省份在技术效率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但是规模效益也是达到最佳。(2)从整体上看,我国种业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型。根据帕累托的最优理论,中国种业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其中我国种业规模效益与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纯技术效率和技术效率在我国各省份的差异较大,经济发达省份效率较高,欠发达省份效率较低。

三、中国种业市场绩效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在这里本文选取技术效率(Y)来反映种业的绩效水平,品种权申请量(X2)、企业数量(X4)、种子市场规模(X5)、品种权授权量(X6)来反映各省市种业的结构和行为特征。其中一个产业的发展与政府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在研究种业市场绩效时,以政府财政支持金额(X1)来反映种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而种业育种分为商业育种和基础育种,商业育种更能反映市场的需求,企业在商业育种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故选取省审品种企业占比(X3)。故综上提出假设:技术效率(Y)与政府财政支持金额(X1)、企业数量(X4)呈负相关,技术效率(Y)与品种权申请(X2)、省审品种企业占比(X3)、种子市场规模(X5)、品种权授权(X6)呈正相关。

表6 未经标准化的模型原始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北京:201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整理计算。

(二)模型构建与解释

综上所述,构建一个多元回归模型:

Y=α+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

其中α为常数,β1……β6分别表示各变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技术效率(Y)的影响程度。通过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变量系数如下表,最后得出多元回归方程式如下:

Y= 0.357-O.112X1+0.002X2+0.004X3-

0.001X4+0.004X5+0.004X6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技术效率(Y)与财政支持金额(X1)、企业数量(X4)呈现负相关,技术效率(Y)与品种权申请(X2)、省审品种企业占比(X3)、种子市场规模(X5)和品种权授权量(X6)呈现正相关。首先,种业育种分为基础育种和商业育种,而基础育种主要是由政府负责,商业育种是由企业负责。通过国际种业发展的趋势,商业育种逐渐成为主导趋势,故我国政府的财政支持在商业育种中的作用在减弱,企业在育种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更有利于中国种业的发展,所以验证了技术效率(Y)与财政支持金额(X1)呈现负相关,与省审品种企业占比(X3)呈现正相关:其次,目前中国种子企业数量在逐渐减少,减少幅度为近40%,市场集中度和种子市场规模在提高,验证了技术效率(Y)与企业数量(X4)呈现负相关,技术效率(Y)与种子市场规模(X5)呈现正相关;最后,现代种业的竞争是管理、营销的竞争,更是科技的竞争,而种业科技主要体现在品种权上,而品种权主要依靠品种权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来反映,故验证了技术效率与品种权申请量(X2)和品种权授权量(X6)呈现正相关。

表7 系数分析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2010-2014年相关数据,对我国种业市场结构、行为、绩效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种业市场结构方面,通过对2014年我国种业销售收入的前5名、前10名、前50名种子企业的市场集中进行计算,得出我国种业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型,另外由我国种业市场的技术壁垒、政策壁垒以及资本壁垒,可以看出我国种业市场进出入壁垒相对较低;(2)在种业市场行为方面,通过对2002-2014年我国种子企业数量的变化趋势对比,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种业兼并重组行为不断加强,减少幅度达到40%,同时通过从全国种业市场和局部种业市场分析,得出我国种子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应对市场价格变化的能力不足,并且通过对我国主要省份在种业科技投入经费和科研人才数量的比较,发现我国种业创新科研投入不足;(3)在种业市场绩效上,通过对2010-2014年种业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种业各地区省份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差异较大。因此,扼要地对我国种业市场的现实情况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在市场结构上,扶持我国种业龙头企业发展,继续提高市场壁垒

据有关数据表明美国4家种子企业垄断着美国国内70%的市场份额,而我国5强种子企业的市场份额不足30%,所以扶持我国种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迅速地提高我国种业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力,加快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同时种业作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继续提高种业市场准出入壁垒,一方面有利于更高的资本和更好的技术得以集中,另一方面可以改良我国种子企业资产结构,避免国内种业恶性竞争,保护国内种子企业免受国际企业挤兑。

(二)在市场行为上,加速兼并重组,鼓励科企合作

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是提高市场集中度、优化市场结构的重要方式,留下的将是优质的种子企业,更加有利于我国种子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种子研究分为基础性和商业性,商业性研究主要是由种子企业本身负责的,也是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但是我国种业创新的能力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校,所以针对我国种业创新不足,缺乏科研投入的问题,企业应该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创新方面的优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科研院校资金不足的问题,形成优势互补。

(三)在市场绩效上,加强市场监管,合理配置种业市场资源

加强政府在市场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了解各地区省份市场绩效的差异,有利于政府在给予财政支持时,有一定的针对性、偏向性,对于规模效益和技术效率较差的省份给予重点扶持。同时以市场为基础,发挥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保证种业市场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提高我国整个种业市场的规模效益和技术效率。

(责任编辑:李 莉)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Seed Industry Market Structure Based on SCP Frame

WAN Wei-gang, JIANG Ji-yu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Hefei230036,China)

China is a giant but not a power in the seed indust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rket structur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China’s seed industry using the SCP theory framework, and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rket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and behavior of China’s seed indus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Chinese seed market is a competitive one with low entry barriers; (2) seed enterprises are the recipients of the market price, so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ability is not strong, while the 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is constant; (3)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is efficient on the whole, bu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is obvious.

SCP; the seed industry in China;the market structure

2016-04-20

万伟刚(1990-),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江激宇(1964-),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区域经济。

F307.1

A

1674-5310(2017)04-0095-07

猜你喜欢
种业省份种子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当代水产(2019年11期)2019-12-23 09:03:46
桃种子
幸运的小种子
幼儿园(2018年15期)2018-10-15 19:40:36
可怜的种子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11期)2016-07-20 10:58:25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4期)2016-06-19 18:32:58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5期)2016-03-20 10:57:16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9期)2016-01-03 01:27:22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