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7-08-01 10:53:07梁银婵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8期
关键词:差错率姓名输液

梁银婵

(中山市中医院 急诊科,广东 中山 528400)

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梁银婵

(中山市中医院 急诊科,广东 中山 528400)

目的探讨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用于急诊输液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科采取静脉输液治疗的2 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 250例。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输液安全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进行输液安全管理,比较分析两种安全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输液差错率为0.00%,对照组的输液差错率为0.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医院急诊输液中采用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能够有效降低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时差错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应用效果确切。

双牌核对;反问姓名;急诊;输液安全

静脉输液是急诊给药的重要途径最之一,具有给药迅速、显效快、患者痛苦小等特点[1],成为急诊最常用且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急诊室接诊的多是急重症患者,输液过程一旦发生失误,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重大威胁,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2]。急诊科室就诊人较多,病种比较复杂,护士工作繁琐,压力较大,增加了发生输液差错的风险,因此如何改善急诊输液安全管理,降低医护人员输液差错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急诊科室面临的重要问题[3]。基于此,我科实施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用于急诊输液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科采取静脉输液治疗的2 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 2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共输液3 352瓶次,研究组患者共输液3 341瓶次。对照组男685例,女565例,年龄 (87.2±3.0)岁,留观时间 (6.5±1.0)h;研究组男 677例,女 573例,年龄 (87.5±6.0)岁,留观时间 (6.6±1.5)h。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留观时间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2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3名护士,共10名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小组,负责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输液管理,包括核对并确定急诊门诊病历、药物及收费通知单,建立输液卡,巡视输液情况等。研究组在常规输液管理基础上采取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进行管理,具体措施[4-7]如下:①对每一位急诊病人在核对急诊病历、药物清单后,将药物放置在独立的药物筐里,并为该患者打印急诊输液卡。②每一位输液患者输液器上粘帖病人资料核对牌 (制作方法:利用我院药房发药有一张注明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的贴纸,粘贴在病人输液的输液器上)。③医护人员在对急诊患者输液治疗时要核对急诊输液卡和输液管核对牌,确保两个牌号准确无误。④急诊输液卡和输液器核对牌上标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医护人员在按照医嘱完成药物配制后,需要反问患者姓名及其他个人信息,准确无误后方可输液。⑤患者输液后,将急诊病人输液卡挂在输液架上以供护士随时查看核对。⑥为确保特殊药物的输液安全,在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瓶上标注相应提示信息,并在输液架上挂 “提示牌”,如在氯化钾注射液瓶上标注 “缓慢输液”,提示护士在输注该类药物时要格外注意,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防止发生意外情况。⑦输液前告知患者各种药物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切勿图快而私自调节输液速度,防止输液过程中发生意外或不适,一旦患者出现不适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并通知主治医生给予必要的检查与处理。⑧输液过程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并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若有指标发生异常,给予及时的处置并通知主治医生给予干预。增加巡视次数,在输液卡上签巡视时间及签名,做好健康宣教。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的静脉输液差错情况,包括核对失误、药物标注失误、患者姓名混淆等。静脉输液差错率=差错次数/总输液次数×100%。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类,其中护理满意度 =(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输液差错率比较

研究组的输液差错率为0.00%,对照组的输液差错率为0.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输液差错率比较

2.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已有研究[8-9]表明, 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紧张、 压力大、内容繁琐,在处理急诊病志、输液给药时容易发生差错,因此患者输液期间难以及时对输液药品和个人信息进行核对,极易造成输液失误,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及输液事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为了解决该问题,有必要在急诊输液前做好信息核对工作,进一步强化急诊输液的输液安全管理。

王飞[10]在对门诊输液安全管理的研究中提出建立牌号核对和反问姓名的信息核对机制,由专门组建的门诊护理小组负责患者的输液安全管理,结果表明护理人员的输液差错率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采取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之后,急诊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输液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在预防护理人员发生输液差错事件中具有确切效果。此外,本研究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了患者对护理人员输液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采取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后,不仅降低了输液差错率,而且促进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融洽关系。采用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增加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程度,这种双方相互确认的方式能够降低误操作、输错液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融洽关系,不仅利于对患者开展治疗,也极大地方便了护理人员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在医院急诊输液中采用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能够有效降低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时差错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应用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向妮.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49-51.

[2] 张惠芬,林玉梅,傅爱琼,等.护士评判性思维培养对门急诊患者输液安全的影响 [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6):72-73.

[3] 赵伟.急诊输液治疗相关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J].齐鲁护理杂志, 2014,20(8):57-58.

[4] 邢静静,周未林.急诊输液安全中实施PDCA循环法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4):123-125.

[5] 苗阳.门急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19(9):1112-1114.

[6] 罗珊.无针密闭式输液装置在急诊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3):190-191.

[7] 蔡晓红.优化流程在急诊输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J].上海护理, 2014,14(3):69-70.

[8] 谭雯,吴琼,张洋.“输液安全登记单”在急诊输液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3):363-364.

[9] 荚恒娅,张玲.输液流程再造提高门急诊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54-57.

[10]王飞.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在门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9):140-141.

(责任编辑:何华)

Application of Two-Card-Check and Name-Asking Method in Emergency Transfusion Safety Management

LIANG Yincha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Zhong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ongshan 5284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wo-card-check and name-asking method in emergency transfusion safety management.Methods2 5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venous transfusion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All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1 250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gular emergency transfusion safety management,whil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two-card-check and name-asking method on the basis of regular emergency transfusion safety management.The applications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error rate of transfusion of study group was 0.0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0.12%of control group(P<0.05). The patients'satisfaction degree to nursing of study group was 95.68%,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2.88%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The application of two-card-check and name-asking method in emergency transfusion has exact effect,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edicalstaff'serrorrate ofvenoustransfusion,improve patients'satisfaction degree to nursing,and improve patients'medication safety.

Two-card-check;Name-asking;Emergency;Transfusion safety

R197.323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8.1157

2016-12-14

2017-03-01

梁银婵,女,广东中山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差错率姓名输液
梁潮印笺·姓名章戢孴
艺术品鉴(2020年11期)2020-12-28 01:36:56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姓名的『姓』字为什么是『女』旁?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
PDCA循环管理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探讨
医学信息(2015年13期)2015-05-04 13:01:05
我刊在2013年度编校质量检查中被评定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