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教育信息化的四点体会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宗凯教授在参加 LINK2017 论坛时发表了《信息化促进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的主题演讲,谈到他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四点体会,主要包括:
第一:信息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规律。当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到一定程度,教育系统的体系变革便会必然产生。因此,教育信息化是有阶段性的,不能一蹴而就。参考UNESCO 的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导入、应用、融合、变革。中国的教育要尽快从应用阶段走到融合变革阶段,这是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教育很重要的使命和挑战。如果不变革,不转轨的话,是很危险的。怎么变道是最重要的问题,要超越和跨越,一定是变道超越,不是弯道超越,杨宗凯教授希望中国教育从应用阶段,进入到融合和变革阶段。
第二: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化”。“化”的内涵,是重组、再造和改革。其中包括组织的再造、教育体制机制的再造和教育流程的再造,但它的核心、难点、重点都在于利益的再造,是新的利益格局和传统的利益格局之间的博弈。所以,虽然“化”有很多不同的定义,杨宗凯教授更欣赏的定义是转变。改变教育的结构,以产生教育变革的动力。
第三: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这是一种体制机制的再造,要进行整个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再造,是一把手工程。而如何提升领导力呢?它需要转变观念、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其中,勇于创新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打造智慧课堂、智慧校园、智慧学区,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呈现形式、传输方法和服务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
第四: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教育现代化必须以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发达为支撑,随着信息技术快速渗透,改变社会中各行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然后改变教育,重构教育新生态,以实现差异化的教学、个性化的学习、智能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精准化的科研。
其中,在实现差异化教学方面,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在保障规模化教学的前提下,实现精准的差异化教学,已经成为可能;个性化学习方面,传统学习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界限日益模糊,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智能导学等多种方法学习;智能化服务方面,智能信息服务不断走向实用化和大众化,智能短信服务、智能自助系统和智能搜索引擎等成为学校新的应用亮点;精细化管理方面,教育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更具智慧,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使教育系统的运行效率、决策水平、服务能力大幅提高;精准化科研方面,高校大数据科研服务平台,为教师提供了稳定易用的数据采集分析工具、自组织的科研管理协同工具,让科研走向精准化。
对于未来的愿景,杨宗凯教授主要介绍的是未来教室、未来教师和未来教育几个方面。未来教室将迎来智能化、个性化和泛在化的教学环境的整体变革;未来教师将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拥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优美的教学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功底;未来教育将迎来教育体系的全面创新,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的教育生态系统。
(本文根据杨宗凯在 LINK2017 在线教育论坛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奖励基金(全通教育)颁奖典礼上的现场演讲记录整理,未经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