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陈淳是明代画家,尤以小写意花鸟画闻名于世。陈淳的小写意花鸟画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文章重点研究陈淳花鸟画的师承关系,主要论述了四个部分:第一,陈淳之蒙养;第二,陈淳与文徵明之间的师承关系;第三,陈淳与沈周之间的师承关系;第四,陈淳与吴门画派。
关键词:陈淳;花鸟画;文徵明;沈周;吴门画派
陈淳字道复,号白阳山人,陈淳是明代非常有名的才子,能作诗、善书法、会作画,尤其以花鸟画名气最大,是花鸟画大家,其花鸟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无论在明代还是整个绘画历史长河中都不可替代。
一、陈淳之蒙养
明代在明宪宗和明孝宗年间,社会太平,经济富足,文人受到朝廷的重视,文化开始沉积,收藏之风在社会盛行。陈淳的祖父,名谲,字玉汝,曾官至三品,任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陈淳的父亲陈玥,字认可,也是位富有学养之士,喜好古人诗画,懂得品味与鉴赏。陈淳生活在一个十分富足,有一定权势并且具有诗书学养的家庭之中。这样的家庭不仅为陈淳提供了物质保障,更为他才华的孕育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陈淳的父亲与文徵明是好友,二人交往密切。因此,陈淳在儿时就有机会跟随文徵明学习古书、诗画,他可以算是文徵明的入室弟子。文徵明在明朝有着明代“四大家”的称号,是十分具有威望和学识的大家,让陈淳跟随文徵明学习,陈家对陈淳寄予厚望。陈淳天资聪颖,也很勤奋,又有儒雅的家族环境熏陶,自然不负众望。
文徵明对于陈淳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然而,文徵明在绘画方面主要精通山水畫,而陈淳虽然也作山水,但是花鸟画造诣更高,这就不得不归功于沈周。沈周是文徵明的老师,也是明代有名的大画家。沈周的《庐山高图》旷古绝伦,名垂古今。事实上,陈淳对沈周是十分钦佩的。陈淳对沈周的感情很深,他在生命最后一年所做的《花舟诗翰图卷》引首题的“观物之生”四个大字就是在缅怀沈周,而此时沈周离世已经35年了。由此可见沈周在陈淳心中的分量。
二、陈淳与文徵明的师承关系
因为陈淳的家庭原因得以让他在儿时就能得到文徵明的指导,对于陈淳而言是十分幸运的。多年的学习让陈淳在诗、书、画、文等各个方面都有文徵明的印记。在诗书方面,文徵明可谓是满腹经纶,在绘画方面文徵明是一位几乎可以称之为全能的画家。他有“粗文”“细文”两种风格,可以严谨细微,也可以粗犷豪放,细腻时温婉雅致而不失整体,粗放时磅礴宏大而不失书卷之气。文徵明在花鸟画方面多画兰竹,用笔清秀,形态优雅,是“细文”风格的作品。陈淳早期的绘画风格就是此种画风。1514年,陈淳作《水仙图》于泥金扇面,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图中有两株水仙临风飘拂,画法拘谨,含而不露,色彩清淡,笔调秀美,旁边题跋的字迹亦是清秀,偏于侧锋,起笔露锋,颇有文徵明的影子,属于“细文”一脉。
虽然文徵明的主要成就集中在山水画上,但是他对陈淳的花鸟画影响依然十分巨大的。以兰草为例,文徵明与陈淳都画兰草,将文徵明的《兰竹图卷》与陈淳的《花卉册》中兰草相对比就能发现:陈淳与文徵明的兰草在画法上十分接近。第一,二人画兰草都作长兰草叶,长兰草叶有利于对兰草空间的表达能够增加笔法的变化,从而让画面更有节奏感。第二,在兰草叶分布的位置上,二人都选择在中间偏左的地方分开草叶,左边有四成草叶向左,右边有六成草叶向右,且左右两边虽朝向不同但也不至于分开太大的距离。一株兰草有左右两个方向增加了兰草伸展的空间,具有舒展性,同时也为穿插时难度增加,左右两边既要相对独立又要融合,并且富有调理。第三,陈淳和文徵明在兰草的笔法上也有相似之处,兰草根部入土干净利落,行笔时坚韧有力,转折处压笔,好似螳螂肚,收笔时笔尖细腻而不轻飘。在兰花的画法上也同样十分接近。兰花的形态皆有随风飘扬之姿,且都是在兰草略少处多兰花,兰草多处少兰花。兰花兰草相得益彰,意境上都有清逸之境。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陈淳和文徵明在画法和意境两方面确有师承渊源。
三、陈淳与沈周的师承关系
陈淳虽然师承于文徵明,是文徵明的入室弟子,但是对于文徵明的老师沈周的艺术风格是十分欣赏的。沈周与陈淳之间确实有直接的接触,沈周于1509年去世,此时的陈淳27岁,陈淳与沈周之间的接触大约有10年。10年时间足以对一个人产生深刻的影响,更何况还是像沈周这样一位大家。
沈周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他对明代乃至清代的绘画艺术都有深刻的影响。沈周的花鸟画成就自然不会落入俗套,他的花鸟画不像宋代花鸟那样写实,也不像元代花鸟那样恣意。从沈周的花鸟画中可以感受到沈周自己的精神气息,他所描绘的作品精神来源于作画之人的精神,自然界的物象人格化,即“观者当求我于丹青之外”。陈淳也十分认同沈周的绘画理念,并且把这种绘画理念也作为对自身作品的要求。绘画不在于追求法度的严谨,也不在于追求物象的真实,法度之外的意趣才是绘画的灵魂。因为有了这样的绘画观念,所以陈淳就不会因为作画的题材而改变画面的气息。沈周晚年的花鸟画技法纯熟而又简练,丝毫没有繁复做作夸耀的迹象,追求浑厚质朴,写意趣味,将文人笔简意繁的审美趣味发挥到极致。陈淳出生于书香门第,本身有很强的文人气息,对于沈周画里简意疏朗的感觉十分喜欢,并且将这种意境融于自己的作品中。
沈周与陈淳在选择绘画题材反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细微差别。文人喜爱的“四君子”自然是在这两位杰出画家的创作范围内,日常常见的花鸟比如玉兰、牡丹、芙蓉、山茶等也在涉猎之中。将沈周与陈淳的作品题材比较之后可以发现,沈周作品中有一些飞禽走兽,而陈淳在这一方面相对偏少。陈淳更喜欢作日常案头静物,他在案头静物方面比沈周更加丰富。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在物象造型的改变可以推断出,陈淳比沈周更加具有静谧的书香之气,虽然二者都传承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属于文人士大夫。但是沈周的作品更有一份山林清逸,对天地自然的向往,而陈淳则多一份儒雅的君子之气,更加具有君子的生活气息。
沈周将所画物象之形进行了一定的简化,而陈淳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简化。陈淳在物象形状上更加简化,造型相对松散,由此可以看出陈淳相比沈周更加注重“丹青之外”的趣味,将“意”的追求发挥到极致,避免因为造型局限打破笔墨趣味。这体现了陈淳继承了沈周的思想,并且将它再度发扬,陈淳的画也因此灵气十足。
文徵明给予陈淳的是每日谆谆教诲,是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影响,但是在花鸟画方面,文徵明本身的绘画题材十分有限,并不能在技法方面对陈淳进行指导。陈淳能够在花鸟画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则必须感谢沈周。因为沈周在花鸟画方面涉猎比较多,面对不同的物象,沈周用亲身的实践为陈淳做出了示范。陈淳的点簇法、双钩法和没骨法都是取法于沈周的。沈周画菊花用的是没骨法点菊花的叶子,用具有书写性的线条双沟菊花的外轮廓,这些墨线不仅具有写意性,而且用浓淡不同的方法表现了菊花的层次。这种技法在陈淳其他题材的画作中也有体现,例如陈淳《花果图卷》与沈周《花果图卷》。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观察出陈淳与沈周的师承渊源。设色方面,陈淳学习沈周的没骨画法,只是,相比较而言,沈周的没骨画更具有浑厚苍茫之感,而陈淳的没骨画则更加俊秀、灵气。其实,这样的差别正体现出他们的心性与观念的不同。
牡丹是陈淳和沈周都很喜爱的花鸟画题材。在画法上,陈淳基本延續沈周的画法。牡丹的花瓣具有浓淡变化,红色从内向外染出,白色由外染入,整体呈现清新淡雅的色彩。在叶子的表现上,沈周用的是机会平涂的画法,所画叶子有时依靠积墨、积色的方法。陈淳在叶子的处理上用的则是比较具有书写性的方法,笔笔写出,直抒胸臆。总体来说,沈周的牡丹更显质朴,陈淳的牡丹则显灵动。
四、陈淳与吴门画派
花鸟画在唐代已经独立成科,经过历史的变迁不断衍化,有了文人写意和宫廷富丽两种表现方式。经过元代写意画的发展,进入明代后,文人以书入画的写意花鸟画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被人所接受。不仅文人士大夫对此青睐,就连市井百姓也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吴门画派就是这一时期最具有名气的画派,这些画家大多是文人,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吴派的兴盛时期正是在成化至嘉靖年间,在此时的明朝,人们生活相对安逸,社会太平,这些物质基础无疑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这些画家经常聚集在一起,切磋诗词、品评古画、收藏古玩都成为当时的流行风气,不少具有价值的艺术图册在此时得以被文人观赏。陈淳的父亲就是其中的收藏爱好者。陈淳常与父亲一起鉴别古画,欣赏名家之作,这对于陈淳的眼界拓展具有不小的帮助。吴门画派正是利用这样的物质条件,继承了宋元时期文人的士气和书卷气,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他们虽然学习古法,但是并不喜欢宋元时期比较苛刻的写实方式,更喜欢洒脱自然的表现方法。试想明代吴门画家,在物质优渥的环境中,生活潇洒,思想清逸,拘谨的画法并不符合他们的心境。他们忽略造型,笔墨更加放松,让物象更加简化。这些作品的风格对陈淳的艺术创作是有影响的。正如前所述,陈淳在花鸟画造型和笔墨方面比沈周和文徵明都更加抒情、简化,在风格上形成了这样的变化与吴门画派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陈淳的艺术风格形成是文徵明的言传身教,在沈周的具体指导以及吴门画派浓厚的文化根基上孕育而成。沈周和文徵明是陈淳达到如此艺术高度的基石,正可谓是站在这两位大师的肩膀上,而吴门画派则是陈淳艺术风格发展形成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崔建林.中国绘画艺术鉴赏[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7.
[3]薄松年,陈少年,张同霞.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4]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平书局,1999.
[5]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上册、下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6]陈淳.中国书画全书[M].宁波: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1998.
作者简介:
杨光学,硕士研究生学历,贵州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中国写意花鸟画与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