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成+张顺
【摘 要】电力能源是当代生产生活中不可获取的基本能源,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居民居住条件也在快速提升,新建居民住宅小区随处可见,如何选择新建居民住宅小区的供电模式,是保证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居民小区供电模式的现状出发,浅谈选择供电模式的原则以及相关经济效益。
【关键词】居民住宅小区;供电模式;经济效益
0 前言
居民住宅小区用电是我國用电的重要部分,目前来看,各地居民小区用电基本得到满足,新建居民住宅小区选取供电模时,可以在之前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相关分析,以求最大限度实现供电的稳定,并提高经济效益。
1 居民小区供电模式
1.1 城市大型居民小区供电模式
大型居民小区是新建居民小区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建设规模大、居民多,这就要求小区必须有齐全的配套设施,部分大型居民小区有独立配套供电设施,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大型居民小区以及在建中的大型居民小区,较多采取环形供电方式。供电电源通常有两个,来自于不同的变电站或者相同变电站的不同段母线,为方便建设、使用和管理,配电室通常在居民小区的一层或者地下一层,基本供电方法为辐射式,线路以电缆线路为主,部分小区也采用架空线路[1]。
1.2 城市中小型居民小区供电模式
通常来说,中小型居民小区也采用环形供电方式,由于居民小区并无特殊用电需求,一般是不会采用直供电模式的,其和大型居民小区供电模式并无本质区别,不同之处在于中小型居民小区一般没有独立的配套供电设备。其他方面,中小型小区的供电电源往往也有两个,也是来自于不同变电站或者相同变电站的不同段母线,配电室通常也在一层或者地下一层,采取辐射式供电方式,线路包括电缆线和架空线两种类型。
1.3 新农村居民小区供电模式
新农村居民小区建设的特色与城市居民小区明显不同,通常来说,新农村居民小区高层住宅是较少的,住宅楼以低层住宅为主,包括大量独立院落,其供电模式与城市中小型居民小区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新农村居民小区住户分散、独立院落较多,使用电缆线路供电,成本将会大大增加,而电力用户的需求又不是特别大,因此新农村居民小区多采取架空线作为主要供电线路[2]。
1.4 商住一体小区供电模式
商住一体小区的用电特色是类型较多、规模通常不大,在供电模式上,可以通过公网线路取得电源,采取封闭母线或者电缆线作为供电线路,其配电室同样可以选在住宅一层或者地下一层。
2 居民小区供电模式选取的原则
2.1 保证服务的可靠性
服务的可靠性主要是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持续性,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加快,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用户迅速增多,用电量不断加大,虽然各类供电基础设施依然在不断完善中,但电力供应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导致部分地区电力中断、供电系统与用户实际需求不相匹配,导致电力供应不足或者资源浪费等情况。为求保障新建居民小区的用电,在选取供电模式时,一定要充分进行考察,了解用户类型、用户用电总量、附近电力设施建设等基本情况,从而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持续性[3]。
2.2 减少电力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任何电力线路,在对电力的运输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电阻,造成电力损耗,通常来说,供电距离越长、电力线路越细,在电力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就越大,同时,电力损耗还和线路材质有关,实验表明,在电力运输中,电阻最小的材料是银,但银的价格高昂,无法大规模使用,目前电缆线路、普通电线的主要金属材料以铜、铝、铝合金为主。在新建居民小区供电系统的选择中,如何减少电力运输过程中的消耗,也是主要原则之一。目前看来,高层住宅较多的小区、电力用户较多较集中的小区、人口相对稠密的小区,可以采取以电缆线路为主、架空线路为辅的供电方式,而低层住宅较多的小区、电力用户较少较分散的小区、人口相对稀疏的小区,可以采取以架空线路为主、电缆线路为辅的供电方式。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配电室的建设、变电站的选择也应遵循就近原则,选取就近的变电站作为供电电源,将配电室建设在小区住宅的一层或者地下一层,尽可能的减少电力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2.3 考虑不同类型电力用户的需求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阶梯电价,其手段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和用电量,收取相应的费用,在新建居民小区选取供电模式时,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和用电量也应充分考虑,包括商业用电、居民用电以及可能存在的工业用电等,需要针对性做好准备工作[4]。
3 新建居民小区供电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3.1 线损分析
电力运输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由于电阻的作用损耗了,在新建居民小区供电模式的选取中,对线损进行分析,可以直观的得到经济相关数据。
假定某新建居民小区有1000户入住、用电,按每户年用电量500度计算,则该小区每年总消耗电量为500000度,按平均线损率5%-8%计算,实际输送电量在526000度-543000度之间,线损之大不容忽视。为求提升经济效益,无论是电力用户还是电力部门,都应尽可能完善电力输送工作,加强电力线路建设,减少线损带来的消耗。
3.2 针对用户不同设置不同电价
一般来说,商业用电的价格要高于居民用电,在普通住宅小区中,商业用电十分广泛,尤其是大型居民小区,小区内往往有很多配套设施,包括商场和其他服务类场所等,在这种情况下,供电部门应对所有电力用户进行广泛、细致的调查,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针对性的设置电价,从而保证供电部门经济效益,同时,阶梯电价有助于促使居民对电能的合理使用,从国家层面上讲,也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3.3 环形供电模式在经济效益上的优势
环形供电模式是目前居民小区最为常见的供电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供电稳定性、持续性,由于电源来自于两个不同方向,供电网往往呈现为环形,因而被称为环形供电[5]。
环状供电方式具有供电可靠性高的突出优势,这是因为电源来自两个不同变电站或者不同的两条母线,这意味着如果某一个变电站、母线出现故障,无法实现电力供应,还可以通过另一个变电站、母线进行供电,使电力故障影响的范围、造成的损失大大减少,尤其是一些特定时段,比如商业繁忙时间段、工作时间段等,如果电力供应中断,商业运营会受到影响,需要电力支持的相关工作也不得不中断,其损失是很大的,环形供电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4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快、城镇化速度的提高,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很多居民小区被建设完成或者在规划、建设中,新建居民住宅小区供电模式的选取,是居民和供电公司、电力部门需要共同考虑的问题,由于电力用户多种多样,用电类型、用电量各有不同,针对性的进行讨论十分必要,目前看来,环形供电是较为理想的供电方式,其可以有效保证供电的稳定性、持续性,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提升相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袁文鹏,伍国豪.新型供电模式经济效益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11.
[2]马雅楠.供电企业流程再造绩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3]季福学.基于典型供电模式的某城区配电网规划方案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6.
[4]黄志华.城市中压配电网供电模式综合评价方法[D].天津大学,2014.
[5]李泽红,戴立新,李永臣.供电企业社会效益成本及其补偿机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01:230-232+237.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