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的几点举措

2017-07-31 12:44程郢瑞肖丁
科技视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举措

程郢瑞+肖丁

【摘 要】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从法规、人才、手段、借鉴4个方面进行努力的具体举措,对于加强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磁频谱管理;举措;海战场

电磁频谱资源,作为一种新的作战要素,在现代信息化海战中的作用已逐步超过了的机械、动力、火力等传统要素,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为此,通过加强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的建设力度,对于增强电磁频谱的管理能力,保障海上作战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从法规出发,搭建好海战场频谱管理的顶层架构

未来海战场涉及范围广阔,用频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繁多,对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加强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的建设,首先要有系统意识,从法规出发,搞好顶层架构的建设。具体而言,一是要选好法规拟制的专业队伍。可从有关机关、院校(所)、部队等单位广泛抽选熟悉作战需求与电磁频谱管理,具有电磁频谱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法规拟制的专业队伍,賦予相应的法规拟制职权。二是要注重法规的体系性。既要体现海战场特色,又要与其他军种相互衔接,还考虑法规的层次性、专业性,使之自成体系。三是在法规拟制的过程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做好大量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对拟制完成的法规初稿,要进一步拿到有关单位进行试行,对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法规初稿进行整理完善。四是要严格执行法规的有关要求。自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关部门要经常性组织相关法规的学习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法规意识。并针对出现的电磁频谱管理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落实执法程序,维护法规工作的权威性、规范性。

2 从人才出发,探索军民联合培养的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人才培训模式

谋求海战场电磁频谱优势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能指挥的高素质电磁频谱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当前,由于受到专业装备、训练条件、院校培训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从事电磁频谱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的规模和素质要求,还难以满足未来复杂的海战场频谱管理的需求。为此,充分利用专职电磁频谱管理培训机构、军民频谱管理单位,以及电磁频谱管理科研院所和厂商的资源优势,探索军民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早日造就一批专家化、职业化的电磁频谱管理人才队伍。一是打造专职的海战场电磁电磁频谱管理培训中心。依托具有完备的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教学师资、设施的有关院校,建立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培训中心,对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人才进行针对性地系统培训。如对专业人才的划分,可进一步细化为指挥人才、技术人才、操作使用人才等类别。并相应拟制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规划等。二是充分依托军民电磁频谱管理的相关工作岗位进行人才培养。 电磁频谱管理的工作岗位是培养和提升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人才能力的重要途径。受训的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人员,要充分融入到军地有关岗位中去,依据其所承担的管理任务,结合相关业务工作,对电磁频谱管理单要素、综合要素、组网运用和装(设)备操作等进行全方位实战培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三是依托有关电磁频谱管理科研院(所)和厂商,推进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当前,军地双方使用的电磁频谱管理主要装(设)备来源基本一致,功效上具有相融性,为此,可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和厂商的密切联系,依托其雄厚的装备和技术储备,使受训人员掌握新装(设)备的操作使用技能,提升全面素质。

3 从手段出发,强化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的装备手段建设力度

精准、高效的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离不开成体系的电磁频谱管理装备手段。当前,单平台的电磁频谱管理系统能充分发挥单艘舰艇的作战能力,依据任务需求,对影响舰艇内武器安全性和正常工作的雷达、通信、电子对抗设备的射频信号进行控制,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实现了单艘舰艇的自兼容。而要实现对未来海战场电磁频谱的整体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电磁频谱管理的装备手段建设。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装备手段主要包括:资源规划系统、管控系统、监测和探测系统、电磁兼容分析系统、无线电设备检测系统等。随着地方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地方民用的电磁频谱管理装备手段发展较为迅速。为此,进一步加大军民融合的力度,在电磁频谱装备手段建设中统一规划,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并重,自主创新与寓军于民并举,推进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装备手段建设的稳步发展。

4 从借鉴出发,积极学习外军的成熟经验和做法

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是各国军队都会碰到的普遍性问题。国外一些军队尤其是美军对其研究较早,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作为我们的参考和借鉴。一是成立了专门的电磁频谱管理机构。主要由频谱管理理事会、国防频谱办公室、各兵种的频谱管理办公室以及联合频谱中心。并且细化了各自在频谱管理方面的职责和相互协作关系。二是注重电磁频谱的规划管理。着眼美军全球战略需求的变化,从减少风险出发,更加强调电磁频谱的规划管理,逐步形成了战略规划、频谱可支持性规划和作战规划等完整的规划程序。三是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用频管理。如其按照美国大陆、非美国大陆以及作战空间等对频率指配进行了针对性部署和安排。四是建立有一批成熟的频谱管理系统和工具,如频谱认证系统、联合自动化通信系统、作战人员频谱使用规划工具以及国防频谱可支持系统等,包括了从顶层的协议标准到底层的频谱数据库,已经具备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频谱管理工具。此外,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技术方面,有成熟的通讯使用软件、武备系统使用软件等,并逐步形成了程序化的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执行步骤。

【参考文献】

[1]朱璇.对推动电磁频谱管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无线电,2015(10):48-49.

[2]陈勇,赵杭生,曹裕忠.电磁频谱管理体系建设探讨与建议[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12):214-217.

[3]张健美.美军电磁频谱管理体系概述[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7(2):13-16.

[4]李袁柳.美军海战场电磁频谱管控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10(6):14-16.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举措
浅析舞台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关于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