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风,董岭超,汪 辉,高淑琴*
(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春 130033;2.吉林省东丰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工作站,吉林 辽源 136300)
吉林省中早熟大豆新品种吉育321的选育*
王新风1,董岭超1,汪 辉2,高淑琴1*
(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春 130033;2.吉林省东丰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工作站,吉林 辽源 136300)
吉育321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于2006年以吉育72为母本、以公交2179--16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病等优点,丰产性、稳产性好,抗倒伏、适应性广,适于吉林省中早熟区域种植。
大豆;吉育321;选育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针对吉林省中早熟品种的需要,经过11年的培育,选育出吉育321大豆新品种,于2016年3月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豆2016006),确定了该品种的适应区域并予以推广。
吉育321以吉育72为母本,以公交2179-16为父本,2006年配制杂交组合,当年冬在海南培育F1代。2007—2009年在所内选择F2、F3、F4代。2010年F5进行决选株系。2011年F6进行品比试验(见表1)。2012年参加中早熟组预备试验,代号公交DY2012-8;2013—2014年参加中早熟组吉林省区域试验;2015年进行吉林省生产试验。
2.1 植物学特征
吉育321属于中早熟品种,生育日数122天,需要≧10℃的活动积温2 500℃以上。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百粒重19.0克。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120厘米,尖叶、紫花、灰色茸毛。主茎型,植株节数较多,结荚密集,四粒荚多,荚熟呈褐色,秆强不倒伏。
2.2 抗病虫性
2013年网室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混合株系,抗1号株系,抗3号株系,抗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抗大豆花叶病、灰斑病、中抗褐斑病、高抗霜霉病、抗细菌性斑点病,中抗大豆食心虫。
2.3 品质特性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测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蛋白质含量38.31%,脂肪含量21.18%。
2013年参加吉林省中早熟期组西区区域试验。4个点次的区域试验中,吉育321的平均产量为2 536.1公斤/公顷,比对照白农10增产11.4%,2014年区域试验的4个点次平均产量为2 921.7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5.9%,2年平均产量2 728.9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共增产8.4%(见表2)。
2015年参加吉林省中早熟期生产试验,吉育321在4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2 959.7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产量增加4.6%(见表3)。
表1 吉育321选育经过
表2 2013—2014年区域试验产量表现
表3 2015年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中早熟地区以及吉林省周边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也可以与玉米等高秆作物间套作,可根据不同的种植模式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方式。
4.1 播种时间及密度
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播种,宜等距点播。肥水充足宜稀,干旱、地薄宜密;适期播种宜稀,延期播种宜密;高秆间作宜稀,矮秆间作宜密;肥沃土地保苗15~25万株/公顷,中等肥力土地18~22万株/公顷,薄地23~25万株/公顷。
4.2 前茬与施肥
由于大豆根部着生根瘤菌的生育特性,使其对前茬作物有特定的要求。需要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切记重茬,避免迎茬,选择良好的前茬。玉米[1]、小麦[2]、马铃薯等均是大豆良好的前茬作物。
吉林省大豆产区多以有机肥为底肥,还可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作底肥。机翻时,翻前可将肥料均匀施入地表,然后翻入18~20厘米的土层。在底肥质量较差的地块或没有底肥的情况下,可用无机肥料(氮磷钾肥)作种肥,与播种同时进行,种下旁施7~9厘米。
4.3 中耕管理与病虫害
出苗后,及时查苗、间苗,及时进行补苗;补苗一般在苗齐后2个子叶张开到单叶刚刚展开这一时期为宜;适当早间苗,一般在苗齐后2个子叶张开到单叶刚刚展开为宜。在大豆播种至出苗期间,可用80%阔草净加72%都乐封闭除草。及时进行铲蹚以及拔除田间大草。
田间可利用药剂喷洒防治病虫害。利用多菌灵田间喷施可防治大豆灰斑病、大豆霜霉病等病害;敌百虫可湿性粉剂防治诱杀田间害虫金龟子、蒙古灰象甲等;乐果乳油或灭蚜净乳油防治大豆蚜虫,溴氰菊酸乳油防治大豆食心虫[3];采用赤眼蜂生物防治大豆食心虫也有很好的效果。
[1]王孟雪,张玉先.麦/玉/豆轮作制度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产量的影[J].大豆科学,2009,28(6):1040-1044.
[2]张保民,徐晓丽,王锋,等.前茬小麦免耕和耕作对夏大豆田土壤含水量和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0,29(6):967-970.
[3]程媛,韩岚岚,于洪春,等.性诱剂、赤眼蜂和化学药剂协同防治大豆食心虫的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6,53(4):752-758.
S565.1
:B
:1674-3547(2017)03-0047-03
2017-03-13
王新风,女,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工作,E-mail:wxfhello@126.com
吉林省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40307037NY)
*通讯作者:高淑琴,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品种资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