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芳+汤佩瑚+杨君雨+陶小卉+应君
摘要:为提高社区公园的环境质量,以杭州市为例,结合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和文献的研究,调查分析了社区公园中游人的破坏性行为产生的实质,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从而规避由其行为造成的环境破坏,最终达到优化社区公园环境的目的,为将来社区公园建设和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社区公园;游人破坏性行为;设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32-05
1 课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新建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质量有所提高,集中表现在居住区的绿化和社区公园的建设上。但目前社区公园的设计多为与人正向关系上思考,即设计针对使用者的正常行为参与,而忽略了正常行为的反向性行为(人的破坏性行为)对其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老旧还是新建的社区公园中,环境破坏性问题普遍存在且难以解决。
2 概念解释
2.1 社区公园的概念
社区公园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1]。由此体现社区公园的特性:①社区公园的位置邻近居住区,居民可达性强;②社区公园的规模较小,功能相对单一;③社区公园的服务对象为周边居民,人群相对固定。
2.2 社区公园的游人破坏性行为概念
丹麦学者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到环境的缺陷带动不良行为的出现[2]。即人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基本需求或是非法需求),因此做出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表现。针对社区公园而言,最终造成社区公园环境破坏。
3 案例研究及分析
3.1 实地调查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圈定调研大范围,降低了地域环境文化差异等因素造成的游人行为差异。同时,为了对分析结果进行普适性探索,选定具典型代表性的公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如此次调研共发放3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约为81.7%(表1)。
3.2 社区公园中游人的主要活动研究
社区公园中破坏性行为的产生首先以人的行为为导向,破坏性行为很可能会发生在游人最常进行的活动中。因此,研究游人的破坏性行为,最先需要了解游人的活动内容,将实地调查结果归纳总结如表2所示。
3.3 社区公园中游人破坏性行为调查研究
了解社区公园活动后需更进一步挖掘行为背后的目的,社区公园的破坏性行为是人为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存在事物的影响。因此,从行为目的、行为主体、行为客体三个方面对游人的破坏性行为进行调查分析。
3.3.1 不同行为目的游人破坏性行为
(1)正常行为活动。如(表3)所示,正常行为活动中产生的破坏性行为比值较大。它的主要破坏性来自于游人的主要日常活动,几乎包揽了所有人群。攀爬树木、破坏景观绿化和基础设施、侵占主要休息空间为常见的游玩时产生的破坏行为。休息阅读对公园空间的占用时间较长。如(图1)通常午休的游人和游玩的儿童共占大面积座椅,占据他人休息空间。另一方面,休憩和游玩同于一处,不利于彼此休息或活动。
(2)非正常行为活动。非正常行为活动中以获利为目的的活动占据很大比例,主要体现在发放、粘贴广告和摆摊经营的现象上。随以乱扔的宣传单,墙面上喷漆或张贴的广告,造成景观破坏。在公园内驻扎营销,侵占活动空间。交通穿行的破坏性现象也不容小觑,人们往往将公园道路当做是穿越城市的捷径,加剧公园的人流負担造成道路拥挤。其次,人们常以横穿绿地的方式进行短距离穿行(图2)。少数公园有废弃物堆放,占据面积且景观效果差。
3.3.2 不同行为主体的游人破坏性行为
(1)少年儿童(18岁以下)。据调查显示,社区公园少年儿童的破坏性行为较为常见,尤其是低龄儿童。儿童缺乏自主思考和行为控制能力,在部分家长纵容下常做出随地便溺、乱扔垃圾和破坏环境及公共设施等行为。有部分少年出于叛逆心理和监护人的教育监管疏忽,在和其他游园行为起冲突的同时满足他们被关注的心理,将自我满足情绪放在文明行为之前,常表现在恶意破坏公共设施,破坏公园秩序上。
(2)青年(18~40岁)、中年人(41~65岁)。中青年间受教育程度不同,会使得他们的行为产生较大差异,行为可导性也有所不同。白天,公园中大多看不到这类人群游玩,而清晨和傍晚有部分上下班的中青年会出现乱扔烟蒂,绿化穿行的行为。
不少社区公园会出现闲散的中青年群体,以离职或无职人员居多,也有部分摊贩出现。他们之中会出现部分晾晒衣物(图3)、在公园聚集打牌娱乐(图2)甚至出现吵打行为。这些行为对社区公园环境秩序影响较大,使公园可正常使用的公共空间减少,造成部分道路空间拥堵,景观破坏的同时影响了社区公园的风气。
(3)老年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可以说是现代城市社区公园中最常见的群体,他们几乎包揽了所有公园中可以进行的活动类型。他们主要的破坏性行为主要为随意晾晒衣物及唱跳引起的噪音。部分老人会有带宠物游园的行为,但由于对宠物的监管意识欠缺,造成公园活动区域,甚至在绿化区上出现宠物排泄物的现象(表4)。
3.3.3 不同行为客体的破坏性行为
如表5所示,对环境卫生及景观绿化的破坏最为普遍,而在所有人群的使用中,乱扔垃圾、损坏绿化现象也皆有出现。主要原因是人的行为活动存在从众心理,在已发生的破坏性行为中,人首先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个人的这种行为对整体不造成影响。而破坏性行为的效应往往是叠加的,滴水穿石,环境破坏就因此加剧产生了。而对于部分人群的特殊行为,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有关,随着教育普及,环境意识的提高,情况将得到改善。
3.3.4 游人对社区公园环境的总体评价
对社区公园环境的使用后评价能反应出其环境的合理及缺陷。使优化设计更具针对性。通过对社区公园的使用后评价(图4),结合其各项目的环境评价(表6),可以看出,对其中相对评价较高的三个公园普遍对其各项目的环境评价满意度均较高。而对评价相对低的三个社区公园,其至少存在一类项目致使满意度降低。其次,对于同样无公厕且其他几类项目评分均差距不大的红建河社区公园和馒头山立体社区公园,其总体评价却差距悬殊。主要原因是对公厕的需求程度差异,馒头山立体社区公园附近大多是底层住宅且距离很近。而红建河社区公园主要居民附近多高层住宅且相对距离较远。
各个社区公园的主要环境问题存在差别,主要与人的行为差异及公园本身的缺陷有关,主要包括以下问题:①陈旧的社区公园的基础设施不完善;②道路规划尺度不科学和功能安排不合理导致游人基本的行为方式得不到满足;③设计考虑不足,诱使游人产生破坏性的行为习惯,致使环境遭到破坏。
4 基于游人破坏性行为的社区公园设计对策
针对杭州市社区公园的出现的破坏性问题,提出了如下相应设计策略。使用对策应适度而不可全盘照用(表7)。
破壞性行为间具有很强的关联度,设计对策也需要统筹考虑,即一种方式的改变可以杜绝多种类型的破坏性行为发生,或者多种设计对策对同一环境破坏问题都起到作用。因此,对所涉及的破坏性行为归纳总结出以下5点设计原则。
4.1 阻拦设计
阻拦设计是指通过设计手法提示游人避免做出破坏社区公园的行为。阻拦的设计以有形和无形两种手法进行表现。例如围墙、栏杆、路障等的设施为有形的阻拦设计,可以有效地规定游人游园的范围,而具有美观性,艺术性的阻拦设计,会更易接受。无形的阻拦可以通过设计高差,植物障景等设计手法,引导游人行为活动,从而达到规避破坏性行为的目的。
4.2 使用需求
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就是要以使用者的需求为设计出发点,尊重使用者的行为需求,探寻人与设计之间的协调感[3]。
4.2.1 满足交通网络的需求
每一种行为,人都会消耗能量。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活动,他们更喜欢走捷径,而不顾原有的道路指示,穿过草坪,破坏了原有优美的景观环境[4]。对社区公园进行保护的最佳途径之一是直线路径,但这并非要摒弃曲径通幽的设计景点路线,而是设计者对园内行走的最优路线有意的设计。道路设计的作用之一是避免游人破坏园内的绿地。因人的行为关联性原因,可以利用该方法,以降低游人因抄近路而对绿地做出的破坏行为[5]。
4.2.2 满足生活的需求
社区公园景观小品的损坏,乱刻乱画等现象表明驱使破坏性行为的产生是游人的个人素质和心理作用导致的。传统强制阻止效果并不理想,除了使用宣传栏等形式正确引导,提高游人的意识外,还可以顺应行为特点,设置明确得当的载体承担游人行为目的的功能,如涂鸦墙,装置艺术等方式提供让人发泄的途径。
4.3 引导设计
引导设计是设计者对游人有引导性的设计景观设施中,极具明确性的标识设计,直观地规范游人的行为。道路是公园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景区的各个角落,不仅能引导游人流向,还能划分不同形状,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6]。但角度相交较大的路径易使游人失去方向性或是做出“裁角”抄近路的行为[7]。因此,设计时注意道路交叉点,还可以利用甬道、在路口转折处设计具有亮点的景观小品等方式引导游人。
4.4 环境诱导
环境营造诱导人的行为,即通过景观环境营造激发游人的情感共鸣,让游人按照设计模式向正确的方向行进并做出相对应的行为,从而降低破坏性行为的发生。所以可以通过设计手段使游人和所处环境之间产生关联,激发引导游人正确的行为。利用植物、铺砖、小品、灯光等元素营造特殊氛围或者产生一种虚空间,使人产生下意识的行为状态。
4.5 科学规划
优秀的设计者对公园的设计应具有长远的目光,采用科学和技术的构思控制公园经济成本减少负担。耐踩踏和易于管理的地被植物是社区公园草种的首选。公共基础设施也应首选耐磨性和性价比高的材料。树种选择要与当地乡土树种相结合,为预防游人的破坏性行为要做好提前措施,规避行为发生。
5 结论
论述另辟蹊径,从游人的破坏性角度调查分析了社区公园的在实际过程中的环境破坏并提出了优化方案。虽作出了有益探索,但对于该领域的科学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工作仍有限,日后的社区公园环境破坏问题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编写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吴琴香,唐 丽,陈亮明.基于人的行为需求的现代城市公园建设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530~9531.
[4]薛 菲.城市开放空间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记忆研究:深圳中心区公园设计案例[J].中国园林,2006(9):27~32.
[5]马利波,曹 荣.城市公园设计的重新审视[J].华中建筑,2006,(26):130~131.
[6]党贵柯,梁 静.城市公园绿地设计的探讨[J].科学时代,2012(13).
[7]鲁 娜.综合公园设计导向——以使用者行为活动为依据[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8]曾 婷.城市开放式公园的景观破坏及保护性设计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