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
三伏天是指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一年中平均气温、湿度最高的日子。“三伏”在英文中的表达是“Dog Days”,这就是俗语“热成狗”的由来。
三伏天纪日方法
有人会问,三伏天到底是怎么确定起止日期的呢?
其实,每年入伏的时间是不固定的,三伏天的长短也不尽相同。确定入伏时间需要根据历书计算,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意思是说,从夏至这一天后的第3个“庚”日开始进入伏天,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中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即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作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则为20天。所以,会出现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最热之谜
一提到三伏天,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热,即使是吹着空调、吃着冰镇西瓜,也依然觉得燥热。炎炎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刺目的阳光照射在高楼大厦的墙面上,明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三伏天就犹如伏地魔般,成了每个人心中的“噩梦”。
后面的3幅图分别是2014年、2015年、2016年北京三伏天的温度统计情况。2014年的三伏天为7月18日至8月16日,共计30天,平均温度为27.5℃;2015年的三伏天为7月13日至8月21日,共计40天,平均温度为27.1℃;2016年的三伏天为7月17日至8月16 日,共计30天,平均温度为27.7℃。而北京地区常年夏季的平均温度为26.1℃,所以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三伏天的温度要高于夏季的平均温度。
为什么三伏天时天气最热呢?从气象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因为春分以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到夏至日,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处,此时获得的阳光最多,太阳高度角最大。以北京为例,夏至那天的正午时分,太阳高度为73.5度,阳光近似于直射地面。这时阳光穿过的大气层厚度最小,光和热被大气层吸收、散射和反射的量也小,到达地面的就多,有利于地面温度的升高。此外,夏至的日照时数最长(例如北京夏至日白天长达15个小时),日照时数越长,地表白天吸收热量的时间就越大于夜晚向大气中散发热量的时间,这就使得地面聚集的热量一天天增加,温度持续增高。三伏天开始于夏至后约20天,其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这就是三伏天最熱的基本原因。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三伏天如何防暑
俗语云:“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表达夏收小麦、粮食充足的喜悦之外,也是在提醒人们夏天饮食要多吃含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人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大量的维生素B和钾、钠等元素,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健康。
除了注意饮食以外,青少年朋友们也要注意,不能因天气炎热而狂吹空调、狂吃冷饮。虽然空调可以迅速降温,但常吹空调会影响人的排汗功能。排汗是人体自我调节的降温过程,如果长期待在空调房中,人体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就会降低。中枢调节能力下降,会引发各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可以选择用风扇来降温,还可以多开窗。
由于天气热,很多青少年朋友会选择用凉水洗澡,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专家表示,伏天最好还是洗温水澡,水温控制在35~37℃为佳。这个温度比皮肤温度高,却比体温低,很适合消暑散热。
三伏天气温高,人体容易脱水,因此大量补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补水时,可选择喝绿茶,因为此时人体流失的不仅是水分,还有很多电解质。绿茶不仅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它所含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以迅速补充人体流失的电解质,进而维持体液的动态平衡。
另外,三伏天运动时,建议大家选择游泳,当然,要去安全的游泳场所。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
马上就要进入2017年的三伏天了,通过了解相关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在三伏天里吃得舒心、玩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