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米格的西征

2017-07-31 00:51晨枫
航空知识 2017年5期
关键词:双发单发米格

晨枫

  米格与阿联酋计划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斗机,图为以米格I.2000为基础的五代机想象图。Digitalunit/绘

2月21日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上,俄罗斯工业与贸易部长丹尼斯·曼图洛夫对塔斯社表示,已经与阿联酋签订军工合作协议,声称“这使得我们可以推动第五代战斗机研发计划,阿联酋将参加这个计划”。俄罗斯国防技术进出口公司总裁谢尔盖·切梅佐夫补充说到,协议规定将以米格-29为基础,合作研发第五代轻型战斗机,计划从2018年启动研发,耗时7~8年。阿联酋媒体则报道说,双方的合作包括空中、地面和海上装备的采购、研发和部分本地生产。

在中东石油国家里,阿联酋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与沙特阿拉伯的高调和炫富相比,阿联酋至少在政治军事方面比较低调,但这不说明阿联酋缺乏雄心和主见,尤其在军事装备方面,阿联酋并不像沙特那样一边倒地依赖美国。比如说,阿联酋在战斗机方面,一方面选用美国F-16E Block 60,另一方面选用法国“幻影”2000-9。阿联酋对俄罗斯装备也不陌生,陆军的主力步战是BMP-3,陆战队的主力轮式装甲车是BTR-3,炮兵使用BM-21 40管122毫米火箭炮,防空方面使用“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但阿联酋与米格联合研制战斗机依然是一个意外。

苏联解体后,米格陷入深重的困境。印度海军的米格-29K是仅存的硕果,这还是苏-33已经停产而俄罗斯无力投资改进升级的结果。当米格设计局被并入苏霍伊主导的联合飞机公司后,米格系列的研发陷于停顿,几乎被除名。但俄罗斯还是需要轻型战斗机。这既是俄罗斯本身的需要,更是国际市场的需要。另外米格的品牌声誉还在,就此让光荣的米格品牌消失,俄罗斯人也不情愿。

在气动上,米格-29与苏-27十分相似,都是从同时代中央流体研究所的升力体理念发展而来的。由宽间距双发构成的大型升力体,不仅增加升力,也适合用于挂载大型武器。但这一气动设计在隐身时代遇到问题,短直的进气道难以遮挡发动机正面,大大增加前向雷达反射面积。同时,米格-29片面追求高推重比而牺牲机内燃油量的基本设计也严重限制了航程和留空时间,难以适应现代空战的要求。

冷战结束是米格时运的转折点,此后米格屡战屡败,在苏霍伊已经“霸占”重型战斗机并推出T-50的时代,米格太需要在轻型战斗机方面再创辉煌了,否则即便不情愿,米格的名字也怕是要永久消失了。

阿联酋并不满足于石油输出,其主权基金早就开始悄悄地收购欧美大型石化公司,现在开始向高科技延伸。这不仅是为在为“后石油”时代做准备,也是在为国际政治环境变迁做准备。

由于手头阔绰,阿联酋习惯于购买高大上的武器,但即使不是出于地缘政治变迁,美国也始终确保以色列具有优先权。据说阿联酋有意购买F-35,但美国按照F-15的惯例,要在若干年后才对阿拉伯国家开放F-35的销售——在F-15时代,沙特是在以色列之后5年才得到国会批准的,那还是沙特作为美国在中东最铁的盟友的时代。以色列在2010年10月签约购买F-35,2016年6月22日接收第一架F-35。在现在的政治气候下,美国批准向阿联酋出售F-35还遥遥无期,连谈的意向都没有。阿联酋在武装无人机方面上也碰到类似问题,奥巴马政府拒绝出售“捕食者”,因此阿联酋和沙特一起,最终转向中国。因此有说法,刺激美国也是阿联酋与俄罗斯合作研制“隐身米格-29”的原因之一,要么刺激美国开放对F-35的销售,要么与俄罗斯打造F-35的竞争对手。作为过渡,阿联酋甚至签订了购买苏-35的意向,当然这只是很初步的意向,数量、交货时间、配置等等都还没有谈。

大改而来的米格五代機

现在还缺乏俄罗斯与阿联酋合作研制战斗机的协议细节,只知道这是从米格-29的深度大改发展而来的。在苏联时代,大改的米格-29M已经进入研发后期,但苏联解体使得研发完成功亏一篑,20年后才以米格-35的形式复活。但不管怎么说,米格-35毕竟是老太婆擦粉,怎么打扮也难掩老态。俄罗斯与阿联酋合作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不可能是单纯的航电和武器系统的深度升级。

作为第五代战斗机,新飞机必须具有隐身、超巡能力,甚至可以说,这是新飞机的生命力或者存在价值之所在。在米格-29之后,米格曾经推出米格I.33方案,这在功能上相当于单发、单垂尾、机腹进气版米格-29,成本只有米格-29的70%,但对隐身和超机动没有多少考虑。在隐身时代的早期,米格推出米格I.2000,这可以算作米格-29的隐身魔改,双发、双垂尾,但在哥特式边条的基础上,采用圆盘形内翼和短梯形外翼的独特组合翼面。圆盘形内翼的作用还不清楚,或许是出于面积律的考虑,也或许可以看作哥特式边条的高度发展。米格I.2000还有单发和双发设计,不同时期还有不同的方案,但基本的隐身设计太粗糙,离隐身战斗机还相差很远。这也是米格设计局最背运的时候,米格I.2000不了了之了。

米格最新亮相的米格-35,作为米格-29的放大深改型,该机虽为新机,但仍显老态。

苏霍伊T-50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俄罗斯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如果米格第五代战斗机采用双发,很可能是T-50的缩小版。这在气动上已经成熟,技术风险较小,双发的强劲动力也使得气动性能容易保证。问题可能出在发动机上。俄罗斯战斗机发动机研发重点现在全部集中在T-50的全状态发动机,代号为I30。但俄罗斯并无相应的先进中推的研制计划,双发米格第五代战斗机将不得不继续使用克里莫夫RD33的深度大改。RD33和米格-29一样,基本技术老旧,再深挖潜力也难适合21世纪的需要。阿联酋或许能说服英国提供“台风”使用的EJ200,或者说服法国提供“阵风”使用的M88,这至少使得米格第五代战斗机在发动机技术水平上与欧洲齐平。但除非米格能在安装上做到西方发动机与RD33的无缝互换,否则米格第五代战斗机的命脉终将落到西方手里,这是俄罗斯不能容许的。

双发战斗机的另一个问题是难做到轻型,主流双发战斗机至少是中型战斗机。这样在成本上较难与T-50拉开差距,可能在商机上有自相残杀的危险。

单发的话,就可能以米格I.33为基础。俄罗斯对单发战斗机没有心理压力,尤其是米格设计局。除了在苏联并不受重视的米格-19,从米格-15到米格-23统统都是单发战斗机。米格第五代战斗机要能够单发,I30的成熟可靠程度是一个因素,但更大的因素来自土星联合体的发动机产能——后者首先要保证T-50的优先供给。即使产能问题解决了,I30毕竟推力不及F135,如果要求能达到超巡和M2的速度,飞机重量必须显著低于F-35。

综合考虑下来,采用I30的单发最为可能。但米格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俄罗斯与阿联酋协议的背后动力。

政治态度问题

俄罗斯是曾经的超级大国,虎虽倒,威犹存,但严重萎缩的国力在很长时间内都不可能支持俄罗斯维持进攻性军事力量。核武装可以确保俄罗斯不至于遭到侵略,但常规军力才是在现实中可操作的国家安全工具。在核保护伞下防御为主、防守反击的基本防务架构下,少而精的高性能重型战斗机比大量中等性能的中轻型战斗机更有用,这才是可信赖、有震慑力、該出手时能出手的俄罗斯空天军所急需的。数量质量并重的高低搭配实际上是进攻性空中力量的配备,俄罗斯空天军未必无心,但无力做到。因此在苏联解体后军费极度拮据的时候,俄罗斯空天军并没有订购任何米格-29及其衍生型,而是专注于苏-27家族重型战斗机,未来将集中于T-50。研发米格第五代战斗机更大的目的在于出口和维持米格的设计能力。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是锦上添花的事。

但对于阿联酋来说,情况有点不一样。作为温和派逊尼派国家,伊朗的威胁固然存在,但伊朗的空中力量已经十分老旧,相比与阿联酋现有的F-16E和“幻影”2000-9,从技术水平到完好状态都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沦为什叶派国家的伊拉克倒是装备了F-16,但数量稀少,也在美国的强力掌控之中,并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叙利亚打成一团糟,更加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以色列。阿联酋与以色列的关系微妙,非敌非友。阿联酋与以色列从未处于敌对状态,但在以色列装备F-35之后,反制隐身战斗机的入侵成为现实问题,最现实的反制是以隐身反隐身。但另一方面,阿联酋的政治、经济、科技基点都是与西方的关系,阿联酋不能承受对西方翻桌子的风险,在主要军事装备(尤其是战斗机)方面与西方保持一致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政治态度问题。事实上,协议的具体内容没有公布,只有俄罗斯方面很高调,阿联酋方面颇为低调,也没有明确提到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斗机的问题。如果阿联酋那么急于发展自主战斗机工业,中国的FC-31是更加现实可靠的选择,而不必找纸面设计都没有落实的米格。

  单发的米格I.33。传统上,米格擅长于单发战斗机的研发,但米格I.33的成功要仰仗于一台高推重比的先进发动机。

阿联酋更可能是在用与米格的协议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偏心表示了隐晦的不满,下一步的发展取决于西方的反应。考虑到特朗普对以色列和阿拉伯的态度,美国在近期开放对阿联酋出售F-35的可能性不大。欧洲没有第五代战斗机,否则阿联酋早就登门下单了。但欧洲并非没有相关的核心技术,英国BAe与土耳其合作研制第五代战斗机TF-X就是例子。事实上,这是西方搅黄米格协议的机会:把阿联酋拉进土耳其TF-X计划,由土耳其主导,阿联酋买单,英国出技术。与阿联酋相比,土耳其的高技术武器系统研发和整合经验毕竟要多一点,科技与工业基础也要雄厚不少。换句话说,土耳其与阿联酋的技术与工业落差较小,两家还说得上话,阿联酋直接与米格或者BAe合作,会由于技术起点相差太远而彻底成为取款机。对于英国来说,在“台风”战斗机之后缺乏明确的第五代战斗机研制计划,有技术力量和工业基础散失的危险,EJ200发动机的后续研发升级、相控阵雷达、先进航电、先进材料与制造都只有通过别人出资的研发计划才能得以维持,英国分享技术作为学费。这就是满怀绝技而囊中羞涩的苦恼。

对于米格来说,这本来就是大胆想象、小心争取的事情,不会不知道轻重,把自己绕进去。能从阿联酋圈一点钱来,至少做出一个方案设计来练手,那也是好的。至于重获新生,恐怕乐观了。连美国都只剩下了两个半战斗机公司——洛克希德和波音具有完整的能力,诺斯罗普只能算半个。以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能长期稳定、可靠地支持苏霍伊就不轻松了,再要加上米格是勉为其难了。即使与阿联酋的协议能执行下去,也缺乏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米格的陨落是令人惋惜的,但二战前夜崛起的苏联战斗机设计局中,拉沃奇金、雅克、伊柳辛都退出了战斗机设计,米格的淡出或许是宿命。

责任编辑:王鑫邦

猜你喜欢
双发单发米格
“一轴两翼、双发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模型与应用
民用飞机设计参考机种之一 ATR 72双发涡桨支线运输机
保护措施
民用飞机设计参考机种之一 波音737-200双发涡扇短程运输机
一种单发直升机直流供电系统构型
振翅而飞
“空战悍将”米格-21
米格-25战斗机
1HMRS在鉴别脑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中的应用
米格—21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