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莹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工艺美术系,安徽 淮北 235000)
褶立体裁剪技术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
王莹莹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工艺美术系,安徽 淮北 235000)
在针织服装的设计中,款式与结构设计变化越来越丰富,褶元素成为针织服装款式设计中常用的元素之一,被用于针织服装的局部或整体造型中,通过不同技法成褶形态不同,针织服装造型呈现出丰富多样性。褶立体裁剪技术解决了针织服装平面裁剪难以完成的立体结构造型,以实例操作验证了褶立体裁剪技术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为针织服装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
褶;针织服装;立体裁剪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着装也越来越崇尚舒适、休闲、运动。近年来,针织服装受到消费者青睐,款式变化丰富,发展速度也不断攀升,已成为服装业流行的焦点。人们在消费针织服装时,追求针织服装的时尚性、艺术性以及能展现自我个性的款式造型。廓形设计是造型设计的重要内容,针织服装外轮廓既能表现服装造型风格,又能展现人体美。“褶”作为一种塑造面料质感和服装造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由于“褶”的构成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不同,形成的褶纹也形态各异,根据其外观形态,可分为自由褶纹的自然褶、飘逸褶纹的波浪褶、具有动静美感的垂坠褶等形式。褶饰的褶纹形态万千,造型灵活多变,在针织服装局部设计和整体设计中都可以应用。
(一)褶的特征
褶的主要特征是造型性、装饰性、可塑性和延展性。[1]
(1)造型性。服装廓形设计是褶造型性的具体体现形式。不同的褶造型可以体现不同的服装廓形,如规则的折叠褶可以直接表现H型廓形的服装,秩序而动感;波浪褶可以直接表现A型廓形的服装,飘逸洒脱;[1]抽缩褶可以直接表现O型廓形的服装,饱满圆润;褶与分割线结合应用可以表现X型廓形的服装,魅力知性。
(2)装饰性。褶具有很广的适用性与较强的装饰性,在服装款式中应用褶造型,可以改变着装者的人体特征。它既可以用于服装的局部,如下摆、领口、肩部、袖口、前中等部位,塑造服装的美感,也可以独立设计用于服装款式中,如礼服、连衣裙、上衣等。随着艺术设计的不断创新,褶还可以用于家装中的软装设计、橱窗展示设计等领域。
(3)可塑性。褶的可塑性是针对面料来讲的。同样的成褶方法可以使不同的面料塑造出风格各异的褶纹形态,相同的面料采用不同的成褶方法,也可以塑造出形态丰富的褶纹。[2]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风格与情感,选择相应的面料及成褶方法。
(4)延展性。褶的延展性体现在褶自身结构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褶的长度可以根据需求做相应的调整,也可以根据褶的大小进行褶量的调整。褶除横向、纵向、斜向等装饰形式,还有叠加、缠绕、螺旋等形式,使褶形态千变万化丰富多彩。
褶是立体裁剪常用的手法,是人们把平整的面料放在人体模型上,根据款式造型需要对面料进行抽、提、堆、叠等有针对性的创作加工,使面料形成各种褶纹,改变面料的肌理,完善服装造型,增加服装的韵律感和动感。
(一)抽褶
抽褶是将面料的一部分用缝线采用平针针法缝合,一端缝线打结固定,捏紧另一端缝线线头对面料进行抽缩使之形成褶,通过抽得到的褶自然无规律,具有丰富性、任意性和活泼性的特点。抽褶既具有实用性又有装饰性,抽褶的褶纹呈自由褶纹状态,具有立体感。[3]在立体裁剪过程中根据款式要求,需在面料准备时另加出抽褶量,或者将省量转移至需要抽褶的部位进行抽褶处理,如图1。
图1
(二)提褶
提褶分提拉和提环两种不同手法,支撑点是两种不同成褶手法的共同要素,支撑点可以是一个、两个甚至多个,一个支撑点可以形成垂褶效果,属于直线型褶,两个支撑点可以形成悬垂褶效果,[4]属于曲线型褶,多个支撑点可以形成波浪褶造型。提拉通常是做宽松量和波浪摆设计时用的手法,提拉是在面料的一端进行向上提拉,提拉成褶过程概括为“一提一针一剪一褶”立体成形法。每提拉一次需要一个支撑点,形成一个褶,提拉多次就会得到波浪褶造型,常被用于上衣、裙装中,如图2。提环是做环形垂褶效果常用的手法,提环需要两个或多个支撑点成褶,提起面料的两端,让面料在中间用充足的松量而形成的环形垂褶效果,常被用于领、下装中,如图3。
(三)堆褶
堆是把面料从多个不同方向进行堆积与挤压,使之形成具有疏密、明暗、起伏、自然、无规则、立体感强的褶的立体裁剪方法。堆褶属于群体褶,注重聚集与组合表达服装的整体造型及打造服装体量感,具有较强的立体造型效果。堆褶常用于服装的肩部、胸部及下裙中,在婚礼服的设计中堆褶也是常用褶形。
图2
图3
(四)叠褶
叠褶是以点或线为单位按照收缩、折叠的成褶方法无规律或有规律的做褶,因面料收缩聚集可以形成丰富、自由、活泼、规则、动感、蓬松立体造型褶的立体裁剪方法。叠褶使服装具有体积感、明暗感、深度感。常应用于衬衫和裙装设计中。
由于针织面料独特的线圈结构,针织服装具备了特有的质感。针织服装设计与梭织服装设计在许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服装设计基础、造型美的原则、形体和色彩等。针织服装设计除通常在服装设计中要考虑到的设计规则内容、设计中构成原理的运用、服装流行及服装的配色规律等内容以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6]这是因为针织面料和梭织面料的织造方式不同,区别在于纱线在面料中的组织结构形态不同,因此,在组织结构、外观风格特征、织物性能和服装的设计、制作等方面有所区别。针织面料的线圈结构就决定了服装设计、服装制作工艺的特殊性,款式变化的因素倾向褶的应用上,如平针针织面料比较柔软,有悬垂性,利用支撑点成褶的原理,可以形成线条流畅优美的褶。所以针织服装设计表现为以褶造型变化展开的款式设计。
在这个充满休闲时尚的年代里,人们追求个性和随意自然的时尚心理特征,针织服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针织服装的设计通常以流畅的线条和简洁的造型来突显其特有的自然舒适感,针织服装款式变化不适合太复杂,省和分割线不宜多用,因为任何奇思妙想的设计构思及繁琐复杂的结构手法,不但在以线圈为结构的针织服装上不容易表现,而且会显得造作,这将有失针织面料本有的质感性能特点,所以概括、简洁、自然是针织服装设计的主格调。设计时,在装饰上多一些褶的应用,可以弥补和避免因造型简单而产生的古板感。比如:在弧度的处理上运用褶代替分割线,使服装生动优美;将褶造型手法运用于针织服装口、下摆、门襟等处可增加装饰效果。
在针织服装设计中,要在简洁中求变化,让针织面料的质感特性得到充分表现,让面料与造型达到和谐统一。针织面料质感轻柔,具有较好的弹性和伸缩性,可以在领、袖口等局部进行褶设计作为荷叶边装饰,使服装变得富有立体感,具有柔软舒适温暖感的同时还充满浪漫情调。例如,质地轻盈的汗布,具有吸汗、滑爽、透气的性能,是各种直线型T恤设计的首选面料。如若在其领部、襟部、袖等部位通过褶加以装饰,会显得别致新颖,能适应多种场合穿着。
本款针织礼服在款式设计上,采用叠和抽相结合的立体裁剪方法来实现款式造型设计,特点是贴体单肩设计,侧缝装拉链,利用立体裁剪手法中叠法在前左肩、胸、右侧腰部做规律褶,腰线以下呈自然垂褶,围度上在前左片至后左侧片公主线处用立体裁剪手法中的抽做抽褶设计,在前衣身形成不同褶纹的对比,后衣身采用贴体设计,分割线处做波浪褶设计,具有层次感、律动感,装饰效果明显,不规则下摆,如图4。
图4
(一)前衣身立体裁剪
1.前衣身立体裁剪制作过程
(1)面料准备:采用纬编平针组织人造棉针织坯布制作,具体面料尺寸见表1。
将裁剪好的面料铺平放置24小时,让面料在裁剪过程中的拉伸变形完全恢复后,再进行立体裁剪。
表1 针织小礼服立体裁剪所需针织坯布尺寸
(2)前衣身大片立体裁剪
取1号针织坯布,把坯布的斜纱向与人体模型前中心线保持一致,坯布一角固定在左肩线上,让面料成自然悬垂状,见图5。
(3)做前衣身褶
利用叠的手法做前胸部褶造型,在腰部以下让面料自然悬垂形成褶纹,确定侧缝位置并固定,修剪多余面料,用标记带标示前衣身侧缝线,做褶时要调节不同部位褶量的大小,操作用力均匀,见图6、图7。
图5
图6
图7
(4)后衣身大片立体裁剪
取3号针织坯布,整理纱向,将其纵向线圈与人体模型后中线相对应,固定在人体模型上,做后衣身裙片,注意后腰省量隐藏在侧缝和公主线分割缝处,修剪多余面料,做不规则下摆,侧缝处与前片等长,见图8,图9。
图8
图9
(5)左侧衣身立体裁剪
图10
取2号针织坯布,整理纱向,将其纵向线圈与人体模型侧缝线相对应,做衣身侧片并抽褶,与前后片分割处用重叠固定法固定。修剪前片分割处多余量,抽褶时用力要均匀,不能拉扯面料,随时观察面料的纵向线圈是否与人体模型的侧缝线相吻合,见图10。
(6)后衣身装饰褶立体裁剪
取4号针织坯布,用提拉法做波浪褶,把做好的波浪褶固定在后衣身上,在各缝合处做点影线标记,见图11。图12为款式完成的正视图。
图11
图12
(7)针织小礼服立体裁剪取得布样
确定款式造型后,从人体模型上取下样衣片并修整,得到款式的布样板,见图13。
图13
褶立体裁剪技术使针织服装富有动感、活泼、庄重等多元化造型特点,它改变了原来针织服装的呆板与平淡,丰富了针织服装造型的动感飘逸性和时尚休闲性。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针织面料和针织服装制作工艺的不断创新,褶立体裁剪方法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魏静,陈莹,贾东文,等.波浪褶造型方法与应用[J].纺织学报,2013,34(11):118-123.
[2] 蒋红英.服装褶纹元素的演变与立体构成方法探析[J].纺织学报,2011,32(11):100-105.
[3] 陈国强.抽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14(3):72-74.
[4] 赵孟超,许旭兵.论悬垂性褶皱在服装造型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46-50.
[5] 施静.服装褶饰设计的视觉扩张[J].纺织学报,2010,31(6):110-113.
[6] 胡晓静.针织服装的造型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52.
责任编辑:白 土
2017-01-26
本文系2015年度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立体裁剪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编号:KJ2015A446)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莹莹(1980—),女,安徽萧县人, 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
TS941.52
A
1671-8275(2017)04-01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