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克锡
合理想象 感染读者
文/刘克锡
今天,我看到一幅老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8月28日,记录了日寇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的场面。
照片上,是日寇飞机轰炸后车站里的情景——远处有炸塌的房屋,近处有炸飞的屋梁铁轨,遍地是血肉模糊的尸体,还有被扔下的行李、跑丢的鞋子……一个男孩坐在废墟之间,浑身是血,正号啕大哭,可是他再也找不到他的爸爸妈妈了,他以后怎么活下去呀!
这就是战争的罪恶!对此,我们将永远不忘!我们要制止战争,维护和平!
文章只是简单介绍了照片中的情景,感染力不够,建议对主图部分展开合理想象,将小男孩的悲惨境遇描写出来。
一个孤独无助的小男孩坐在一堆废墟中,正张着嘴嚎啕大哭。他的头发被烧得焦黑,破烂不堪的衣服上沾满了血渍。他一边哭,一边爬着四处张望,声音嘶哑地喊着:“爸爸——妈妈——”可是周围死一般地沉寂,他的爸爸妈妈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这个世界上从此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他了……
修改后的片段描写了废墟中的小男孩挣扎寻找自己亲人的情景,更能震动人心,激起读者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
(本文可作为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