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峰
摘 要:金属增材技术包含同步送丝高能束熔覆技术、粉末床成形技术两种,通过该技术能够快速将复杂的金属构件成形,同时还能够保障构件的质量。因此,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领域应用较广,提高发动机的实际性能。本文基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特征,分析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 航空 发动机
前言
航空业对于经济以及国防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是国家实力的标志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空需要满足长航时、长航程、高空以及高速的要求,因此需要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到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之中,改善发动机性能,促进我国航空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1、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特征
金属增材技术,包括激光立体成形技术(LSF)为主的同步送丝高能束熔覆技术,和以选区激光融化技术(SLM)为主的粉末床成形技术两种。LSF技术能够高效率的制造锻件、力学性能相对复杂的高性能构件,同时其具体的尺寸会跟随设备的运动幅面进行变化。LSF技术具有同步送进材料的特征,还能对构件进行任意梯度、任意材料复合的制造,便于设计新型、高性能的合金以及构件的修复工作。SLM技术子应用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力学性能的优化,但是其具体的成形的实际尺寸较小,因此只能用于单种材料的成形。
目前,已经成熟的设备通常小于300毫米,SLM技术的效率要远低于LSF技术,但是对于构建的复杂程度没有限制。值得注意的是,LSF技术更加适用于传统的金属加工技术,例如:铸造、锻造中的减材或者等材技术相互结合,发挥各自技术的长处,从而形成高效率、高性能、低成本的新技术。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通常采用锻造合金或者传统的合金,其热处理制度也与之相对应,但实质上,金属增材技术与锻造、铸造技术存在本质的区别,因此影响了金属构件的实际性能。
2、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应用
提高航空发动机的实际性能,需要增加结构、零件的复杂程度,因此传统的制造方式很难满足此项要求。随着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已经广泛的应用到航空发动机的零件制造中,然而我国在金属增材制造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依然具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利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GE公司研发了发动机中高温部件。2004年,GE公司与斯奈克玛公司之间展开合作,并研发出燃油喷射部件,制造出首台燃油喷嘴,将多种部件进行加工、铸造,然后组装结合成为最终的设备,其成本较高。采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GE公司将多种部件焊接为一体,再用合理的热处理方式,提高材料的实际性能,避免在成产的过程中发生裂纹、变形的现象,延长燃油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研制成本。预计2020年时,通过50台至100台机械,能够达到每年生产四万个燃油喷嘴,保障每个月能够满足175台航空发动机的需求。
就我国而言,背景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是研究以及应用金属增材技术制造技术的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点研究LSF技术,其研制的钛合金构建大量用于我国军用飞机中,促进了我国军用飞机的发展,提高我国航空实力。1995年,西北工业大学开始提出了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思想,并开展了20余年的研究工作,从而形成了工艺、材料、制造、应用较为全面的技术体系,其制造的部件,广泛的应用于国内的航空发动机中。除LSF技术之外,SLM技术也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精密的航空发动机,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3、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需求以及展望
3.1 应用需求
首先,复杂性与尺寸的需求。目前,对于大型以及超大型部件的制造较为困难,且需要较高的成本,成产周期较长。因此基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成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但是需要加强对于大型、超大型部件的设计与成形,促进该项技术的全面发展。其次,精密修复需求。发动机部件的性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并且修复的难度较大。因此,采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需要不断提高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检修难度,促进航空也的发展。最后,一体化需求。设计制造一体化与信息系统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发动机行业,但是由于工艺水平的限制,会严重影响设计的性能。应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能够促进设计与生产的一体化,接访设计者的思想,优化部件的实际性能。
3.2 未来展望
根据航空行业的发展方向、发动机的特点以及金属增材工艺的应用范围,对金属增材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未来展望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LSF技术以高导叶片、高涡、钛合金叶片、叶盘为目标,利用先进的制造工艺,研制并开发闭环控制、工艺调整、特征参数、成形工艺、送粉装置、执行机构等,提高单晶叶片、钛合金叶片、整体叶盘的修复技术,兼并大型构建的修复与增材制造。
(2)激光铺粉工艺则会更加重视常规工艺、小批研制、结构复杂的部件研究,通过评定组织性能、闭环过程、控制缺陷、成形参数、激光扫描的特征、铺粉机构、粉末物理特征等内容,展开系统研究与技术合作,从而实现高精度、复杂、小型、小批的零件制造。
(3)由于条件、范围、设备的限制,电子束铺粉技术应时刻掌握新型技术,以引进成套设备、应用成形零件为主导思想,促进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
(4)等离子送丝工艺,将会以精密修复各中类型的部件为主要目标,依据现有设备的功能,补充相关技术,重点研究组织性能、工艺验证的评定工作,实现薄壁零件的精密修复。
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GE公司引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推动其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业中的应用,而增材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部分技术尚未常熟,但发展速度较快,广泛应用于国内的航空发动机中。对于日后的发展而言,金属制造技术应结合实际需求,改善生产、成形工艺,提高部件性能,促进技术与航空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复尧,刘黎明,许沂,等.3D打印技术在国外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动态[J].飞航导弹,2013(12):10-15.
[2]王华明,张述泉,王向明.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直接制造的进展与挑战[J].中国激光,2016,36(12):3204-3209.
[3]李延民,李建國,杨海欧,等.金属零件激光直接成形[J].应用激光,2014,22(2):140-144.
[4]费群星,张雁,谭永生.镍基合金激光直接制造的显微组织与缺陷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6,35(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