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驰
摘 要:分析我国桥梁施工现状,可以发现各区域在桥梁施工中,大多都遇到过桥梁裂缝的情况。也会因为不同的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这些裂缝发现后,笔者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部分裂缝采用某种措施是可以避免或补救的。因此,以下笔者就对桥梁施工中的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一些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找出了不同的解决措施。以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桥梁施工的质量,为车辆、行人提供安全的交通环境。
关键词:桥梁 施工裂缝 成因 措施
1、桥梁裂缝种类与成因分析
1.1 与桥梁设计有关
①设计人员在绘制图纸,实施设计之前没有进行全面的、细致的现场考察、检测。导致设计在适用性与可行性上存在问题,最终造成桥梁施工中出现裂缝。②桥梁设计人员因种种原因(专业度不够、考察不仔细等),设计桥梁结构不合理,受力不均衡,导致桥梁结构受损而出现裂缝。③设计图纸标注不明確,施工人员缺乏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经验进行施工,导致图纸与实际施工产生误差,影响桥梁质量,进而造成裂缝。
1.2 与环境因素有关
其次,是不可预测也很难克服的环境因素。其具体体现在:桥梁施工属于室外施工,而施工与环境因素联系密切。如:施工中常用的材料就是混凝土,其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容易受环境影响。因此,一旦温差变化大、天气变化快(部分地区一天之中温差较大,且天气变幻莫测),施工人员就很难掌控,故施工过程就容易出现裂缝。另外,在施工完成后的短期时间内,如遇天气变化(如:下雨、下雪等),则可能影响施工的质量,进而造成桥梁裂缝。
1.3 温度变化引发裂缝产生
由于温度的改变容易导致桥梁裂缝的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水化热状况的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受到水泥水化热的影响,导致其内部温度升高,与表面温度形成强烈反差,从而导致裂缝的发生。其次,受到季节的影响。在冬季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未及时给予有效的保温措施,亦或是蒸汽养生未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导致温差大,高低不稳定,内外温度不平衡,从而造成裂缝的出现。再者,在对T梁横隔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受到支座预埋的钢板与调平钢板之间的焊接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合理,从而导致周围的混凝土出现烧伤的状况,导致裂缝。最后,在对其构件进行张拉操作的过程中,在电热张拉法施工时,其中钢材的预应力会高达350度,受到高温的影响从而引发裂缝。
1.4 施工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引发裂缝的产生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水泥质量不达标。(2)砂石料不符合标准,直径制约着混凝土的强度,例如直径过小,空隙过大等,从而造成其收缩过大,从而出现裂缝。除此之外,受到砂石云母含量的制约,以及有机质的影响均会对其强度造成影响。(3)拌和用水、外加剂中氯化物含量过多,从而导致钢筋抗锈蚀下降,容易导致产生裂缝。
2、桥梁施工裂缝问题处理技术
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桥梁外形美观,还会降低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实现对裂缝的有效预防和修复,工程建设中应该采取以下控制对策。
2.1 重视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按规定配比
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裂缝的出现主要受到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配比的制约。为了保证桥梁的施工使用周期必需保证材料的整体质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需对于材料的供货商给予全面的分析,选择质优价廉的生产厂商,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要求。除此之外,对于施工材料的抗压性必需给予全面的重视。为了有效的防止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位移的状况必须选择抗压性强的材料。在采购的过程中,对于材料必须完成抽检工程,禁止不符合规定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同时严格根据相关用料标准严格执行,其中水泥选择硅酸盐水泥,同时要高于32.5级,碎石的质地要均匀,保证粒径保持在31.5~19.0mm之间,而砂石主要选择中粗砂。有效把控施工材料采购环节后必需做好配比工作,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水和混合料的比例,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缓凝剂,从而有效的降低凝固的速度。为了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干缩性,必需根据相关标准严格进行配比,加强搅拌环节的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桥梁裂缝的发生。
2.2 重视施工温度控制
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水泥,对水热化造成的温度升高、温度应力进行有效控制。根据桥梁工程结构实际承受的荷载情况,复核和验算桥梁工程结构刚度和强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提高混凝土强度。冬季桥梁混凝土施工时,可以搭建雨棚进行防护,将温度控制在5℃以上。夏季尽量不要在高温时段施工,施工遇到高温天气应该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确保不超过28℃。另外还要注重箱梁结构温度控制,主要从养护温度和拆模温度入手,做好控制工作。冬季用干热或湿热养护法,夏季采用喷雾保湿法,拆模时要将整个过程的温差控制在15℃以内。
2.3 提高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
整个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技术流程,加强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桥梁混凝土施工效果。施工完成后覆盖土工布或草袋进行养护,合理浇水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一般不少于14d,有效预防裂缝产生。
2.4 加大施工质量管理力度
在实践过程中,桥梁的施工质量需要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合理利用:一是预应力;二是悬臂;三是移动模架,并对桥梁的基础建设加大管理力度,才能真正提高桥梁施工技术的合理性、科学性等,从而在施工内容有效处理的基础上,促进整个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如果桥梁裂缝是由荷载引起的,不但要注重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还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操作,才能在施工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的基础上,促进施工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最终促进桥梁施工顺利完成。
2.5 加强钢筋腐蚀程度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钢筋表面存在有氧化膜,可以避免钢筋受到严重的腐蚀效果。但在桥梁投入使用后,氧化膜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因此,为了有效控制钢筋的腐蚀程度,需要选择质量较高的钢筋材料,并充分发挥保护膜的作用,及时调整保护层的厚度,才能在钢筋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提高其承载力,对于保障桥梁的整体稳定性有着极大影响。
2.6 采取有效措施修复裂缝
对于桥梁项目工程出现的裂缝,也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修复措施进行处理。常用措施包括表面修补法、灌浆法、嵌缝法、结构加固法等,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循工艺流程,确保裂缝修复效果,提高桥梁项目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结束语
总之,桥梁施工存在着一些问题,会给桥梁以后的使用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带来极大影响。因此,根据桥梁工程的施工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施工工序操作,并加强裂缝问题的处理,采用质量合格的施工材料,对于全面提高桥梁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鸿.桥梁施工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控措施探究[J].门窗,2016,01:110-111.
[2]张昭.桥梁施工技术和裂缝成因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02:109-111.
[3]肖举国.关于桥梁施工技术及裂缝成因[J].低碳世界,2016,14:189-190.
[4]黄如宁.桥梁施工技术及裂缝成因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7: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