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伟
摘 要: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开始在各个领域大行其道。作为金融业的核心商业银行来讲也不例外。电子银行、网络接待业务、手机银行等业务迅速崛起,而且很快收到了民众的一致认可并广泛接受。由于互联网在商业银行运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财务风险管理也越来越重要,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种现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财务风险管理 途径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更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应用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当前许多人认为,通过互联网来完成金融业务是最好也是最快的选择。互联网金融兼具了互联网的许多特点,大数据、云计算、互联交流平台、收支结算等特点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也被广泛运用。因此,我们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将通过互联网进行各项业务往来的互联工具,是一种新的金融形式,是符合时代发展和人们实际需要的一项创新。其优越性,正在逐步显现。其影响力,也在随着互联网金融范围的不断扩大而逐步增大。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主要特点
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商业运营模式,其必须建立在与传统金融行业高度融合的基础上。作为在传统金融模式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互联网金融的运营中,势必会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带来一定的影响,而这些问题也将会是阻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阻碍。
1、信用风险
在任何时候,信用始终是商业银行运行中的重要指标,在与客户业务往来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对客户的各类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有效规避风险。但是,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无论是沟通交流还是支付结算业务往来都是通过虚拟的互联网进行,这就导致了对于客户身份、交易真实性以及在发生纠纷时的追究连约责任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使得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大大提高。
2、流动性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人们对于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如何理财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益,成为人们的根本目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的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商业银行却带了不小的影响。一是人们储蓄观念的改变,不在注重于储蓄更加注重理财,这就导致资金的频繁调拨,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变大。二是商业银行所面对的理财资金主体增多而复杂多变,也是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大的原因。
3、网络安全风险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业务往来,这是金融发展的一大进步。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一些掌握较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员通过网络漏洞来获取利益。虽然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的应用中建立了很多防范措施和手段,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迅速,商业银行的网络安全是否能够满足安全需要,仍是一个必须关心的重点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网络安全问题是商业银行必须重视的风险之一。
4、法律制度风险
当前各家银行都加大了互聯网金融市场的拓展力度,业务发展的速度不容小觑。而且由于互联网的优越性,这种发展势头会越来越快,会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主流。但是由于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在金融市场的应用时间尤短,使得互联网金融缺少相关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的保护,在处理一些交易纠纷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难以处理,无法界定责任的问题。再加上互联网的开放性,已经突破了地域的约束,国家的约束。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缺少有效的法律法规的保护,势必会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带来风险和阻碍。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互联网金融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从其发展的势头来说,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建设的需要,也符合了人们生活的需要。这样来看,发展互联网金融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实现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大对财务风险的管理,通过有效的途径保证商业银行的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和有序发展。
1、完善风险预控体系,提高防控能力
商业银行必须将自身发展实际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容易发生的各类风险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有效的风险预控体系,以期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防控能力可以从一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加强风险源辨识。主动了解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特点,主动查找和发现各类风险源。二是加大监测监控力度,建立完备的风险预警系统,防范于未然。三是制定有效的风险预案。根据各类风险的主要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预案,通过科学的管理、谨慎的决策、周密的部署、合理的安排、有序的实施,进行经常性的演练,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及时,从而最大化的减少或避免造成损失。
2、合理引进金融产品,增强防范能力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需要依靠引进许多具有经济利益的金融产品盈利。传统金融模式采取的是面对面的沟通和磋商方式。因此,选择的金融产品安全性较高,风险较低。但是互联网金融模式大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各种信息的获取也是通过网络,信息真实性很难得到保证,稍有操作不慎就有可能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在选择金融产品时既要注重产品的收益性又要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并对所选择的产品进行全方位的风险预判,做到心中有数,不可草率决定以防给财务安全留下隐患。
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升处置能力
互联网金融由于其运营平台是网络,各项业务往来也是通过网络信息的传输来实现的。因此,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环节----网络安全问题,必须加以重视。要建立起规范的网络管理规定规避风险。一是保护用户信息,建立规范完善及时有效的客户信息保护制度。及时发现一些不正常、不合理的异常交易,并加大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尽可能的保护客户利益不受损失。二是加大自身网络系统的安全升级,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三是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入力度,将金融业务熟练同时又拥有较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的人才充斥到队伍当中,为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林雪.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4,10:21-28.
[2]陆岷峰,虞鹏飞.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转型战略的创新驱动力[J].南都学坛,2015,03: 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