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分析

2017-07-29 21:30凌峰
魅力中国 2016年48期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注意事项施工技术

凌峰

摘 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高层建筑规模逐步扩大。伴随而来的建筑问题,严重阻碍建筑业发展脚步,如建筑给排水施工问题。对此,笔者以自身工程实践,对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注意事项予以探讨,以此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 施工技术 注意事项

前言

鉴于科技发展、时代进步的背景下,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得以快速革新,但在此良性发展的环节中,衍生各类施工质量问题,如管道安装、排水施工、管道间距等环节,若未经及时且有效的处理工作,则会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整体质量、工程进度造成影响,最终制约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加大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已成为建筑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对建筑给排水施工作用的解析

众所周知,建筑给排水系统涉及给水系统、热水系统和污水系统、雨水系统与灭火系统、排水系统等。基于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优化,其在生产工艺、工程设计、施工维修以及运行管理层面均存在略为严格的标准。即若要从根本上达到给排水管网系统高效、优质、低能耗的目标,则应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前提,以管网安装质量为主导,使其能够更好作用于后续建筑给排水施工作业的开展。总之,施工质量的科学把控,是确保建筑给排水管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而施工人员若要有效落实该项目标,则应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方可将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至最佳状态。

二、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一)前期准备

第一,图纸审查。给排水施工前图纸审查工作的进行,应以国家技术政策、规范标准为前提,以此判断图纸设计是否发生各环节疏漏问题,如图纸资料是否和现场需求相吻合;图纸标注是否存在遗漏或错误;施工设备型号、性能是否准确无误;功能点坐标、坡度、标高是否精准。

第二,组织设计。作为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纲领文件,其主要包含工程概况、技术方案、进度计划、技术措施等。其中,工程概况主要针对建筑形式、结构做法予以系统说明;技术方案是严格按照施工标准、验收标准,对管材附件、敷设连接和质量标准、防腐保温与工艺流程、测试标准等施以明确规定;计划进度应通过对施工条件、工期要求、工序衔接等条件的分析,保证工程如期交付;技术措施分为质量措施和安全措施、文明施工以及冬雨季施工等。

第三,材料采购。在针对给排水设备材料选择中,其各项材料均应具备技术保证证明,如合格证、测试报告和质保书等,部分材料在采购环节还应通过质监部门检验后,方可出售。传统给排水管材常以镀锌钢管为主,但因易锈蚀、寿命短、水质不达标等缺陷,致使其被塑料水管所取缔。相较于镀锌钢管,塑料水管存在质轻和阻力小、耐腐蚀、安装便捷以及耐压的特点。

(二)给水管安装

对管道地沟实施复测,判断支架是否和规定标高、坡向与坡度,支架间距是否合理;法兰等连接件焊接时,应在未紧贴楼板、管架与墙壁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复检;待管道安装后,需对施工技术进行准确填写,结合埋设管道试压试验的开展,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及回填作业;针对穿越梁体和剪力墙的管道,应通过钢管套预留的方式,避免管道发生损坏,如淋浴室内给水支管的埋设,应事先预留孔洞;密闭空间的给水支管,需加设相应的阻火圈,如管井和厨卫等空间;给水管道安装阶段,若存在间断行为,应及时封闭管口;PP-R管材涉及热融、螺纹连接两种方式,但热融连接效果最为可靠,也最为安全。

(三)排水管安装

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对排水管装设相应的伸缩节,但其伸缩节相邻间距应在4m以下;主干管、水平干管均需开展通球试验,其中球径应在2/3管道径以下,确保通球率达至100%;污水管道坡度的拟定应以相关设计标准为准绳;对于排水管立管而言,应于各层间隔处布设检查口,尤其在最底层、最高层均应确保检查口的布设,此环节检查口高度应以地面1m标高为基准,误差允许范围在20mm;暗敷立管处可设置相应的检查门;排水通气管切忌不可和风道、烟道相連,且安装标准应符合行业规范。

三、建筑给排水施工注意事项

(一)给水施工注意事项

预埋件质量:于管道安装前,可通过对管材、套管等预埋件质量的测定,确保各类安装材料质量和施工标准相吻合;切忌材料采购中不可存在以次充好心理;保证预埋件防渗、防火和防震效果达至规定标准;待材料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管道安装侧重点:对穿越墙壁、楼层给水管道应加以保护措施,如配套套管,从而确保套管内零接口;防护套装加护中,可选择阻燃材料予以填充,使其能够对给水管可靠性、安全性等标准把控;若管道安装期间发生停工事故,应及时对管口施以密封,预防管道进入砂石、泥土等杂物;相邻管道连接中,不可对间隙管道予以强力拉接,而是应结合施工准则,对其施以相应处理;给水管焊接中,弯管段起弯点应在10cm以上、直管段间隙应在10cm以上。

(二)排水管施工注意事项

排水管安装中,应以规定距离为导向,于立管处布设相应的检查口,其高度应和地面相距100cm,呈45°坡角,以此确保通球试验中管道故障维修工作的开展;管道安装应在无间断粉刷作业下完成,尤其针对管道后续接口处理工作的开展,应以清洁、防腐、防渗处理措施为导向;鉴别排水管标高是否和施工标准相吻合,否则将难以对管道使用环节的可靠性、安全性标准进行规范把控;

(三)施工记录

待建筑给排水施工安装作业结束后,应对其坐标和标高、埋设深度、平整度与牢固性等指标予以准确记录;以技术资料、原材料、竣工资料等施工资料的汇集整理为前提,对工程质量予以验收,并为后续维护、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详细做好材料单价、工程费用、制造费用等相关费用的记录,以便为竣工决算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施工项目的开展,应以精心组织计划为前提,通过对各项工序的严格把关,结合施工重难点环节的组织设计,将施工质量提升至新领域。而在此环节,先进技术、先进工艺的优选,能够在保证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同时,贯彻落实建筑施工空间节约和使用便捷、经久耐用与舒适美观的优势。总之,建筑给排水工程和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在施工经验、施工教训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方可将其稳定性与安全性施工目标落实于实处。

参考文献

[1]钱小盼.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及应注意的事项[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8):00063- 00063.

[2]王飒.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9):171- 171.

[3]王弘斐.浅谈建筑给排水的施工方法与注意事项[J].山东工业技术,2016(7):115-115.

[4]赵春阳,吴平.论述建筑给排水的施工方法与注意事项[J].四川水泥,2017(1):198-198.

猜你喜欢
建筑给排水注意事项施工技术
注意事项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
深圳某项目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节水措施
浅谈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下雨天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