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娱乐:你怎么看待这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呢?接下编剧工作时是否担忧这类题材的剧在市面上可能遇冷?
编剧申捷:接之前我的确担忧,担忧的是写完拍不出,或者拍了播不出,而非遇冷。现在这部戏遇冷了吗?这是个伪命题吧。微博上、豆瓣上甚至别人转给我的微信,多少高端的观众、知识分子都在为之热血沸腾,都在奔走相告,我们判断一个作品是否成功,是要把那些观众都排除在外吗?去看看微博、网络、微信的评论,你会有信心,我们的观众始终存在。只是我们一直没有信心。有的时候我们不要简单地被收视所左右。
南都娱乐:不少网友表示这部剧会有些“土”气,有点“闷”,相比于同档期的《欢乐颂2》缺乏话题性。你同意无话题不收视这个规律吗?
编剧申捷:《白鹿原》不需要制造话题。这是全剧组的共识,从制作到宣传,外面都传这个组太低调了,为什么?如果想找话题,是不是在拍的时候就该放出些新闻?但这组没有,只有一个声音,我们想做手艺人。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话题,告诉观众,告诉市场,还有人在坚守。
南都娱乐:在改编的过程中是否考虑过加入一些时下年轻人关注的话题?
编剧申捷:考虑与当代话题的呼应,我只考虑一个问题:历史与现实的观照,族人突然致富后的茫然与放纵,这正不是我们现在遇到的困境吗?改革开放后不少人在暴富中迷失了自己,一下找不到方向,产生无数或荒诞或悲惨的故事,我在思考,族人们的遭遇,他们的迷茫与抉择,能否给我们现代人一些启示?朱先生立身立言立德的決绝,黑娃不想屈服命运的几起几落,还有鹿兆鹏与白灵共守理想时的坚贞之爱,作为编剧,我想让当代的电视观众看到时心里一揪,哦,那是我们……
南都娱乐:原著中鹿子霖应该是个人精,阴着坏,但剧版《白鹿原》中的鹿子霖则成了一个任性逞能的无赖小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设调整呢?
编剧申捷:鹿子霖也是个难题,如果一味写他的坏和自私,这个人物会不会显得单薄?书中有半个村都是私生子、鹿子霖睡田小娥的恶人笔墨,该如何化淡?我尝试在白鹿两家的争斗中加入些喜剧性的东西,把他变成一个可恨又可爱的人,可以让观众体会到他的自私,感受到他的小心眼。同时鹿子霖坚闹来闹去,守的底线又是什么?演员也问过我这个问题,用全局的眼光回头纵览这部巨著,我给鹿子霖定下一条坚守的底线,不能背叛白鹿两家守了几代的土地,不能出卖儿子。鹿子霖爱子、爱钱、爱面子,围绕此线可以展现无数戏剧冲突而不失分寸。
南都娱乐:性是《白鹿原》原著绕不过的话题,但感觉剧中并没有表现得很明显,比如田小娥的泡枣,以及很多床戏部分都是天一黑就过去了。这是不想突出表达性还是为了审查不得不做的自我阉割?
编剧申捷:依然是电视剧与小说截然不同的受众群的本质,观赏习惯不一样。我反问一个问题,如果你我的父母姐妹坐在电视机前,看到泡枣、床戏,看到白嘉轩开篇死媳妇的描写,他们能接受吗?他们会被吓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