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思”是谁

2017-07-28 23:21王韫佳
红岩春秋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县长中学

王韫佳

1946年7月14日,云南省陆良县县长熊从周突然去世,原因是聚餐时食用草乌汤中毒。参与聚餐的8位老人一起入院治疗,惟有熊从周被注射排毒针后身亡,其余7位有幸得救。熊从周生前深受陆良县各界爱戴,他的突然离世,在当地引起极大震动,陆良20个乡镇派代表参加了追悼会,送葬者达万人之多。

熊从周去世不久,重庆《新华日报》9月2日第4版发表了一篇署名“远思”的通讯《记陆良县长熊从周》。文章称,熊从周堪称大后方的民主县长,他开明进步,嫉恶如仇,廉洁爱民,德政四方。这篇文章,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以及曲靖地区和陆良县的各种史志中屡被提及。

“远思”显然是一个笔名。笔者认为,他很可能是当时正在重庆工作的原陆良县立初级中学(以下简称陆良中学)教导主任刘国鋕。刘国鋕是解放战争期间重庆地下学运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49年11月27日,殉难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

进步青年纷纷来到陆良

熊从周(1878-1946),字心畲,云南玉溪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先后担任云南盐津县、新平县县长,广东番禺县县长,云南昆明市市长、江川县县长,滇西铁路工程处顾问,玉溪县参议会参议长等职务。熊老曾两度出任云南省陆良县县长,并于1944年至1946年兼任陆良中学校长。早在1927底或1928年初,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广州起义。熊从周在云南素有“熊青天”之称,在各地执政期间,克勤克俭,惩恶嘉善,扶持教育,发展经济。抗战时期,他掩护进步青年,支持革命力量,在云南青年知识分子中也享有声望。

1944年,年已66岁的熊从周再度出任陆良县县长,并把孙子熊翔也带到陆良。熊翔本是昆明昆华农校的一名进步学生,与西南联大的中共党员、哲学系研究生冯契有密切联系。冯契建议他利用这个机会在陆良中学发展进步力量。

熊翔到陆良后,把改革陆良中学教育的想法分别与祖父和县教育科长牛筱灿进行商谈,得到二人的支持。于是,冯契首先介绍西南联大进步学生董易和刘国鋕前往陆良中学任教。这两人都是中共党员,但由于没有组织关系,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党员身份。大家经过反复商议,决定由深孚众望的熊县长亲自出任校长一职,刘国鋕任教导主任。

此后,经冯契和其他人的介绍,又有不少青年知识分子来校任教,如西南联大的黄平、邓艾民、秦光荣和来自复旦大学的吳子见等。他们到校后,狠抓教学质量,整顿校风校纪,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宣传进步思想。熊从周则以特殊身份,掩护这些进步教师从事革命活动。

尽管熊从周在云南知名度较高,但由于地处西南边陲,内地知道他的人并不多。而作者“远思”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文章追述熊从周的生平事迹,其中必有内情。文章称:“在云南,在这个曾经有个时候较为开明的地方,笔者确曾看到过一位民主县长熊从周。”可见作者曾在陆良生活并与熊从周相识。文章列举了熊县长在云南各地执政时掩护进步青年的若干事例,还提到他曾阅读毛泽东的著作《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可见作者很可能是在熊从周身边工作过的青年共产党员。

当时与陆良中学有关系的地下党员中,仅来自西南联大的就有冯契、董易、刘国鋕、黄平等人,其他非党员教师在政治上也是拥护中共的。因此,很难判断“远思”是其中哪一位。

谁在“远远地寄托哀思”

有鉴于冯契、董易、黄平和刘国鋕在陆良中学的建设中都起过重要作用,这里综合史料,将他们的情况依序而述。

冯契(1915-1995),原名冯宝麐,著名哲学家,浙江诸暨人。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1939年在延安鲁艺学习。1939年回到西南联大复学,1942年本科毕业并考入清华研究院,1944年研究生毕业。1952年起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授。抗战末期,他虽未亲自在陆良中学任教,但先后给学校介绍了不少青年教师,也曾几度前往陆良看望这些朋友并与之商讨工作。日军占领独山后,冯契还与熊从周一道去圭山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调查,为在那里开辟抗日根据地做准备。冯契虽然主攻哲学,但在青年时代爱好文学创作,曾发表小说、诗歌和散文。

董易(1919-2004),原名董葆先,又名董大成,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北京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历史系。1941年起先后在云南弥勒简易师范、磨黑中学、建民中学、陆良中学、云南大学附中等学校任教,利用教师身份开展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青年》杂志副总编,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文学评论多种,晚年写作长篇小说《流星群》。抗战末期,他是最早到陆良中学任教的西南联大学生之一,1946年暑假撤离该校。

黄平(1918-1997),原名黄燕帆,又名黄知廉,职业革命家,广东合浦(今广西北海)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考入浙江大学,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开除,又考入西南联大历史系。先后在云南磨黑中学、陆良中学和云大附中以教师身份开展革命活动,曾任中共昆明市工委书记、滇西工委书记、滇西北地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保山地委第二书记兼专员,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兼党组书记、昆明医学院院长、云南省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书记等职务。1945年底,他到陆良中学任教,虽然未担任行政职务,却是董易的领导人。业余时间爱好文学创作,有诗歌、散文和小说遗世。

上述3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爱好写作。但是,他们在晚年的回忆或自述中,均未提及自己曾在《新华日报》撰文纪念熊从周。而熊从周去世之时,他们都在昆明度暑假。

据熊翔回忆,1944年他回到陆良后,接待的第一位客人,是来自西南联大的刘国鋕。刘国鋕酷爱哲学,在校时与冯契有往来。据冯契后来回忆,是他介绍董易和刘国鋕去陆良中学,并建议学校工作由董、刘和熊翔3人商议进行,刘国鋕是这个工作小组的召集人。在陆良中学,刘国鋕担任教导主任,实际上代行校长职务。当时,这些青年革命者并不知道熊从周是中共党员,还派刘国鋕去做他的思想工作。刘国鋕与熊从周很谈得来,两人成了忘年交。在青年教师中,与熊从周关系最为密切、感情最为深厚的,当是刘国鋕。

刘国鋕于1945年底离开陆良,此后黄平、李循棠、陈瑞芬等人才到陆良中学。1946年夏天熊从周去世时,刘国鋕已在四川重庆工作,真正称得上“远远地寄托哀思”的,應该只有刘国鋕。

熊从周与刘国鋕是忘年交

刘国鋕(1921-1949),四川泸县人,出生于地主家庭。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经济系,1941年初在校入党,后因上级领导突然撤离而失去组织关系。1942年起与南方局青年组刘光建立联系,在其领导下进行进步活动。1944年毕业后到陆良中学任教,1945年底回到重庆,在大、中学校开展学生运动。1947年11月任中共重庆地下党沙磁学运特支书记,1948年4月因叛徒冉益智出卖而被捕。先后被关押于渣滓洞和白公馆看守所,在“11·27”大屠杀中不幸牺牲,是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人物原型之一。

刘国鋕在陆良中学的工作是比较出色的。据吴子见回忆,刘国鋕在代理校长的一年半时间里,作风民主,与同志关系融洽,工作开展得很好。至于刘国鋕与熊从周的关系,熊翔则回忆:“他们一老一少,从学校教育谈到陆良的经济,直到中国的时局和政治,无所不谈,十分融洽。”据说,熊从周还约刘国鋕写一部《中国革命史》,刘国鋕也真的写成了这部书,可惜书稿在熊从周突然去世后就遗失了。与上述情况相呼应的是,作者“远思”在文章中对熊从周的政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追忆,其内容并不局限于熊从周对陆良中学进步教师的支持。从刘、熊二人的关系看,刘国鋕应是极少数有条件且有资格全面评价熊从周的人。

《记陆良县长熊从周》一文,被史志部门发掘出来的时间大概是1983年,由云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1986年编印的《云南现代史料丛刊》第四辑已经收录该文。此时冯契、董易、黄平仍健在,可他们当中并未有人出来承认自己就是文章作者。

董易和冯契生前都撰写了对陆良工作的回忆,董易还在回忆中提到熊从周“传说是被国民党暗害而死”,但两人却未提到自己或对方写过悼念文章。1997年黄平去世后,有关部门编辑了《满腔热血酹三滇——纪念黄平同志》文集,收录了黄平创作的文学作品和各种回忆、讲话,《记陆良县长熊从周》不在其中。另外,3人在重庆解放前从未在《新华日报》发表过作品。

熊翔曾在1983年回忆,当年在陆良中学工作过的进步教师中,除刘国鋕一人于重庆解放前夕牺牲,其余均健在。值得注意的是,在《记陆良县长熊从周》被收入《云南现代史料丛刊》时,仍以“远思”署名,也未见有人出来“认领”这篇文章,可见“远思”当年仍健在的可能性很小。

一份孤证

骆彪,陆良县一位革命老人。1988年,他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熊从周之死,刘国志(鋕)同志曾写了一篇通讯《大后方的民主县长》,登在《新华日报》上。”这一说法,似乎让“远思”的真实身份呼之欲出。

然而,笔者没有在1946年的《新华日报》找到题为《大后方的民主县长》一文。不过,署名“远思”的文章一开头便写道:“在解放区,你说民主县长,会一点不稀奇,因为那里都是民主县长,可是,在大后方,在这块黑暗污浊的土地上,会有‘民主县长,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骆彪所说的“通讯”,是否就是“远思”的《记陆良县长熊从周》呢?《中共云南地方史·第一卷》和《曲靖党史资料第五辑——中共曲靖地区党史大事记》中提到熊从周之死,均称重庆《新华日报》所发表的悼念文章题为《大后方民主县长》。由此推断,《大后方民主县长》之题目,可能是由于《记陆良县长熊从周》开头称呼熊为大后方民主县长而出现的讹传。

综上所述,骆彪所说的《大后方的民主县长》、地方史志所说的《大后方民主县长》与《记陆良县长熊从周》实际上是同一篇文章。那么,骆彪凭什么断定作者就是刘国鋕呢?

骆彪是陆良本地人,1945年曾任陆良三岔河学校校长。据他回忆,熊从周当年派刘国鋕等人去过三岔河学校指导教学,因此骆跟刘应该是认识的;熊从周对三岔河学校也支持颇多,因此骆与熊也是熟识的。骆彪的文章发表于1988年,写作时间是1984年,此时陆良地方史志工作者可能已征集到《新华日报》这篇通讯。骆彪认定通讯的作者为刘国鋕,其原因有两种可能:第一,骆彪当年已从《新华日报》读到这篇文章,通过当时在陆良中学工作过的朋友知道文章作者就是刘国鋕;或者,刘撤离陆良后与骆依然保持联系,刘曾告诉骆自己写了这篇文章。第二,骆彪是在官方挖掘出这篇文章后才知道该文的。此前曾紫霞(刘国鋕的未婚妻)撰写的《刘国鋕》(重庆出版社,1983年)已经出版,其中提到,熊从周逝世不久,刘国鋕曾在《新华日报》撰文悼念闻一多,使得骆彪推断纪念熊从周的文章也是刘国鋕所作。

从笔者掌握的文献来看,目前仅有骆彪将《记陆良县长熊从周》作者认定为刘国鋕。他的说法不仅是孤证,也是间接的证据。

刘国鋕与《新华日报》

从现存资料看,冯契、董易和黄平从未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文章,而刘国鋕与《新华日报》则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据刘国鋕的堂侄刘以治回忆,刘国鋕是1942年从西南联大回重庆度假时与《新华日报》建立联系的,当时报社总编辑章汉夫将他介绍给刘光。1945年底他撤离云南前,恰逢《新华日报》为筹办昆明营业处寻找房屋,刘国鋕通过其五哥供职的川盐银行为营业处牵线搭桥。由于工作繁忙,刘国鋕生前很少为报刊撰写文章,但他的堂侄刘以治、刘以汶都是《新华日报》的热心作者,他们发表在该报的一些文章就是在刘国鋕指导下写成的。据刘以治回忆,他署名“柳一株”的《为什么人民必胜》和《北大·清华·南开》(均发表于1946年)文章,就是由刘国鋕口述、刘以治笔录整理而成。

1946年的7月,对刘国鋕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7月11日和15日分别发生了李公朴和闻一多被害案,14日他所熟识且尊敬的熊老先生离奇身亡,领导他4年之久的南方局青年组干部刘光也在16日病逝。在重庆,刘国鋕除了积极参加悼念李、闻的各种活动,还化名“刘钢”在8月20日的《新华日报》发表气势不凡、文采斐然的《略论闻一多先生》。熊从周和闻一多去世时间只隔一天,《新华日报》刊载的《略论闻一多先生》和《记陆良县长熊从周》也只隔12天。据刘以治回忆,《略论闻一多先生》是刘国鋕熬了几个通宵写就,并由刘以治送往《新华日报》编辑部。当时纪念闻一多的稿件非常多,刘国鋕的文章未能出现在纪念闻一多的专刊上,而是在闻去世后一个多月才发表。。

刘以治对刘国鋕的革命工作了解甚多。他所著的《我的叔父刘国鋕》中,对叔父在陆良工作的经历有生动细致的回忆,对李公朴、闻一多被害案发生后刘国鋕的活动也有诸多描述,他还见证了刘国鋕写作《略论闻一多先生》的过程。刘以治也提到,熊从周去世后,《新华日报》曾发表悼念文章。但他偏偏没有提供文章的具体信息,可见他对这篇文章不很了解。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曾紫霞在《刘国鋕》中也未提到刘国鋕撰文悼念熊从周之事。不过曾、刘二人在1946年夏可能还只是普通朋友,因此对刘当时的情况不一定有深入了解。

文本里的秘密

俗话说,文如其人。我们不妨简单分析一下《记陆良县长熊从周》的文本内容和写作风格,以便探求作者“远思”背后的身影。

《记》文多处追述熊从周对时政的议论,几乎是对熊老口语的直接记录,说话者的语气神态跃然纸上。这些描写,非是与熊从周关系亲密且经常接触者不能为之,而刘与熊正是忘年交。

文章提到熊从周心向解放区,很想去那里“开开眼界”,若无可能突破国民党封锁线,就“坐起小汽车冲过去”,由此可见作者与熊从周曾经商议去解放区之事。曾紫霞在《刘国鋕》中说,在熊从周去世之后,刘国鋕非常后悔没有将老先生送往解放区后再撤离陆良。

文章还提到一个细节,熊从周两袖清风,想购置一台收音机却囊中羞涩。据熊翔回忆,他和刘国鋕曾经利用一台收音机收听中共的消息。“远思”既然在文中提到收音机,很可能参与了当时的收听工作。

文章特别提到熊从周去世在李公朴被害的第三天、闻一多被害的前一天,可见作者对李、闻被害案非常关注。不仅如此,文中提到“(熊从周)不像李、闻二先生那样名驰中外,所以,这件暗害案没有被广泛注意”,可见作者对于李、闻被害案被媒体广泛报道、而熊从周被害后没有引起公众和媒体的重视颇有感慨。李、闻在云南被害,刘国鋕虽然远在重庆,但一直积极参与追悼两人和声讨凶手的各种活动。既如此,若他果真向重庆乃至全国的读者介绍熊从周,那么,把李、闻事件与熊被害联系起来,也是很自然的。

语言风格是作者的个性标记。刘以治曾说:“鋕叔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口才极好。”虽然,《记陆良县長熊从周》与刘国鋕撰写的《略论闻一多先生》文体不同,一篇是记叙文,一篇是议论文,但在语言表达上都是汪洋恣肆、文辞丰赡,极富思辨色彩。善于思辨,大概与刘国鋕喜欢研读历史和哲学书籍有关。这种风格,在刘国鋕给家人的信中也有所体现。当然,两篇文章在遣词造句方面还是有差别的。《略》是议论文,用词和句式更加现代,或因追思的对象是留学美国的大学教授、现代诗人,其写作形式偏于欧化。《记》是记叙文,文中使用了较多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由于所记主人公是经历辛亥革命的老人,想必用词古雅,与老人的身份更为契合。

总的来说,在笔者看来,《记陆良县长熊从周》与刘国鋕在陆良和重庆的经历有着众多关联,写作风格亦与刘国鋕的个人气质较为契合,因此,“远思”就是刘国鋕的可能性比较大。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曾在陆良中学工作过的青年教师绝大多数已不在人世,“远思”到底是不是刘国鋕,已经成为一个难解的谜。这个谜底只能等待更多史料被挖掘出来才能解开,也许永远解不开了。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编辑/韩西芹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县长中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李县长和狗
《新华日报》首报 “敢死队”英勇事迹
左中右三报抗战时期想象的共同体建构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县长的亲戚
陪县长喝酒
陪县长喝酒
添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