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禄
摘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21世纪的德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结合班主任工作,谈谈如何让爱充满智慧,从而更好的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格尊严;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18-01
“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展开工作。强调对人性的理解,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而理解人,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教育人。
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21世纪的德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爱是教育的根本,智慧的爱是教育的关键。只有在在帮助别人时,如果能够智慧地给予,智慧地关爱,保护受助者的人格尊严,引导她自己从困境中走出来,让她在身体乃至心灵上毫发无伤,是我们教育者的,特别是班主任的重要责任。
1.立足“以人为本”,用智慧去看待学生差异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举过这样一个教育案例,“让所有刚入学的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5桶水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能提20多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多桶,那么,就会损害他的力气,明天想干都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这个教育案例,启示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在班集体的共同学习生活中,由于学生的性别、性格、爱好和心理等因素的差异,他们的需要也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男学生具有較强烈的竞争心理和参与意识;女学生更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但自尊心较强;取得进步的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遇到挫折困难的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安慰和帮助……面对学生的差异,需要班主任以人为本,深入调查了解,善于体察,认真分析学生各种差异和需求。我们要用智慧去对待差异,因材施教,才可能让爱心倾注每个学生,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
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也有过相关案例。班级中有一位宋某某的同学家境比较困难,但该生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我经过初步观察,就有了“穷切益坚”的好感。于是当学校困难补助申请工作启动之时,我萌发了想帮助她的想法。但是当递交申请的活动截止后,我未发现该生的贫困补助申请时,有些疑惑,但我坚持立足“以人为本“,用智慧去看待学生差异,选择了首先尊重学生的意愿,没有强迫他申请补助。
2.实践“以人为本”,用智慧走进学生心灵
教育需要智慧。教育的智慧实际上是教师的智慧,教师智慧来自反思与学习。教师应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常怀空杯心态,不断充电,更新育人理念,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研究学生,读懂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其所思所想,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苏霍林斯基也曾经有过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老师的加倍呵护,这种呵护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践。
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理性对待学生的需求。对学生合理的需要,应尽可能予以适当的满足;对那些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暂时难以满足的需要,班主任应善于做好心灵的沟通,实事求是地向他们说明原因,讲清道理,表示对他们的关心,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
同时,学生情感需要的满足是推动其进步的基本动力源泉,它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就会感到自身的价值。学生人格得到尊重时,就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
例如,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宋某某同学的父亲又打来一个求助电话,我对她的家庭有了进一步了解,并为这个家庭的境遇深感忧虑。我抱着一个“以人为本”的思想,选择了让同学们一起来帮助她。但是,事与愿违,当我满心欢喜地把同学们募捐的费用转交给宋某某同学时,被她断然拒绝了。此时,我无奈之余,更多是反思。最终,我选择了尊重和走进他的心灵。我没有以爱之名,绑架学生,这样会给她带来二次伤害。
我积极的反思和学习,并从二战期间一位德国老师智慧助人的故事受到启发,逐渐开始让这位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为班上服务,从“信使”,到“创收达人”,她干得不亦乐乎,最后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资助愿望,并且进行了感恩教育,让她在将来传递善行。
一个教师值得荣耀的是才能,而比才能更值得珍视的是懂得“以人为本”的智慧地施爱。智慧地施爱就像一缕春风,唤醒人、打动人,从而收获一种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思想的交融。如此,我们的教育才会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参考文献:
[1] 陶妙如.让爱智慧[J].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
[2] 陈玉琨.培育美好人性[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3] 莫雷.教育心理学[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