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思考

2017-07-28 20:15陈月玉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管理理念教学管理新课标

陈月玉

摘要:改变旧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新的能符合新课程要求,引导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有助于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教学管理体系并注重三个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管理;管理理念;思考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08-01

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迫使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去思考新的教学管理。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品质,迎接21世紀的快速变迁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基础教育正盛行着风行全球的教育改革。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如何引导广大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接受新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要求、新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已成为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新的能符合新课程要求,引导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有助于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教学管理体系。因而,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学校管理体系,要注重思考以下方面的问题。

1.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管理理念

"新课标"体系是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则是以"分"为本,盛行应试教育,盛行分数管理。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以及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成绩好与坏的重要指标。分数成了"促进教师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并进而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可怕的魔杖"。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评价盛行分数主义,结果见分不见人,重分不重人。分数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工作被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利益驱动代替了事业追求,学校的教学管理措施也只是为了追求高分。这种情况下教育管理忽略了"学生才是教育中的主体"、"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宗旨。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必须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管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观念,要一切以学习的主体——学生为中心,从教师为主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而教学,一切教学都要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2.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揭示了作为教育应满足学生未来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这给管理者提出了在管理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新的要求。教学活动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智力、思维能力上都有独特的差异,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都不同。而传统的教学往往采用"初步了解"、"理解"、"运用"等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讲得多,竭力讲深讲透,将整理好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这样只注重学生知识结果的掌握,而忽略了主体的差异。最后则以"分数"论学生的发展情况。

3.正确理解"双基"与"素质"的辩证关系,充分提高学生能力

传统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因此"新课标"要求改变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新课标"的这一要求,并没有否认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学生的一般能力应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和技能去提高创新能力,舍去这个基础是舍本逐末,就会导致攻克一点不记其余,前功尽弃。例如,在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中,若没有最起码的数学基础知识,哪能谈得上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想象力。在语文课程中,如想让学生利用古诗进行想象思维,品味意境,联想想象,但学生基础差,连诗句都读不懂,哪里能品味其意境?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双基"教育是真正的基础,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能去改掉"双基"。那么在形成和建立"新课标"下的学校教学管理体系时,要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探究和借鉴,把握好"双基"与提高素质的关系,避免陷入"重教师导引,轻学生主体"、"重创新能力,轻一般基础"、"重创新结果,轻创新过程"的误区。

4.建立教师与学生持续发展的机制,使管理得到质的飞跃

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与评价,评定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导向、激励和控制作用。对学生的评价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出新的动力。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管理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以给工作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样,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的管理境界。

猜你喜欢
管理理念教学管理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理念探析
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管理理念创新
新形势下企业的管理理念探究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