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探析

2017-07-28 13:50李建德
观察与思考 2017年2期
关键词:理政治国实事求是

李建德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探析

李建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立足于新的时代高度和宽广的理论视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谋划全局、把握发展机遇、推进全面改革和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实事求是、全面协调、人民立场、实干第一、历史担当、底线思维的世界观方法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具体运用,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 治国理政 世界观 方法论

作者李建德,男,西安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71006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智慧,提出了一系列接地气、听民声、顺历史、得民心、推进步、扬国威的重大举措,党员干部队伍风清气正,人民群众万众一心,赢得了国内外普遍赞誉。这一切都得益于他治国理政的世界观方法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长期形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新的具体体现。

一、实事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唯物论精髓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推动我们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理论法宝,也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唯物论底蕴。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主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建立科学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起点。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①《习近平中央党校十九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版,第276页。这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个精辟论断。习近平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彰显了毛泽东思想的真谛,是兴党兴国的一个重要指针。

习近平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指导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基本遵循。习近平同志提出关于实事求是的“四个坚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①《习近平中央党校十九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版,第276页。这“四个坚持”,逻辑清晰并体系完整,是对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进一步系统化和升华,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习近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得出了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的准确判断。早在2014年7月当年上半年经济统计数据发布不久,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指出:“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③《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人民日报》2014年7月30日。10月,在他主持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发表的公报中也指出:“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习近平同志之所以如此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这种实事求是的品格和态度,就是他的唯物论底蕴。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外部世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人们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和成功的实践,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和发展情况来理解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握改革脉搏,把握内在规律,特别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全面协调: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辩证法智慧

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面临的时代性课题,是如何在破解难题、建构秩序、推进中国整体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有效破解这一时代性课题,需要确立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这种哲学思维方式,在习近平同志那里,可简要概括为全面协调的“辩证法智慧”。习近平同志指出:“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⑤习近平: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人民日报》2015年1月24日。这一重要论述,清楚地阐明了辩证思维能力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坚持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我们观察形势、分析事物、制定政策、解决问题,都要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处处体现了“两点论”的辩证法智慧。

勇于承认矛盾和问题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破解矛盾和问题需要辨证的方法和智慧。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辩证智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问题意识。问题就是矛盾,问题方法就是矛盾方法。问题意识对于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马克思高度重视“问题”对于把握时代特征的重要性。他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在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决不能遮蔽问题、回避问题,而应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改革充满动力和活力。他要求把情况搞清楚,立足国情和民情去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就能够符合实际。“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二是全面意识。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思维睿智、方法科学,准确判断党和国家建设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深刻分析矛盾形成的原因、问题产生的根源,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突出重点、扼住关键、把握枢纽、守住底线,十个指头弹钢琴,牵住“牛鼻子”谋发展,辩证处理好各种关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多个角度想事情。避免“盲人摸象”,读懂复杂中国,把握改革大势。比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思想,既强调了实现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的全面性,又着重突出了治国理政全面的思想;比如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提出要讲辩证法、两点论。再比如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问题上,他提出“两个不能否定”:“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3、258、102、171页。等等。三是协调意识。治国理政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于一体的完整现象。简单说,就是大局观和协调意识,形象说就如杂技师同时转十几只盘子,左右开弓、运转自如。改革之广阔宏大,唯有整体考量才能驾驭全局,改革之关联耦合,唯有统筹协调才能协同推进。他多次强调改革的关联性,要求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注重推进“四个全面”的协调发展。

“和而不同”是习近平同志对辩证法智慧的创新运用。突出强调矛盾诸方面的统一,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矛盾诸方面的对立。如果事物之间没有对立,只有统一,那么,就变成万物一体,矛盾也就不存在了。习近平同志指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3、258、102、171页。。关于中国的情况,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从东部到西部,从地方到中央,各地各层级方方面面的差异太大了”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3、258、102、171页。;关于世界的情况,习近平同志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3、258、102、171页。需要说明的是,世界上一些极端的情况需要引起特别的关注和警惕。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国内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一定会寸步难行。习近平同志说:“这个世界,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2、4、68、68页。总起来说,我们需要既把握矛盾诸方的统一,又重视矛盾诸方的对立,促使中国乃至世界既和平安宁,又丰富多彩。

三、人民立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情怀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指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②《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这一表述在我们党奋斗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中是第一次出现的,它清晰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本意和初衷,鲜明表达了他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充满豪情地再现了他的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情怀。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真正主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人民”、“群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这充分体现了他浓浓的人民情怀。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见中外记者的时候,习近平同志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2、4、68、68页。这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践这一承诺的一个重大举措。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表明,他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他坚持的是群众史观,这就是他的历史观底蕴。

坚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治国理政最根本的方法论。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2、4、68、68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我们党产生和形成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厚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并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深化改革,依然离不开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⑤《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2、4、68、68页。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只要我们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执政为了谁?执政依靠谁?这是摆在执政者面前一个“置顶位置”的头号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的历史作用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实现。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中的基本构成部分,是社会历史发展最主要的承担者,一切社会过程的进行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一切社会变革也最终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习近平同志在阐述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0页。在谈及全面深化改革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执政依靠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观点。如他在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强调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最伟大的,人民群众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人民才是执政兴国的根本依靠力量。

四、实干第一: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认识论品格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说明世界,更为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而要改造世界,没有一种真抓实干的革命精神是不行的。95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伟大的成就、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各族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并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和物质力量。一句话,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

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古今中外历史经验的总结。习近平同志对此高度重视。2011年和2012年,他先后在中央党校发表《关键在于落实》、《谈谈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篇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真抓实干的极端重要性和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更是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他勉励广大青年,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实干第一的重要体现,即“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刚性执行力的新气象”。习近平同志引用马克思的名言特别强调,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他在强调落实的执行力问题时明确指出:一定要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钉钉子”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或战略定力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是习近平同志在强调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说的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一分部署”,说的是宏伟蓝图与具体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是一份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总体部署。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蓝图有了,现在的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②习近平:《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8日。要把“一分部署”“变为现实”,最重要的就是“九分落实”,即付诸实践行动。如果没有“九分落实”,“一分部署”再宏伟、再激动人心,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五、历史担当: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神魄力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使命在召唤。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肩上。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①《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这就鲜明而有力量地告诉我们,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有大担当和大勇气,自觉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光荣而神圣的责任。他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②《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铿锵有力、志存高远,有底气、有志气、有骨气,有定力、有气力、有魄力,全党为之振奋,人民为之振奋,民族为之振奋。

整理行装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具有许多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同志号召全党在回顾历史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面向未来中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清晰展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继续前进的自觉,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习近平同志指出:“95年前,中国人民对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渴望是多么强烈,但前途又是多么渺茫。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③《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④《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历史担当彰显永不褪色的政治品格。每个时代都有必须回答的命题,每代共产党人都应写下无愧于人民的答案。中国共产党始终循着“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轨迹和现实逻辑前行。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不会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实现的,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此长彼消的力量博弈、深刻变动的社会结构、尖锐激烈的观念碰撞,民族伟大复兴面临一系列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中,联系5000年中华文明史来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500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联系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奋斗史来阐明中国的复兴之路,联系95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来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联系“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来展望我们党的光明前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开拓。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党中央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开辟了中国道路的新境界。

历史担当承载着继往开来的坦荡胸怀。马克思指出: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5页。1939年7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马列学院讲演时曾讲到:“我们共产党员,是近代历史上最先进的革命者,是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现代担当者和推动者。”回顾党在各个时期的奋斗历程,之所以能知难而进、百折不回,不断开创胜利局面、不断推动事业发展,一个重要的历史逻辑就在于共产党人把挽救民族、振兴国家的历史重任融进了血脉骨髓,并为之奋斗终生。据统计,仅从1921年7月1日到1949年10月1日,牺牲的共产党员中有名可查的就有370万之多,平均每天牺牲370人以上。大事难事看担当。如今,中国正站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未来5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5000万以上,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这是时代交给中国共产党的新考题,也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要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党员干部只有把个人命运和党的命运紧密相连,以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的态度负起责来,始终把心力用在事关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中心工作上,把眼光聚焦在攻坚难啃的“硬骨头”问题上,把功夫下在具体工作任务的落实上,方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托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体怀着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更高地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凝聚13亿多人民同心筑梦、实干圆梦的磅礴力量。

历史担当激发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体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出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体现出胸怀天下、忧国忧党的精神,体现出强国富民、努力复兴的使命感。习近平同志将中华文明中的忧患意识融入了历史担当,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从安身立命的高度重视忧患意识,将“忧道不忧贫”当作做人和为官的准则,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二是把忧患联系于对历史规律性的认识,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法,要求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三是倡导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任劳任怨;四是将忧患与勤俭和勤政相联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国”的宝贵经验教训。今天的中国,正处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中,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历史担当是我们党的优秀执政品格。思想政治领域风云激荡,没有自觉的政治担当,如何能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转型期中国矛盾不断积累叠加,没有自觉的社会担当,如何能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险推动改革大业?精神文化阵地百舸争流,没有自觉的文化担当,如何能凝聚社会共识、重振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人民在期待着我们,历史在期待着我们,世界在期待着我们。”走过近百年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带领人民在复兴之路上砥砺前行。

六、底线思维: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清晰眼光

“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底线思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治国理政的方法论。底线思维的实质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就能做到认真评估决策处事的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从而处变不惊、守住最后防线。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其中就蕴含着底线思维。所谓“预”,就是预知、预见、预防、预备。所谓“立”,就是立住、站起、成功、胜利。意思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知道事情的可能发展前景,预先看到事情发展可能遇到的困难,预先防止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预先为争取事情最好发展结果而做好各方面准备。底线是指不可逾越的红线、警戒线、限制范围、约束框架。底线一旦被突破,就会出现行为主体无法接受的坏结果,甚至导致彻底失败。所以,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底线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临界值,一旦量变突破底线,即达到质变的关节点,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底线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技巧,在近些年的许多国家公共事务管理及社会风险控制领域中颇为风行,也受到我国经济社会管理研究学者及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应用。中国共产党人历来讲“两分法”,其中就包含有困难与顺利、胜利与失败等思考和判断方法。最著名的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会前的总结讲话,满怀胜利信心,同时又不讳言失败危险,一口气说了十七条困难,而对有利因素或光明方面仅仅说了八条,带有很鲜明的防患于未然的思维特点。结果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随后约四年时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胜利。

底线思维方法最大特点是着眼于负面后果,筑好防范体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如何管控风险、守住底线,是决定各项工作成败的前提。在这样的情况下,清醒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自当显得十分重要。在谈到经济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因此,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①《中央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7日。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保持定力、改革创新、结构升级,努力使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不超出上限;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为促就业、惠民生提供坚实支撑,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黄建安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实事求是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定乾坤
신시대
韩新政府成立百日:文在寅谈治国理政重要目标
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演变和科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