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
Wow信号来自宇宙何方?
1977 年 8 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射电天文台采集到了一段来自人马座方向的强无线电信号,被称为Wow信号。随着来自地球的干扰被排除,行星、小行星也被筛查了一遍,但Wow信号来源一直存疑。几乎 40 年后,天文学家提出一种新的假说,认为信号源可能是彗星。信号最有可能源自 1420 MHz 频段(氢电磁频率),而彗星携带的氢元素可以产生这种频率,然后“信号”又随着彗星的移动而消失。2006年发现的两颗彗星当时就穿越过Wow信号被探测到的那片区域。
超级光学望远镜开建
欧洲极大望远镜(E-ELT)近日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开建,其主镜直径可达39米,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陆基光学望远镜。这个超级光学/近红外望远镜将安装在直径85米的巨大旋转穹顶上,光学系统由5个镜面组成,先进的自适应系统能减少大气湍流的影响,大幅提高图像的光学质量。建成之后的E-ELT将彻底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理解,将着力解决各种科学挑战,如探测类地行星、寻找生命迹象、研究超大质量黑洞、破解暗物质和暗能量之谜……
3D打印火箭上天了
世界首枚3D打印火箭近日在新西兰升空。这个名为“电子”的小型火箭由电池驱动,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几乎都是3D打印制造的。火箭高17米,直径1.2米,最大承载量为150千克,发射升空的速度每小时超过2.7万千米。这枚二级火箭成功完成了第一级的分离和第二级的驱动,但没有如愿进入50万米高空的近地轨道。不过接下来还会有两次试射计划,随后启动的商业发射。这种火箭制造成本低、发射周期短、发射费用低。
蓝鲸为何如此庞大?
蓝鲸是已知地球上生存过的体型最大的脊椎动物。然而,蓝鲸不是一直如此庞大,只是在最近一个冰河时期过后,通过“跳跃式进化”成为庞然大物,为的是吃到更多的磷虾。生物学家研究3000多万年来鲸鱼体型的演变,发现在200万~300万年前,鲸鱼家族的几个分支才出现了大型种类。在这个时期,北半球冰盖面积扩张,可能改变了鲸鱼食物在海洋中的分布方式,让体型庞大的鲸鱼有更大优势。在冰盖开始覆盖北半球之前,鲸鱼的食物资源相当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海洋中。但是,当冰河作用开始发挥影响时,随着冰盖面积的扩大,一年中的某些时候营养物质会集中于沿海水域,导致鲸鱼食物季节性供应。在这个过渡时期,能从海水中过滤磷虾等小型猎物的须鲸,很好地利用了这些密集的食物。须鲸是须鲸类动物总称,包括蓝鲸、长须鲸、座头鲸、露脊鲸、灰鲸等。
LIGO第三次测到引力波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科学家团队称,他们第三次探测到了引力波。此次探测结果不仅再次验证了广义相对论,也为了解双黑洞系统的成因提供了线索。此次探测到引力波的时间是2017年1月4日。与前两次一样,GW170104依然由两个黑洞并合产生,并合后的黑洞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49倍(前两次并合黑洞质量分别为太阳质量的62倍和21倍),进一步证实了大于20个太阳质量的恒星黑洞的存在。但相比前两次,此次探测到的黑洞距离地球更远,大约30亿光年(前两次分别为13亿光年和14亿光年)。该探测结果表明,LIGO已成為一个用于揭示宇宙秘密的强大工具,除探测黑洞并合事件外,科学家还希望通过LIGO尽快观测到其他类型的天体物理事件,例如两个中子星的强烈碰撞。
火烈鸟为何单腿站立睡觉?
火烈鸟为什么单腿站立睡觉?有人猜测火烈鸟这么做也许是在寒冷的水中调节体温,或是一种伪装,使自己看上去就像芦苇或草叶,还有人则假设火烈鸟这样做是为了缓解疲劳。美国科学家从生物力学进行分析,发现这个站姿不需要任何肌肉运动,所以腿部长时间不会疲劳。这种“机制”可以应用于机器人和假肢,使其更自然和更有效地保持平衡。
“暴脾气”的木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通过分析“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在第一次飞掠期间收集的所有数据,报告了首批对木星的最新探测成果。研究成果显示,木星上的风暴比人们此前的认知更加剧烈,木星的磁场也比人们的预期更加强烈。在木星的两极存在数十个直径数百千米的气旋,还有绵延数千千米、无法识别的天气系统;而木星的氨云渗透到了距离木星云层顶端大约几百千米的深处;木星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的10倍,比此前的预期高出近50%。2016年8月27日,NASA发射的“朱诺”号探测器经5年长途跋涉到达木星云层上方4200千米处,以20.8万千米/小时的速度绕行,使人类首次有机会以近距离观察这颗体积为地球1300倍的气态行星。
向日葵的基因组测定了
法国研究人员通过测定和分析获得了高质量的向日葵参考基因组,有助于人们利用遗传多样性改善向日葵的抗逆性和产油量。向日葵是一种全球性的油料作物,能在包括干旱在内的各种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的产量。同时,向日葵基因组将可以成为菊科植物的模式基因组。菊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科,共有24000种植物,其中包括多种作物、药用植物、园艺作物和有害杂草等,向日葵基因组序列能够为了解整个菊科家族提供一个非常有用的模版。
酷似大蜘蛛的软体机器人
美国一个科研团队制造了世界首个“软体”机器人,它看起来像是一只大蜘蛛,能够像昆虫一样行走。该软体机器人的四条腿由3D打印而成。由于没有采用硬质的金属材料,所以在和人进行交互的时候并不会产生安全威胁。但是在柔性腿部融入了一些刚性的材料,使其能够驾驭复杂的地形。该机器人未来能够用于调查恶劣环境,地震抢险、道路救援,寻找失踪人员等情况。
【责任编辑】赵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