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2017-07-26 16:32王祖来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素养

新一轮语文课改又开始了,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应放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我认为所谓“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它是具有生长力的素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要牢牢抓紧阅读教学的根基,尤其是课外阅读的延伸。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是语文课堂阅读的延伸与扩展,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能改变学生的认知,能让新知识进入学生的领域,让学生的成长充满活力。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间接地走向社会、贴近生活、走进自然、探究奥秘的自主学习,从中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因此,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突破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加速器”。

但笔者从从教十几年的经历来看,认为延伸到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髙耗低能”、“广种薄收”等问题仍令人担忧不已。《语文新课标》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阅读作了如下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趣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特别强调九年的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习惯。可是,事实上语文课外阅读的异化和错位现象非常严重,学生的阅读水平得不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谈不上得到提升。

一、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错位分析

1.教学原因。阅读不以文本为重,过于强调能力的训练,不读名著经典,过于集中在教材课本上,应试教育阴影笼罩下的“庖丁解牛”式的阅读教学仍在课堂操作,割裂文本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而对文句涉及的某些技能知识放大并强化。由于这种变味的品读,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学生的视野往往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而不关注文本所具有美的情境性。长此以往,功利性、负担式的阅读代替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观念陈旧。教师和家长都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些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没有跟上,没有心思指导学生阅读;家长也是如此,看重的只是分数,短时效率,孰不知课外阅读的漫长性、有益性。学生呢,也由于升学压力,不敢多看课外书;面对书山文海,也不想静心翻阅;面对“快餐文学”和电视网络,更不愿多停留在名著经典上。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可见读书,读好书是多么的重要。

3.客观原因。学生没有可以阅读的书籍。学生书包里只有教材和辅导书,很少有有益的、有用的课外书;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只是一个空架子,或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根本不向学生开放。没有书籍来源,学生也就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前像笔者一代那样上课偷看小说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

二、学生课外阅读错位异化的解决途径

1.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与配合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把學生课外阅读当作学校的一个重点工作来抓;其他学科的教师不要只关心自己所教学科的分数,要知道,语文阅读是有丰厚的回报的,我们帮助学生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也许某一天它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我们借建设“书香校园”之际,开展了“毅力杯”365天坚持的读书活动。提倡、鼓励全校师生参与读书活动,教师要引领学生阅读,参与读书竞赛的师生每天坚持半小时,每天一篇读书笔记,每年坚持365天。到第100天、200天、365天的时候,学校组织人员分别检查一次,对认真完成读书笔记的师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师生阅读活动的正常开展,特别是为学生的阅读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2.“阅读存折”记录学生读书活动

阅读方面,我校语文教师精心设计了“阅读银行存折”,通过“阅读存折”来储存学生美好的初中读书生活,让读书成为他们快乐的事。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由语文教师推荐经典好书,教师或家长帮助学生找到要读书籍;其次,学生读完一本书,由教师或家长检查评价并签名;第三,每本书有几页,读者就可得到几个点数;第四,学生每集满1000个点数就上升一个等级;第五,学期结束,各年级各班进行评比奖励,分别评选出班级和校级“读书之星”。虽然,“阅读存折”读书活动在开始之初有些难度,但只要坚持下去,一个月、一学期、一学年……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会养成一个读书的好习惯,学生读的课外书也会越来越多。

3.指导和监督学生做好“三个一工程”

喜爱一本好杂志,语文教师给学生推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人文性较强的杂志作文日常读物,并开展读评讲演活动;欣赏一个喜欢的作家,买一些或借一些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潜心阅读,语文教师引导,加深对此作家的感情,并写出自己的体会;成立一个快乐的“图书角”,利用学生藏书,成立班级图书角,组建读书互助小组,在班级中开展合作性阅读。每位学生每月向班级图书角提供一册图书。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每隔一两个月更换一次,这样就解决了阅读图书少的难题。我们可以在班级设计几个小小“讨论角”,让同学们进行讨论,以增强读书氛围。

三、学生课外阅读取得不少有益的成果和经验

1.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了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课外书成为学生学习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据调查,许多学生都喜欢购买或者借阅《读者》、《青年文摘》、《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在调查中有50℅的学生去书店看过《读者》,有30℅的学生都定了《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不少学生还有各种杂志。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经过一两年的培养,学生基本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为学生重视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完成了阅读积累,开阔了社会视野。

阅读活动一年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总量达到了近160万字,有60℅的学生阅读量能达到120万字,20℅的学生至少也达到100万字以上。面对如此大量的阅读要求多数学生基本上持赞成态度,只是少数学生认为阅读量过大。更为可喜的是随着读书笔记的带动,许多学生都坚持做阅读笔记,大多数学生一年至少都有2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最多的学生摘抄了近5万字,完成了学生最原始的语文积累,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活水源头。

3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了人生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可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形成和发展。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星球有两样东西让我们内心感到震颤,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阅读,会让崇高的感恩情绪、自强信念、博爱情怀等润泽心田,照亮人们的灵魂。

记得卡尔·威特说过这样一段话:“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动的收获;播上行动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那么,精心地在学生的心田播上阅读的种子,就一定会绽放灿烂的语文之花。

总之,在课外阅读的诸多方面,我们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探究阅读,不断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转化,提高阅读水平,促进自我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阅读的更高境界。

王祖来,浙江浦江县白马初中教师。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我爱读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