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唱一回主角

2017-07-25 06:59吴秀娟
湖南教育·中 2017年7期
关键词:浏阳市工作日陪伴

吴秀娟

“家长从来都不是教育的旁观者。陪伴是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让我们和孩子一路同行,一起成长。”4月16日~17日,浏阳市一中艺术学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110位家长受邀走进校园,参与主题班会,巡查早晚自习,体验食堂生活,登上讲台传经布道,重温早已远去的校园生活。与昔日求学时光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摇身一变,以家长的身份在学校唱了一回主角。

敞开门,将家长请进来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家长从来都是学校发展的‘同盟军,他们是学生成长的见证者与陪伴者,也为我们办学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为教育提供新的思考。”谈及开展家长工作日活动的初衷,校长罗中平说,将教育教学的日常原生态地呈现在家长面前,就是请家长来当“啄木鸟”,为学校“把脉问诊”,进而更好地守护学生的生命成长。

其实,早在2010年10月,浏阳市一中便拉开了“家长工作日”活动的序幕,也自此播下了家校合作、共同育人的精神火种。作为浏阳市一中教育集团的一分子,浏阳市一中艺术学校义不容辞地接过了这一“接力棒”,一批批家长来到这里,以全新的视角深入学生课堂,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环节,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每位来校“工作”的家长,都会领到一个“工作证”和一份《活动指南》。“戴上这个工作证,我就不仅仅是家长,更是学校的主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与我息息相关,心中更多了一份责任感。”“我们不单单要带着眼睛去观察,更要用心去体会……”对于很多家长而言,这张手掌大小的工作证,总有着一份特别的意义。《活动指南》详尽地列出了这两天的活动内容,听课、检查早晚自习、查阅教师备课及作业批改情况、和学生一起进餐、参加主题班会、观摩学生的作品展……

“此前,虽然对学校的工作流程也有个大致的了解,但总有些‘走马观花的感觉。这次,学校邀请我们走进校园,更多地是‘下马看花。”这不,学生家长戴玲在4月17日起了个大早,她要赶在6点半前到校,巡查学生起床和早自习的情况。

早自习铃响,戴玲一进教室,就发现孩子们已拿出课本,开始了一日晨诵。琅琅书声中,戴玲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求学时代。只是,这一次,从家长的视角出发,身份的转换让她感觉到主角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当老师有太多的艰辛和不易。

“来不及吃早饭,我就匆匆赶到学校,直奔寝室,逐个查看学生是不是都按时起床洗漱;接着,又忙不迭地赶往教室,巡查学生的早自习……脚上仿佛自带‘陀螺,三步并作两步,难有片刻的停歇。”戴玲说,“我这还只是一天,就忙得有些晕头转向。老师们可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个中辛苦可想而知。”

其实,参加这次“家长工作日”活动,戴玲是带着“问题”来的———孩子在学校学习情况如何?饮食起居是否适应?自己家庭教育的方法是否科学?别的家长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家长该怎样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在这里,她心中的疑惑慢慢地变得明晰起来,或者说,在家庭教育这条路上找到了更多的同行者。

“我们强调的是开放,360度全方位向家长呈现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在学校党总支书记罗世良的理解中,“家长工作日”不能简单地与“家长开放日”划上等号,它不是把家长请来蜻蜓点水般地随意走走看看,而是邀请家长全程参与、深度体验、积极反馈,让家长做一回学校的“主人”,让家校合作真正地落到实处。

你知道哪些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心肺复苏的“标准动作”,你掌握了么?正处于青春期的你们,该注意哪些营养补给呢?……自2016年以来,“家长工作日”增设“家长课堂”环节,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家长走进了课堂,结合自身的从业经验,领着孩子们走进不一样的课堂。从交通法规、金融理财到医疗保健,家长们各显身手,将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这是与教学课堂不一样的,内容丰富且生动的另一个课堂。

在全方位体验学校生活后,家长们依据自身的观察与体验,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小到食堂地面是否需要添置防滑设施等生活细节,大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家长们写下了自己的心声,也写下了对学校满满的期许。“家长们的每一条建议,我们都照单全收;經学校行政集体研讨后,一定逐一回复、整改,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罗世良说。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工作日”并没有以此宣告结束,每位家长还领回了一份特别的“作业”。原来,学校继家长参观、体验活动之后,还开展了以《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责任》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与其说是征文,不如说是给家长一个反观自身的机会,记录下与孩子相处的点滴,笔触所及,更多的是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回望。

教育,从家庭开始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开孩子心门的这把锁,家长们可要多配几把钥匙哦!陪伴便是第一把钥匙,它是一种心灵的陪伴,绝不能三心二意。”4月16日晚,学生家长钟斌在《家长论坛》上分享着自己的“育儿经”。

讲座开始前,趁着晚饭后的空档,钟斌和儿子钟迪然并肩在校园里散步。暮色西沉,眼前是孩子们在球场上尽情奔跑的身影,父子俩天南海北地聊着天。不经意间,儿子将手搭在父亲的肩头,父亲的心里生发出一种莫名的温暖与感动。“虽说我们是父子俩,其实生活中更像是无话不谈的兄弟。”钟斌的言语中透着几分动情。

早在几年前,忙于工作的钟斌曾一度缺席孩子的成长,一年的时间里有大半年奔波在外。“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有‘有效期,孩子是老天爷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时候,他就把这份礼物收回了……”闲暇时分,翻看龙应台的文字,钟斌的心猛然为之一震———原来,陪伴才是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后来的日子里,用心陪伴成为这位父亲每日的“必修课”。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成绩单,他享受着这份简单的快乐;而他自己,应酬少了,生活更规律了,与孩子亲子共读的过程也是精神生命不断丰盈的过程……这些父子间相互陪伴的时光,引导着他向一种朴素的生活回归。

猜你喜欢
浏阳市工作日陪伴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周波
“陪伴”等十二则
浏阳市部署智慧教育工作
浏阳市召开网络联校工作部署会
浏阳市与株洲茶陵县交流教育信息化工作
陪伴
对于马克思关于工作日的思考
关于休闲的量的问题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