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寿

2017-07-25 20:03李平华
黄埔 2017年4期
关键词:粤北童子军日军

李平华

2013年9月21日,看到“抗战活化石”113岁的远征军抗战老兵付心德去世的消息,我感到了一丝惊讶:老兵一辈子受尽了苦难,很长一段时间缺乏营养、缺乏保健,却能够如此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得享长寿,这难道仅仅是基因的缘故吗?

打这以后,我就越发关心抗战老兵这个群体。在这期间,虽然老兵们不断地凋零、归队,但从与他们的接触中,我发现很多老兵都是长寿的。尽管他们受尽磨难,但上天却给了他们长寿。这说明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几位抗战老兵。我见到了桂林七星岩“八百壮士”幸存者,96岁的黄海潮老爷子,他的那句“面对死亡,没有一个中国军人投降”不断在我耳边回响。我见到了91岁的桂林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黎克忠,他说:“黄埔军校是我一生的骄傲。”我见到了1923年出生,黄埔18期,与日军在湖北宜昌对峙长达两年的郑立志,他掷地有声的话语言犹在耳:“日本鬼子再敢侵略我们,叫他有来无回!”

这些老兵善良淳朴、爱国爱民,心中充满正义感,这也许说明做善事、积累德行是他们长寿的根本原因。

黎德,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负伤失去下颚,没有牙齿不能咀嚼的人,70年来靠吃稀饭生活,如今活过了100岁,身体依然很好。按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他能够如此长寿也正是“仁者寿”了。

3月8日,是黎德老人的100岁生日,让我们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也让我们再次走近他,走进那场战争,走进那难忘的岁月,走进黎德老人的一生,探索他“仁者寿”的真正原因。

苦难的出身

黎德1917年3月8日出生于广西桂林市丽泽门附近一户贫苦家庭。父亲黎得标(燕林馆厨师),母亲李君兰(家庭妇女),兄弟姊妹三人:大哥黎树芬、二哥黎树芳、姐姐黎树英。

1920年,黎德3岁,父亲因病去世,两位兄长离家当兵(大哥病逝于解放后、二哥当兵以后再无音讯)。当时,军阀割据,社会动荡,黎德一家日子也十分的艰难。

黎德9岁时,因生活所迫,被卖到荔浦屈谦泰糕饼铺当学徒。在那里一干就是5年。作为童工他倍受虐待,实在无法忍受那种非人的折磨和劳作。他意识到,不能这样长期寄身于他人屋檐之下,必须寻找自己的出路。于是,14岁的黎德只身一人逃往柳州,在那里,他参加了童子军第4军,并在该军所在地(柳州图书馆)学习。

报国从军

中国童子军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童子军于1912年2月25日由严家麟创始于武昌文华书院,其后流播渐远,为各地所仿效。严家麟认为“救中国非武力不可,而没有道德、知识及健全体格之国民,就不会有一个好军队”。基于此,他组织了许多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童子军的创办,就是其中的一项。

民国时期的童子军教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各地自主创办时期(1912—1926年);(二)中国国民党领导时期(1926-1934年);(三)中国童子军总会领导时期(1935-1949年)。中国童子军大体上可分为幼童军(一般为8岁—11岁)、童子军(一般为12岁—18岁)、青年童子军(18岁以上)三个部分。

黎德在柳州童子军受到了严格的训练,他告诉我们,童子军宗旨为“以发展儿童做事能力,养成良好习惯,使其人格高尚,常识丰富,体魄健全,成为智仁勇兼备之青年,以建设三民主义之国家,而臻世界于大同”。参加中国童子军的每一个人在入军前都要对着孙中山遗像进行宣誓。誓词如下:“某某誓遵奉总理遗教,恪守中国童子军之规律,终身奉行下列三事:第一,励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教训,为中华民国忠诚之国民。第二,随时随地扶助他人,服务公众。第三,力求自己智识、道德、体格之健全。”

黎德在童子军里接受了中级教育。童子军教育的课程分初级、中级、高级。初级课程有10项内容,包括党国旗、誓词、礼节、徽章、操法等。中级课程有14项内容,包括生火、露营、缝补、救护、侦察等。高级课程有15项内容,包括测量、制图、架桥、星象、游泳等。黎德在这里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又辗转到江西南昌河东会馆继续学习了半年,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掌握了各种军事常识以及生存基本技能的优秀士兵,为他日后成为优秀的基层指挥员创造了条件。

1932年,黎德由第4军保送至南京步兵学校接受了更高层次的训练。这一年,他15岁。在南京毕业以后,他被分配到西安的委员长行营在铁肩队当排长(铁肩队在西安事变后解散),主要任务是运送物资,当时进铁肩队的有70多位军官。

1934年,黎德在杭州防空学校学习训练2年。1936至1937年间,黄埔军校广州分校续招第14、15期生3000多人。1936年,黎德因成绩优秀,被保送至广州燕塘黄埔军校第四分校14期步科。

1938年,日军从广东淡水登陆,广州战役爆发,军校迁往德庆后,又迁往贵州独山。

1938年9月,黎德作为第14期甲级生毕业。此时的他21岁,已经是一个飒爽英姿,满腔热血,时刻准备为国牺牲的中国军人了。

黎德对他毕业时的情景记得很清楚,他说,全面抗战以前,蒋介石时常在下午开车到学校检查卫生军纪,有时在全体学员面前演讲,鼓舞大家的士气,全面抗战以后就很少来了。毕业典礼那天,蒋介石清晨5点多就在操场上等候。典礼上,蒋为每一位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是时,每一位学生三步上前立正,蒋对每一位学生都从头到脚审视。老人至今对校长的严正目光印象深刻。

军校毕业后,黎德被分配到63军154师460团2营9连任少尉排长。当时抵抗日军已刻不容缓,他一毕业就马上投入戰斗,而且是一场恶战。

1938年10月12日,4万日军在惠州大亚湾强行登陆,开始了对广东地区的陆上侵略,这标志着华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惠州、广州等地相继沦陷,日寇一路烧杀抢掠,沿途百姓水深火热。黎德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他说,1938年10月,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他所在部队奉命在淡水一带阻击敌人,这是一场恶战,他手下有3个班48人,牺牲了18人。那些都是自己亲如兄弟,朝夕相伴的战友啊!黎德说到此处,已经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据惠州历史档案记载,日军登陆大亚湾集结了海军两支舰队大小舰艇共30余艘,飞机60多架,共4万多人的兵力。10月12日凌晨,日军在强烈炮火的掩护下,从大亚湾的霞涌圩、岩前涌、盐灶背南岸、碧甲玻璃沙厂北面海岸等地登陆,开始了对广东地区的陆上侵略。此后10天,东江下游及广州地区大片国土相继沦陷。

浴血奋战

日军占领广州后,黎德所在部队顽强抵抗,掩护百姓撤离。在这过程中,黎德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掳掠种种罪行。他看到有些村庄被炮火烧成灰烬,到处是断垣残壁,生灵涂炭。这一切更激发了黎德和战友们抗日的决心和勇气。

第一次粤北战役。

1939年12月,第一次粤北战役爆发。

日军占领广州后,企图进犯曲江。为确保粤北防区,余汉谋指挥部队阻击日军北犯,从而开始第一次粤北战役。第一次粤北战役,是当时广东战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的战斗,历时近一个月,最后以日军的败退结束。

黎德所在第154师(师长梁世骥)驻守从化牛背脊、增城派潭、东洞、新丰县梅坑。黎德在广东河源县(当时属于惠州)一个叫赤白泥的地方,带了一个排30多人在路边伏击日军运输车,成功缴获很多物资。

在清扫战场时,战场上尚有躲在暗处的日军。黎德被冷枪贯穿腹部,幸亏没伤到内脏。回忆起这段经历,黎德说:“真危险,子弹再偏一点,我就没命了。”说到这里,他撩起衣服,肚皮上两块圆形子弹形状的伤疤依然清晰可见。

第二次粤北战役。

第一次粤北战役后,日军败退广州、增城,进行整训和补充。1940年5月上旬,在日军司令官安藤利吉的指挥下,第18、38、104师团约两万人,战车数十辆,以及第21独立飞行队30余架飞机,再次向粤北进犯。

黎德和他的战友们依托工事,在前沿阻击日军,对于深入纵深的敌军,部队则集中兵力进行围歼。经过一个月的拉锯战,日军撤退。

第三次粤北战役。

1944年11月,日本侵略军集合两万余兵力,发动了第三次粤北战役,最终打通了粤汉铁路,并于1945年初攻占韶关,广东省国民政府随之向西部山区迁移至连州,直至抗战胜利才迁回广州。

在这期间,由于连续战斗,黎德战斗经验越来越丰富,1943年8月升为连长,1944年升任2营少校营长,该营下辖4个连——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还有1个炮排、1个通讯班,一共700多人。要指挥这700多人作战,要让士兵们能在前线英勇杀敌,这个少校营长并不好当。

黎德是军校出来的,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更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他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所以,弟兄们都非常听他的。

黎德告诉我们,部队长期在战火中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部队冬天行军,大家穿着草鞋,走雪地的时候,草鞋磨坏了,就打赤脚,一路走,一路流血,雪地里留下一行行红色的血印。部队也经常没吃的。有时急行军,几天几夜都没睡觉,有时刚睡着就得爬起来,

由于部队给养常被日军封锁,没有足够的军粮,也根本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军饷,所以他们经常饿肚子,加上没有正常的休息,每个人都显得很憔悴。但大家都情绪高涨,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战斗到底。

粤北三次战役,黎德的许多战友献出了生命。

目前,国民党第62军抗日阵亡將士纪念碑和陆军第63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均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从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63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建于1946年,1985年重建,内埋63军历次战役殉难将士忠骨3000多具。第62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曾被淹没在牛脊山水库之中,1987年被打捞出来重建。

大难不死

1945年7月,在“三南”(江西的龙南、定南、全南)小江镇的战斗中,黎德在追击日军时下颚中弹,造成贯穿伤,这第二次负伤让他落下终身残疾。

“我们营和鬼子的一个联队遭遇,干了起来。”黎德激动地说,“鬼子撤退时我带人追击,没想到下颚被击中,子弹从左到右贯彻面部,牙床被打断。我被战友背到野战医院治疗。医生看着我6英寸长的伤口直摇头。为了补下颌骨,只好从我身上取一根肋骨。”

之后,他被转移到上海陆军总医院治疗了整整3年。快到解放的时候,本来可以去台湾,但是由于不能带家眷,他思量家里还有老母亲,他不能只顾自己而留下家人无人照顾,再加上国民党大势已去,一旦到台湾,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最后还是决定留在大陆。

疏散的时候,他的伤还没完全好,虽然在陆军总医院治疗了那么久,但是离开的时候伤口仍然在流脓。他特别提到感谢为他治疗的那位军医。他说,给他做手术的是一位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军医,少将军衔。军医帮他取出一段肋骨,补到牙床和下颚,让他基本能吃饭和说话,并给他做了植皮,让他的面目有了很大改善。那个医生本来还要给他再做一次手术,相当于整形恢复,让他的右脸颚骨恢复成和左脸一样,但是他拒绝了,他觉得太痛苦,他认为能恢复成这样已经很知足了。

从上海回来,黎德的下颚还未痊愈,总是在流脓,感觉里面还有什么东西似的。黎德也时常摸他的伤口。有一天,终于从里面挤出一根铁丝一样的东西,他咬紧牙关,把它抽出来后,过了一段时间伤口就慢慢愈合了。

按照军人在战场上受伤的四等六级,黎德的负伤情况属于二级。(级数越小,伤越严重。具有下列残情之一: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和大部分护理依赖的,属二级伤残)

坎坷与光荣

1949年解放后,黎德回到桂林。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黎德很长一段时间生活非常艰难,尤其是作为一个残疾人。

他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从1949年到1958年,靠卖草席维持生计。他省吃俭用、自食其力地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问及他这一段的生活情况,黎德总是轻描淡写。他认为,能够活下来,已经很不错了。他说,比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兄弟,他要幸运多了。所以,尽管生活艰难,只要想想那些在战场上来不及看到胜利,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兄弟,再多的艰辛也算不得什么。

1958年,桂林日杂合作商店成立,黎德获得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由于面部破相,吐字不清,更由于“历史问题”,他在日杂合作商店,只能做运输、送货这样的体力活。也仗着身体其他部分还健康,黎德除吃饭、说话不方便,还能胜任那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他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

黎德在日杂合作商店一直干到1979年退休(62岁),退休时单位更名为土产日杂合作总店。黎德退休后就一直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帮助抚养孙子、孙女。

黎德育有4个子女。他经常告诫儿女:“少说话,多做事。”在老爷子的熏陶下,子女们都正直做人。现在,也有了孙子、重孙。他有时候跟女儿住,有时候跟儿子住。儿女们对他都非常孝顺,老爷子的晚年生活也算幸福。

改革开放之后,桂林成立了黄埔军校同学会。桂林市民革联系到黎德,对他的生活百般关照。每年,统战部、民革、黄埔军校同学会都会到他家里走访慰问。

近些年,关心老爷子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是统战部、民革、黄埔军校同学会,关怀抗战老兵的志愿者也经常到家里帮助他,并请他讲述抗日战争的经历。老爷子非常乐意讲给他们听。但是讲到战争的惨烈,老爷子每每哽咽,说不下去。

2015年,黎德98岁,他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的抗战老兵的光荣称号,同时,还收到了来自台湾地区的抗战英雄奖励证书。老人激动地说,我们没有被遗忘,只是我那些牺牲的兄弟们,他们看不到今天了。说着说着,老人又掉下了眼泪。

仁者寿

是什么原因让黎德在那场战争中以生命为代价去顽强地奋斗,又是什么原因让他经受住了生活的严峻考验,并顽强地活下来?是拳拳的爱国之心,是善良淳朴的品性,是坚忍不拔的意志!

当年在部队,黎德善待士兵,义字当先,当排長的时候,曾经有连续4个月军粮缺乏,日子相当艰难。每到吃饭的时候,他亲自去给每个士兵盛饭,因为当时只能煮稀饭,如果让士兵自己盛,先去的肯定会把下面的米捞掉,后面的就只能喝米汤。为了吃饱,有的士兵争执起来甚至拔枪相向。因此,他必须亲自公平地给士兵们盛饭,避免冲突。发军饷的时候,他通常留下够自己伙食的少部分钱,其余的都给了有困难的士兵。正因为如此,当他在战场上负伤的时候,弟兄们硬是坚持把他从战场上背回来,送到战地医院。

对于那场战争,老人说,我们给中华民族出了一口气!对于侵略留给我们的耻辱,老人谆谆告诫,我们千秋万代永不能忘!

黎德,这位百岁抗战老兵,在战场上,他是英雄;在工作中,他恪尽职守;在民族大义上,他高风亮节;为国为民,他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以他的亲身经历给我们留下了不尽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因为有这样的前辈感到自豪和骄傲,并决心发扬他们的精神,继承他们的事业,让他们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薪火相传。

我们理解黎老:“岁寒知劲松”;我们祝愿黎老:“树老根弥壮”。在他100周岁生日之际,我们祝福他长寿,更长寿。

猜你喜欢
粤北童子军日军
抗战时期粤北红色电台历史考察
美国童子军组织因丑闻申请破产
美国童子军只有男孩才能加入吗?(答读者问)
粤北扶贫路上的青年
论粤北红军标语的特点与意义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粤北采茶戏起源新探
神头岭巧歼日军
童子军:百年历史,强悍依旧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