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动全身”

2017-07-24 15:37于春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3期

于春艳

摘 要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采取的是把一篇完整的文章,按照记叙顺序,分部分逐步教学。诚然,这是一种常见的比较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细致地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了解特点。但有时对有些文章而言,可以换个角度,站在作者创作时的动机、角度上去用一两个提纲挈领性的问题“牵一发,动全身”统领全文,进而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主题,利于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文章。

关键词 牵一发 动全身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经常看到身边许多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常常把一篇记叙文按照的记叙顺序分为几部分,然后分部分逐步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诚然,这种做法不错,可以让学生细致地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了解特点。比如五年级上册的《落花生》一课,按课文的记叙顺序可分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六年级下册的《一夜的工作》,按叙述顺序可分为“审阅前”, “审阅时”, “回来路上”逐步教学。

就像是吃腻了山珍海味,偶尔吃几次粗饭杂粮一样,我在进行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时,就尝试着根据某些课文的特点,站在作者创作作品时动机角度上,从文章整体上的去进行一种“牵一发,动全身”的语文教学。简单点说,就是根据课文,找到作者创作时的那种冲动,动机,利用它提出能引领全文的一两个问题,站在全篇文章的高度上去前后融会贯通,理解课文。这样做的好处是能避免把课文肢解,各自为营,利于学生对课文整体上的理解把握。

比如,《一夜的工作》,作者之所以会写这篇文章,就是他因工作缘故,有机会与周总理在一个深夜共同商讨讲话稿,亲眼看到了总理简单至极的生活,却又劳苦至极的工作。通过这简单至极的生活和劳苦至极的工作,从而衬托出了总理的伟大,崇高至极。这就是作者想要赞美,赞颂,这就是作者创作的动机。文章中必定会体现出他的创作动机和意图。顺着这条线索,我们完全就可以根据文中的一句话“那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尤其是句中的“极其简单”,是啊,真的是极其简单的生活。教师提出“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总理生活的极其简单?”学生通览全文提出“值班室的同志端来两杯热茶,一份加了分量但仍可以数的清颗数的一小碟花生米。”可以看出总理的生活真的是极其简单。接着提出与“极其简单”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极其不简单”的——精神、品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这种极其不简单的精神品质?”学生从全文入手,理解诸如“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极其简单的陈设,饮食”,“一尺来高的文件,一整夜的工作时间”与“认认真真地审阅,咨询,圈画,询问的工作态度”“扶正碰歪的小转椅的一丝不苟的品质”——这样学生又一次从整体的角度上去理解总理的极其不简单的精神品质。当从整体上把握以后,对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展现作者内心对总理那种强烈的赞美、自豪之情就很容易理解感受到。学生自然就有表达内心与作者共鸣的一种朗读需要,一切水到渠成,整个课堂简洁、凝练,用“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来设计教学就有这种好处。

再如,六年級《穷人》一文,因为课文篇幅长,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一般会引导学生把全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课文1-2自然段,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守候在小屋里,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回家。第二部分:课文3-11自然段,讲桑娜出门探望丈夫的渔船,结果走进了西蒙家,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她主动把西蒙留下的两个孤儿抱回家,然后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丈夫。第三部分:课文第12-27自然段,讲渔夫回家,得知西蒙死去,虽知生活会更加艰难还能主动提出收养孤儿,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然后教师再分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教学。

换一种角度,站在作者创作时的动机上去想。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想要创作这篇文章呢?是不是有可能是他看到了现实生活中众多的生活贫困的劳动人民,虽然物质上贫乏、困苦,但却有着金子般的善良、勤劳的品质。而他们所拥有的这种高尚的品质却是那些为富不仁的富人所没有的,这种穷人拼命劳动,却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困苦生活。富人却整日无所事事,奢迷,昏沌的生活,这根本原因是什么?——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为此,作者有一种冲动,要去揭露这种黑暗的社会制度,更要去赞美歌颂那些具有善良勤劳的崇高品质的穷人。因而文中会有大量的直接、间接描写穷人穷苦的语句,同时作者又会把对穷人的赞美蕴含在字里行间,所以“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桑娜夫妇的穷?为什么要大量的描写桑娜夫妇俩的穷?”这就是全文“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这样教学,能从作者创作动机,从全文整体去学习探究。学生通过这样的问题,真正体会到穷人物质上的极度贫穷和精神上的绝对富有的鲜明对比,深入体会到社会的黑暗,更加从内心去赞美那些具有崇高品质的穷人们。

还如,五年级《落花生》一课,完全可以抓住文中的一句话“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站在全文与作者创作的角度去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一个普通的夜晚,我会认为实在难得?”学生就会通览全文理解,与我们很少见面聊天的父亲能来——难得;那样外表朴实的花生的好滋味——难得;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难得;还有就是最重要的一点,父亲通过花生所教给我们终身受用的做人的道理——实在难得。这样就能从作者创作动机,“牵一发,动全身”,用一个问题提纲挈领全文。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做法。当然这种以创作动机为契点,以全文整体为切口,“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贯彻全文的做法,也要因文,因生而异。

参考文献

[1] 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曹明海著.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海洋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