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托管新校视域下的青年教师发展路径

2017-07-24 23:32徐铁刚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校本学校

徐铁刚

建校八年来,我校一直把“青年教师发展”作为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八年来,我校发展成为一所享誉三湘的优质中学,为名校托管的新学校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发展范本。

一、依托名校资源,奠定发展基石

我校作为长郡中学托管的学校,把传承长郡的办学理念、发扬长郡的优良传统作为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为青年教师发展构筑了坚固的基石。

从起步之初,我校就做到了与长郡中学的“四统一”,即:统一品牌文化、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教师招聘、统一入职培训;确立了“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让同行认可、让学校放心”的“四让”教师工作标准;在管理上追求“严”“实”“活”“新”“情”“理”“精”“细”。每一个“长郡双语人”,尤其是青年教师从入职培训开始,就要理解并汲取“长郡文化”的精髓,在工作中不断充实与完善,以形成“长郡人”的共同特质。

在全面传承“长郡文化”的基础上,立足我校发展实际,找准特色与优势,逐步形成既有纯正“长郡风格”又有“双语特色”的学校文化。青年教师多,富有活力,敢于拼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我校校情最大的特色。依据长郡中学管理制度,结合我校实际,构建了各类考评、考核、评选制度,并汇编成《长郡双语教师工作手册》,以制度促竞争与合作,为青年教师成长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通过评选“优秀青年教师”“魅力教师”等长郡中学的常规活动,让一批有思想、爱钻研的教师脱颖而出。

二、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发展平台

学校将青年教师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三年成型、六年成才、十年成名”,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各类立体平台,不断创新培养模式。

第一,打造以“四子工程”和“出师表”制度为核心引领的“青蓝工程”培养体系,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四子工程”,首先是“树样子”,就是给青年教师树立发展典型,发挥榜樣示范作用,确定成长目标与要求。其次是“结对子”,即:签订师徒结对合同,明确师徒任务,倡导“一徒多师”“一师多徒”,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再次是“压担子”,即:信任青年教师,安排重要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任务,提供较为自由的施展平台。最后是“搭台子”,即:组织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学比武与各类竞赛活动,推选优秀作品与论文发表,推荐教师在教师论坛上介绍成长体验,给青年教师表现的舞台。“出师表”制度,即:每位新入职教师要跟着师傅学习三年,须在教学、教育、教研三方面有所建树才能填写《出师申请表》,向学校申请“出师”,经学校评审合格后,方获准“出师”。学校同时也在开展“后备班主任成长培训”“班主任师徒结对”等活动。

第二,构建“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三位一体的校本研训模式,助力青年教师整体提升。学校每学期定一个研训主题,注重教研实效,开展校本研训。首先是专家引领。每期学校邀请专家讲座,作为通识培训,引领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各个教研组每期组织两次集体学习,着眼于组内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其次是同伴互助。按学科建立了教研组、备课组团队,按年级搭建了年级组、楼栋办公室团队、班主任团队,通过集体备课、师徒结对、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中考研讨会、德育研讨会、班主任沙龙等活动互助,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学校还积极推进集团内外的校际联动,推进交流研讨。最后是个人反思。学校引导青年教师实现两个“变”,即“变常规性工作为反思性工作,变经验性工作为研究性工作”。我们要求在学期初制定计划和学期末进行总结,在寒暑假布置读书笔记或撰写论文,以静心研读引领提升反思。

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学校多方面的丰收。中考成绩连续四届居长沙市前列。青年教师4人获国家级赛课一等奖,11人获省级一等奖,24人获市级一等奖;在2012年首次组队参加代表长沙市最高水平的“星城杯”教师技能比赛中,长郡双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教师已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省级课题4项,主持并参与市级课题多项,申报的校级课题多达32项。青年教师出版了学校第一本著作,目前学校已出版著作5本。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比中,538人获奖,43人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文章。

三、把握时代脉搏,拓深发展内涵

托管学校发展逐渐趋于稳定,青年教师也将步入新的成长阶段,只有紧跟时代潮流,拓展发展内涵,才能继续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群体发展。

第一,以“高效课堂”为教学核心,推进“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促进青年教师课堂改革能力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慕课”“翻转课堂”等风暴席卷而来。学校于2013年9月作为全国20所优质初中之一加入C20慕课联盟,为湖南省唯一的一所入选初中。学校组建骨干教师领头、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慕课—翻转课堂”实验攻关团队,并成立慕课试点班。两年多来,学校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建构基于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多名青年教师在集团讲坛上分享了开展“慕课—翻转课堂”实验的体会,在2014年湖南省初中校长年会和2015年长江中下游四省会教研体年会中,学校推出了多堂由青年教师执教的“翻转课堂”研讨课,获得一致好评。

第二,制定了以学生自我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路线,搭建年级(班级)文化,促进青年教师开展素质教育与德育能力的提升。学校确立“朴实沉毅”为德育总目标,分步实施,螺旋上升:初一重心为习惯养成和团队训练,初二重心为情绪管理与学风养成,初三重心在责任感教育与意志力训练。每个年级都搭建了年级文化:2014级“立人”文化,2015级“LI”文化,2016级“水”文化。每个班级都形成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确立核心理念,设计班徽,创作班歌,制作班服,开展系列活动。富有激情,敢于尝试的青年教师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让学校文化建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由青年教师主持的“反思本设置”“班级三刊”“序列化班会”等德育项目已成功实施,多次在集团学校和全市范围内进行经验推介与交流。

第三,以导师制、校本作业、校本选修课为主要载体,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域育人的理念,促进青年教师教育观念与教研意识的更新。成立“团队导师制”,每位教师均须在任教班级担任一个团队的辅导老师,参与辅导团队发展的各个方面,建立团队成长档案,打破了科任教师以往只关注课堂教学的常态,进一步优化教师的能力结构。从2014年起按照学科自编“校本作业”,每位教师需参与编写,既使作业的针对性更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提高了教师的命题研究能力。2016年暑期进行全面修订,并正式出版。开设校本选修课,目前已成功开设四十三门校本选修课,课程涵盖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类七大类。青年教师作为这些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既给学校带来了更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内涵,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磨砺与完善自身。

四、发挥引领作用,助力持续发展

八年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迅速发展成为长沙市优质初中的一张名片,成为名校托管新校大潮下一个成功的发展样本。依靠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发展青年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学校曾获得“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湖南省红旗教职工团支部”“长沙市创新型单位”“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校本研训示范校”“长沙市学习型组织示范单位”等多种与青年教师发展有关的荣誉称号。学校被长郡教育集团确定为集团初中课程中心主任单位,负责协调集团初中学校教学、教育、教研的发展。

在青年教师发展过程中,学校极为重视教师的持续发展,注重引导青年教师结合个人成长过程,对教学、教育、教研工作不断总结提升,形成个性化或共性化的成长经验,并多次在集团和全市教师培训中交流成长经验。学校先后与永兴文昌中学、浏阳镇头中学、湘阴城东学校、涟源蓝田中学、平江向家中学、溆浦卢峰镇中学、娄底一中等学校建立了定期交流幫扶机制,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多项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经验在这些学校被借鉴、推广。新华网、《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教改经验进行报道。这几年,学校为长郡教育集团、长沙基础教育甚至是全省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的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

百年长郡,青春双语。在新一轮教育改革背景下,学校发展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已有的成功经验上,推动青年教师进一步发展,将是学校保持高位运行的不竭动力,将推动学校在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上不断前行,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校本学校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