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海良书法作品有感

2017-07-24 16:05张晓凌
中华书画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狂草书家楷书

□ 张晓凌

读陈海良书法作品有感

□ 张晓凌

陈海良,1968年生,江苏常州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为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出版有《乱世奇才—杨维桢》《八届国展精英谱·陈海良》《当代书法名家丛书·陈海良卷》等。

陈海良出生于江南历史名城常州的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喜欢书法。1988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届书法本科班,有幸师从著名书家尉天池、马士达、周玉峰等教授,非凡的艺术秉赋加上名师的点拨与严格的学院化锤炼,造就了他过硬的基本功。他的楷书宗法魏晋,其中楷书巧妙地把野逸的墓志加以“雅化”,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形成自己的特色;而扎实的楷书功底成就了他在行草书领域的开拓,他的行、草直追晋唐,气息醇厚,尤其是大草、狂草,有着颠素的狂狷。在他的个性中流淌着吴门书家的狂逸气质,与徐渭、王铎、傅山等晚明浪漫主义书风有着天然的亲合,在他的狂草中表现出情性、气势、技术的高度整合,而这也是一位草书家所必须具备的卓越才能。他的小行草既有魏晋书风的韵致和流便,同时也有着杨维桢的出奇与狂态,清蔚雅逸、潇洒真率,峻拔而又高迈,与其大草、狂草相得益彰。所以,他的书法兼具才气、狂狷气、文气于一身,大草、狂草如黄河、长江般浩浩荡荡,小草如小桥流水,清澈境幽,楷书则法度严谨而新意迭出,独立风标。

由于有着全面的专业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及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他的书法在上世纪90年代便崭露头角,先后有楷、行、小草、大草等数种书体八次获得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国展”大奖,尤其是大草获得中国书法的最高奖,即“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艺术奖一等奖”,行内称他为“获奖专业户”。获奖不是目的,却是一种对年轻书家的激励,也正是这种激励使得陈海良在书法的道路上心无旁骛,积极进取,不断拓宽创作思路,不断丰富对文、史、哲的涵养,从而也促使他的创作充满后劲。潘天寿先生讲,中国的书画家不一定要求诗、书、画“三绝”,但要求诗、书、画、印“四全”,全面的艺术修养才是艺术家长青的保证。

为此,陈海良对各种艺术门类多有涉猎。他书法中的清气、逸气以及丰富的用笔就是来自长年来对山水画的创作和研究,画中几乎都有自作诗文的题跋,诗、书、画做到较为完美的结合。因此,书画同源,同笔同墨,山水画对其书法的创作影响深远。

陈海良在实践方面的不断进取还与其注重理论方面的修行分不开,正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他的书法创作一直处于精进的状态。所以,我们从陈海良的身上可以看到他对传统的敬畏以及理性深入的研习与把握,也可以看到他将书法传统与其现代个性的较好融合,也正是这一点,让我们看到年轻一代的希望。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期待海良!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责任编辑:韩少玄

陈海良生活照

陈海良创作照

陈海良书房

陈海良 李白诗 246×124cm 纸本 2015年释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太白诗一首。岁乙未秋于京华东,兰陵海良书。钤印:陈(朱) 陈海良印(白)

猜你喜欢
狂草书家楷书
楷书的教与学
杜甫《寄韩谏议》(楷书)
读林鹏《丹崖书论》有感
杂说书家之性灵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楷书的笔势
楷书
狂草:笑为花开,花因笑发
狂草
刘伶·贤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