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圳河 杨月清
周广森:援疆路上的选择与坚守
□张圳河 杨月清
“黄色的树林里有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5月4日,笔者来到十二师一○四团中学和援疆教师周广森见面时,他正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述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篇《未选择的路》。
下课后,笔者问:“您舍弃了繁华都市的舒适生活,离家几千里,可以说是抛家舍业来到兵团援疆,对您来说是否也有《未选择的路》中的感慨?”周广森老师扶扶眼镜,稍作思考,说:“当时选择来援疆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的确是个艰难的选择,但还是坚持来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后悔,这与诗中稍许的轻叹惆怅还是有点出入,全诗的主题还是讲选择和坚持,我想既然我选择了,那么我也一定能坚持下去。”
周广森,男,40岁,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优秀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职称,2012年获得滕州市骨干教师称号、2013年获滕州市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获得滕州市优质课评比各类奖项,2017年2月21日作为第二批山东省援疆干部来到一○四团中学任教。
“也许,这辈子就只能体验这么一次前往新疆任教的机会,这必定会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年1月,当一纸文件递到周广森手中时,他心中立刻燃起了到新疆支教的激情。早年间,他获悉兵团发展的历史沿革后一直对兵团有种向往之情。要来援疆,他的心情很激动,但这个决定却让家人有很多的担忧,这意味着在未来一年半的时间要分离,同时家中80余岁的老母亲和还在上小学的孩子也让周广森十分牵挂。
“最终我还是决定要过来,无论如何,人还是要讲奉献的。”周广森说,“现在真正来到这里才知道兵团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所承担的职责使命是光荣伟大的,我记得有句话这样说‘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兵团,不知大爱之炽’,确实是这样,兵团是个值得奉献的地方。”来到一○四团中学任职后,周广森担任高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工作中他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短期内就赢得了同事和学生们的信赖和好评。初任新职,勤奋的周广森在自己的课堂结束后一般不回办公室休息,而是直接拎着凳子到教研组其他本地教师的课堂听课,他说这样能和大家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对自己而言也更能因地制宜开展工作。
任职过程中,周广森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对语文的理解较浅,知识面窄的问题,便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不仅向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更多地向他们介绍涉猎文化、历史、政治等多方向的知识,通过一点一滴的引导带动学生们对学科的兴趣。4月25日下午,周广森还通过校园公开讲座的方式向一○四团中学的师生们讲述了语文教学的经验,讲座中周广森用“相遇、相知、相守”三个词讲述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情怀和自己的援疆感受。“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许多老师听完课后发出了由衷地赞叹,这堂课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
对于新的工作环境,周广森也是感慨良多,他说:“在一○四团中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里的老师非常敬业,比方说我们办公室,一到下课休息时间,一直是满满当当的,都是学生围着老师请教问题,还有很多老师中午也不回家,就在学校和住校的学生们沟通交流、辅导功课,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这是兵团精神的主要内涵,此刻亲临其境,周广森对兵团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将兵团精神贯穿在自己的援疆工作中。“我想这种精神同时也将激励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作为我一生的财富。”周广森说。
在课堂上,周广森引用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向学生们讲述了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周广森说这堂课他记忆犹新,这三个境界与《未选择的路》一样,似乎在象征着他的援疆之路。“援疆路上的选择与坚守,这是每个援疆干部都会遇到的问题,那我就用这三个境界来鼓励大家也告诫我自己,希望大家都能够有独上高楼的决心,有衣带渐宽的坚持,最终能有蓦然回首的收获。”,周广森表示。如诗里所说,“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目前,一○四团的援疆干部们均已坚定了信心,一如既往地奋斗在援疆的道路上,为一○四团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栏目责编: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