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鹏
(茂名市桥北小学 广东茂名 525000)
摘 要:教学评价是引领小学数学价值取向的标尺,新课程对教学评价的要求不同于传统模式,尤其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体现了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因此本文针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评价 价值取向 探究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呈现许多新的变化。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支撑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是评价主体对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评价对象(教与学)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其目的是推动教学改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成效[1]。相比于传统教学评价,教改之后的教学评价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很大转变[2],因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对这种转变进行了探讨研究。
一、传统教学评价价值取向分析
1.重“教”,轻“学”
传统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教师身上,关注教师的教学技巧,尤其是教学语言与板书的优劣、课堂提问运用的好坏、教学内容安排合理与否等环节,不大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特别是很少虑及学生有多少收获。
2.重“结果”,轻“过程”
传统教学评价很关心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特别是认知目标有没有实现,而对教学过程的演绎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则不够重视,尤其是忽略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过分关注认知目标的实现必然会限制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以外其他能力发展的关切。
3.追求完美的教学设计、面面俱到的教学环节,忽视学生实际需求
传统课程评价标准强调教学环节有序、教学进程流畅、教学设计完美,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意外和漏洞“如鲠在喉”、“如芒在背”,不能容忍任何瑕疵。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也往往面面俱到,教学目标、结构、提问、教法、学法、能力培养、板书、教态等无一不求合理、周到。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看似设计完美、样样周全,实则束缚了教学的灵活性与变通性,教学为迎合评价指标体系而设计,就不可能为满足学生需求而安排[3]。
4.关注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忽视学生的差异,教学针对性不强
传统教学重视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的把握,但这些重点、难点不可能对每一名学生都是适用的,忽视了个体差异,教学针对性就不强。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价值取向探讨
1.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新课程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教学评价也由“以教论教”转变为“以学论教”,即从只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实际收获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不是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的价值,教与学本质上是师生之间教学互动,因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成为关键。师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对话者——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平等交流,相互启发。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怎样,所有学生参与,还是少部分学生感兴趣;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有自主学习欲望;是否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能够倾听、交流、协作和分享;是否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表述数学问题,并提出见解或主张。
2.过程与结果并重,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形成
前面已讨论过,传统教学评价只关注结果,不重视过程,所以新课程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但不是说结果不重要,而是兼顾过程与结果。有一种倾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要过程不要结果,课堂上有气氛,也有小组交流,但基础知识和技能却没有掌握,只开花不结果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新课程要求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教学中,并以一定的方法探索数学知识,以便更好的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所以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不矛盾,两者是承前启后和相辅相成的,因而教学评价应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以引导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和思考,并且也要关心教学活动的结果,这样才能让学生既学到丰富的知识,也能获得积极的教学情感体验,其中的关键是找准它们之间的平衡点。
3.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就是说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有没有发展和收获。“數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数学课不进行思维训练,就失去了数学课应有的特点,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新课程的重点。让学生学会思维,首先教师设计问题应该够层次,使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欲望,例如多种解法的问题,学生可以发表不同见解。除了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更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所以当学生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时,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学生思考需要一定时间,如果不给予一定的时间,比如说只给十几秒或几十秒,这个时间可能太短了,要让学生把一个问题考虑清楚,应给出更充裕的时间。数学思维对逻辑性、条理性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考虑个体差异,根据学生需求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结合学生实际组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适合学生探究学习,但也有些定性内容适宜讲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个体差异因势利导,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特点,灵活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给每一个学生都留下发展的空间。在教学手段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没有问题,但应该用到点子上,通过它强调教学中重点、难点或传统方式不易展示的内容,但如果动辄就多媒体展示就有滥用之虞了。新课程强调教学方式应是生成式的,不应过多预设,因为学生们都是活生生的孩子,他们的想法会随着课堂进程而变化,过多预设并不能实现。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准备,有预案当然比没有预案效果更好,但不应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完全由教师主导的路子上去。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迎来了改革创新的良机,而教学评价正是鞭策它前进的标尺。为了让教学活动真正受益于教学评价,准确理解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新课改为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价值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允辉.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J]. 亚太教育,2015(25):6.
[2] 王娟. 综合评价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探索[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34(6):130-132.
[3] 谷士勇. 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下),201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