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美·不朽

2017-07-22 16:38王珈琦
牡丹 2017年18期
关键词:阿多王尔德美貌

王珈琦

作为奥斯卡·王尔德唯一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是19世纪末唯美主义的代表作,涉及欺诈、堕落、美貌、永恒等诸多主题,堪称“为艺术而艺术”思潮在戏剧小说及绘画方面的三绝。本文从原型批评视角出发,分析道林·格雷的悲剧性所在,得出如下启示:违背道德的邪恶之花终将凋落。

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在唯一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将艺术与美的至高无上发挥到极致。男主角道林永葆青春,拥有惊人的美貌,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希腊神话中俊美的众神,还为故事平添了神秘主义色彩,有助于刻画小说的美学价值。

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表示:“文学的结构原理应得自原型批评和总体释义批评,唯有这两种批评才为整个文学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通过小说中出现的神话模式和原型来分析道林,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角色的复杂性。

一、阿多尼斯与那喀索斯的神话原型

(一)阿多尼斯:与罪相伴相生

阿多尼斯不仅是年轻貌美的代名词,更是罪恶之子,作为塞浦路斯国王卡尼拉斯和其女儿密拉所生的孩子,阿多尼斯通常和乱伦联系在一起。当卡尼拉斯发现自己的情人竟然是亲生女儿后,愤怒让他想杀死密拉。然而此时密拉已身怀有孕,逃亡途中被神变成了一颗没药树,九个月后阿多尼斯便从树中降生。阿多尼斯一出生就拥有致命的美丽,而其罪恶的身世,更预示着美与罪的相伴相生。

当亨利爵士第一次见到道林时,就被这个年轻、迷人的小伙子所征服,并直呼其为阿多尼斯。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拥有惊人的容貌,看起来都如少年般天真无邪。在亨利爵士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道林逐渐意识到美即是最大的资本,为了永远占据这项优势,他将自己纯净的灵魂献给魔鬼,不仅在故事开场为其人生染上罪恶的印记,也导致了后续悲剧的出现。

正像阿多尼斯的美貌引起阿佛罗狄忒和珀耳塞福涅的争执与占有,最终导致阿多尼斯的死亡一样,道林的美貌同样为其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他为了追求永恒的青春与生命,不断违背道德原则,最终走向灭亡。道林坚信美丽的至高无上和不容置喙,在发现画像能够承担自己的罪孽后,他更加有恃无恐,一次又一次刷新道德底线。画像逐渐变得衰败、邪恶,而道林还维持着二十岁的样子,岁月未曾在他脸上留下任何印记,他无邪的面庞和纯洁的样貌更不会泄露肮脏的秘密,这一切进一步促进了他对美貌和堕落的痴迷。贝泽尔·霍尔沃德,画像的作者,曾经说过:“我们都将为道林·格雷的美貌承担上帝给予的后果,严重的后果。”对于道林而言,美貌既是一种赐福,又是一种诅咒,他终其一生将要追逐享乐与罪恶,他自己与他身边的人也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亨利爵士口中“年轻的阿多尼斯”,早已预示了道林和美与罪,邪恶之花终将在道林身上生长、凋落。

(二)那喀索斯:自恋是致命的疾病

希腊神话中的那喀索斯以美貌著称,他傲慢的态度激怒了命运女神涅墨西斯,后者便将其引诱至湖边,那喀索斯立刻爱上了湖中自己的倒影,终日欣赏不肯离去,最终死在湖水旁。对比道林,人们即可发现二人的人生际遇如此相似。

故事伊始,道林未曾意识到美貌的力量,在亨利爵士的引诱下才逐渐沉溺其间。道林时不时要爬到上锁的秘密阁楼中,面对画像站在镜前,一面欣赏镜中年轻美丽的自己,一面嘲讽帆布上邪恶、年老的画像。二者强烈的对比不仅增加了道林的快感,更让他迷恋自己的外貌。道林的自恋症越来越严重,致使他最终放弃了伦敦以外的社交生活,以便确保画像的安全,确保自己的秘密不会泄露,正像那喀索斯无法离开湖边一样。

然而,画像不仅仅是道林美貌的体现,更是其灵魂状态的体现。画像的逐渐衰老与腐烂让道林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它时刻提醒这个美貌的男子,他的内心已不在天真,他的灵魂已不再纯洁。最终,为了寻求身心的整合之美,道林不计后果地刺伤画像,试图恢复昔日纯真,却导致了自己的死亡。

王尔德是一位迷信的作家,无论是贝泽尔对道林外貌和其将带来的后果的预示,还是亨利爵士对道林的称呼,都带有宿命论的色彩。阿多尼斯与那喀索斯这两位神话中的美男子,从出现就已经暗示了道林的人生悲剧,道林是邪恶的花朵,终将为美与罪付出沉痛的代价。

二、“不朽”的神话母题

表面看来,《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追求永恒青春的故事,向深探究,人们便会发现这更是一个逃避时间和年龄的故事,其中蕴含着最基础的“不朽”神话母题。在此,不朽可进一步区分为肉体不朽和心灵不朽。面对亨利爵士的影响,道林逐渐沉溺于肉体不朽带来的快感之中,利用自己极具欺诈性的美丽外表追求身体的欢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生活已经无法带来最初的新鲜感与刺激感,收集珠宝、学习刺绣等业余爱好更是不能弥补道林空虚恐慌的内心,画像一天天腐朽的事实让他开始意识到,仅仅追求肉体的不朽远远不够,他需要的是心灵的不朽以及精神的救赎。他罪恶的人生由一场恋爱开始,所以他期望通过另一场恋爱净化自己的灵魂,获得心灵的不朽。可悲的是,在他看来无私无畏的行为,只是出于拯救自我的自私动机,道林早已在人生的岔路上越走越远,无法回头,违反道德规范只是其人生悲剧的序曲,更大的灾难最终将道林引入死亡的坟墓。

為了追求心灵不朽,道林牺牲了自己的纯真、无邪,他的爱人、朋友甚至是自己,都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死亡成就了道林最终的人生追求——其不朽体现在俊美的画像上。王尔德曾如此评价小说中的人物,贝泽尔代表他的内心世界,亨利爵士是世人眼中的他,成为道林才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但这个愿望也许要在另一个时代才能实现。道林对不朽之美的追求应和了王尔德对艺术的追求,然而两者的追求在当时都很难被社会接受。因此,道林的悲剧人生中弥漫着浓郁的神秘色彩,暗示着更为深广的超自然顿悟,这种顿悟令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冲破时间的迷雾,探索有关不朽的伟大主题。

三、结语

作为王尔德小说中的主要角色,道林·格雷的悲剧命运在故事开始便已注定。他是矛盾的集合体,同时拥有美貌与罪恶两种特质,二者既成就了道林,也摧毁了道林。以深厚的希腊神话为背景,王尔德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富有张力和神秘色彩的故事。道林身上的悲剧性与宿命感使这个角色更加复杂,同时也让小说变得耐人寻味起来。原型批评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让人们对角色与情节都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对小说做出更精准、客观的判断。

(北华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阿多王尔德美貌
“江湖情义”让他中毒太深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阿多尼斯是一棵桂花树
阿多尼斯的风
为自己
为自己
阿多的深蓝色旅行
美貌催眠
论美貌
论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