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宾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意识,是新时期高职学院体育教育改革中的一项新举措。为了更好的促进现代的体育教学模式转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和改善师生间的关系,通过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对比,反映出“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为促进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变,本文对师生之间的“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
一、前言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指的是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创设情境的过程,是新时期体育教学中的新模式,教师通过多渠道使学生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利用相关的信息创设情境,以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引申到体育教学当中,即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内容情境创设,并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与互动建构,完成良好的教学。本文为促进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变,对师生之间的“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二、“双主互动”概述
(1)“双主”简述。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指两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师的能力资源;二是指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优途径,教其知、授其法、以法求知、以知求效。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学生在学习、认识、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立、自主、自觉、自领、能动性和创造性。
(2)“互动”是指在教学双方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相互激励、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教师启发下,在学生认真学习,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下教师主导教学。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中的不足
传统模式对于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强化学生记忆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体育教学中的运动经验与实践都较为丰富的学生群体是较为适合的。但是随着新的课改的变化,现代教育环境下,学生对现阶段体育运动训练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体育专业学生,主体大多是具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及二级运动员,在这样的群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也很难满足现阶段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
此外,传统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还暴露出以下弊端:
一是对理论学习采取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三是传统的考试实质上是迫使学生死记硬背,对于实际训练很难达到更高的要求,限制了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及教师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是案例教学不够,缺乏教学互动。
四、高职学院体育教学改革中开展“双主互动”教学建议与策略
1.认识体育教学中“双主互动”教学的内涵
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体性、组织性、主导性,体育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又是组织者与主导者,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须理解教学目标,认识教学对象,钻研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体育教师从教学活动的开始到教学活动的结束都要充分组织各种教学因素、各种教学影响和各种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对象进行活生生的教学活动,必须把具有主体性的学生组织起来,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教师还要把教材、教法、教学环境、教学因素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又要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状况、主体性的发展程度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并在教学过程中凸现出自己的主体性。
2.遵循“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原则和实施细则
(1)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精讲点拨,巧妙设计,激发求知欲,使学生自求得之;
(2)营造氛围,导者和谐渗透,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善学;
(3)创设情景,导者为学者创设有趣学习的情境,使学生满腔热情投入教学过程;
(4)导学民主,导者应在民主气氛中进行授课,凸现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的和谐环境。
3.以教材改革为载体
传统的教材只强调大纲进度统一,某些单调、枯燥、多年重复、陈旧不实用的内容难引起学生兴趣;有的受场地限制,难以自学自练。实施细则以教材改革为载体,设计“双主互动”教学法,内含“目标、兴趣教学法,测验、比赛训练法”,重点是“区别对待,导放结合”。自选相结合,吸收健美操、跳绳、毽球、武术等小型多样、现代实用、受欢迎、易开展、锻炼价值高的项目,使课内外易学易炼,可提高锻炼的实效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意识越来越强,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就越充分,教学效果越好,从而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
4.通过“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调动师生积极性
“双主互动”的核心是调动师生两个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相互鼓励、相互促进、沟通信息、密切感情,师生融为一体,以达到最佳教学质量与效果,实践、反馈数据表明是有效的。在操作与实施过程中应“致力于导”、“营造氛围”、“创设情景” 、“导学民主”为原则进行。
5.开展“双主互动”教学模式
教学中,要发挥“双主”的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习目的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把参与看成是学习的基础,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知识;以教师为主导,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对教学模式进行操作,引导和帮助学生展开教学内容的学习。教学中强调教师的角色是通过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工具和看法来活跃他们的思想,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执行官式教学,而是给与学生更多思考空间的教学,强调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实施多导学、多互动。
五、结束语
通过对高职学院体育教学的“双主互动”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分析,对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并通过这种“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师为导生为主与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从而增进师生关系加强师生良性互动,将终身体育理念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这是高校体育教学不断提高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龙婷婷.毛锋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呼唤“以人为本”[J].校园英语.2012(12)
[2]高朋.小學体育“自主学练”教学新模式初探[J].中国学校体育.2012(1)
[3]高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6).
[4]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一一促进多元智能发展上海[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