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杲
今年6月21日就是夏至,俗话说“夏至三庚便数伏”,伏天一到气温最高,天气最热,人们就会生活在高温闷热的日子里,长达三四十天。当然,如今的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可以吃着冷饮,坐在办公室或家中,享受着空调吹出的呼呼冷气,有条件的还会在节假日去海滨城市旅游避暑。可您知道,过去的老北京,人们又是怎么熬过漫长的酷夏呢?
那时候的夏天,一是热的时间长,有“未曾入伏先数伏”之说。一进了伏,太阳那叫毒,哪儿都热得烫手,街上的树叶像病了似的打了蔫,柏油路晒化了一踩就粘脚,热风掀起一股股热浪,人们的胳膊着太阳一晒,就跟蝎子蛰了一样,火辣辣地钻心疼。老人们就会说,“这天儿下了火”。二是降温条件差。那年头,就一把芭蕉扇,电扇?哪家用的起?大买卖家的店堂里有一台吊扇就已经不得了了!装空调?这才几年的事呀?
可是,热归热,记忆中的京城从不缺消暑的吃喝,尤其是冷热饮料和食品。除了四九城的茶馆、茶摊、食品店,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还有卖冰核儿、刨冰的,卖酸梅汤、雪花酪的,卖扒糕、凉粉的,卖果子干、河鲜儿、荷叶粥的……忒多了。
“井拔凉”西瓜
在老北京的夏天,喝井拔凉水,吃井拔凉西瓜,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由于井水深处地下,温度常年恒定在摄氏十多度,打上一桶水,把西瓜放在水里,再把桶吊在井里,过了几个时辰,拿出来的西瓜就成了冰镇的。因为一条胡同大抵只有一口井,如果你家冰西瓜把水井占用了,别人就没法打水,所以共用一个水井的人家,一般都会打上几桶凉水,倒在自家的水缸里,渴极了喝上几口,顿时那份透心凉的爽劲儿,是咱现在天天吹空调、吃雪糕比不了的。西瓜则是泡在盛凉水的大盆里,到了晚半晌儿,全家人都吃了饭,大家围在一起边乘凉,边聊天,边吃“井拔凉”西瓜,那可是伏天里全家的最高享受。
冰核儿和雪花酪
老北京伏日,孩子们有吃冰为乐趣的习俗。胡同里不时有卖冰的小贩吆喝声“冰核儿嗷!”那个“核”字,这里念hu,冰核就是散碎的冰块。京都夏日之冰,是冬天时把护城河、筒子河、北中南三海中的冻冰刨开,凿成大块,拉到冰窖里封严储存,备夏天使用。今天的北海旁,还保存着冰窖遗迹,珠市口还有冰窖胡同,德胜门外也有冰窖口胡同。穷孩子们在冰窖门口,等拉冰的车走后,捡起落地的碎冰块,用旧棉布包上几层,装到挎篮中,到街巷胡同吆喝着叫卖,挣点小钱贴补家用。
夏日消暑,穷人自有穷主意。那时的街头闹市还有卖雪花酪的,也算北京一景。这里吆喝的雪花酪,就是小贩们自制的简易冰激凌。前门火车站卖这个的最火,“给的多来尝的多,又凉又甜又好喝!”“冰激凌来雪花酪,又凉又甜你就尝尝哦!”上下火车的人热得够呛,花钱不多,来上一碗,痛快又解渴。至于刨冰,那是又一种冷饮。那时我住在原宣武区沙栏胡同,胡同西口就有一小铺专卖刨冰和汽水冷饮的。所谓“刨冰”,就是一块人造冰用机器,用刨刀像木匠的刨子一样,刨出雪花般冰渣,盛在盘子里,浇上果汁糖水之类,8分钱一盘,极受孩子们欢迎。比它贵的是北冰洋汽水,在大木桶里用冰块和冰水泡着,一毛五一瓶。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街头巷尾有各种大排档,到了晚上,人们喝着凉啤酒,吃着烤串、小龙虾,看着世界杯球赛,聊着,嚷着,尽情地享受。卖雪花酪的几乎绝迹了,喝汽水的人也少了。可我还是怀念儿时雪花酪的透心凉劲儿,以及刨冰机的冰渣溅在脸上,让你激灵一下子的感觉,那时的夏天夜晚属于我们孩子。
“打冰盏的”果子干
果子干是以柿饼为主,加入杏干儿,用温水浸泡,熬制,最后加鲜藕片,调成浓汁,上浇桂花汁,放在盘里用冰镇着,吃起来凉丝丝,脆生生,甜酸爽口。比较有名的是珠市口的金龙斋,卫生、地道、味儿也好。也有串胡同的小贩,推车夜间在胡同里叫卖,小贩手持两只铜冰盏,夹在手指间上下颤动,敲出有节奏的响声,老百姓称之为“打冰盏的”。遇买主时,用小铜勺盛入碗内。喝上一碗,凉彻牙齿,酸甜适度,清香适口,卖果子干的也搭卖玫瑰枣、煮海棠。
現如今,市场上极难见到卖果子干的,偶有卖的也是用杏脯代替杏干,甚至加入大枣、枸杞之类,成了“大杂烩”,喝起来不是那个味儿了。
叶不粘米的荷叶粥
荷叶不粘米,看来不符合实际,可北京有不少的小吃,叫法、说辞与实际情况毫不相干。比如,“驴打滚”,那是年糕卷在蘸黄豆面时,扑起的豆面好像是驴打滚时掀起的黄土,人们就把这种用黄豆面做成的糕叫做“驴打滚”,它其实与驴没有一点关系!还有什么“抱猴儿”(一种甜瓜)、“盆里碰”(玉米面做的尜尜)、“萝卜赛梨”、“栗子味儿的白薯”等等,都是约定俗成的说法,或是一种戏称。
荷叶粥当然会粘米,它的做法是将荷叶洗净,等米粥熬好,把荷叶扣在锅上,再把锅盖压在荷叶上,使热气腾向荷叶,滴下水汽,让荷叶的清香味融入粥中,成为一种特殊味道的米粥。冷却后,再撒上白糖、桂花,就成了地道京味的荷叶粥。听说,这种粥在后海的荷花市场还有卖的。
酷热的伏天,只有立秋来临以后,它才会收敛起那炽热的威力,早晚凉爽了,它的疯狂劲儿也就慢慢退去了,一年当中最爽的秋季就登场了,老北京人也就该开始考虑过冬了。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