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长城市群经济外向化背景下区域性语言服务

2017-07-21 11:34褚凌云邵薇薇
北方经贸 2017年6期

褚凌云+邵薇薇

摘要:“哈长城市群”经济外向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将带来丰富多样的语言需求。我国应做好相应的规划,及时启动有关建设,为城市群建设战略的实施提供切实有效的语言服务。本文通过分析语言服务的主要层面,提出区域性语言服务的六个层面即语言资源保护研究,跨境语言与周边安全研究、外语教学政策与规划研究、城市群周边国家和地区汉语传播演技、话语体系研究、语言智库的建设与研究等。

关键词:哈长城市群;经济外向化;语言服务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083-03

一、引言

2013年6月26日,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将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全面提升东部三大城市群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将再打造10个区域性城市群,而“哈长(哈尔滨长春)城市群”已入列国家10个区域性城市群的规划中。根据2014年3月16日正式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将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15年1月15日,据权威人士透露,城市群规划已进入正式编制阶段,初步从重点培育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作用区的角度出发,确定打造20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

其中,重点建设5大国家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5大城市群。稳步建设9大区域性城市群(国家二级城市群),包括哈长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9大城市群。引导培育6大新的地区性城市群,包括呼包鄂榆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兰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

哈长城市群名列9大区域性城市群(国家二级城市群)之首,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正如语言服务是“一带一路”的基础保障(赵世举,2016),语言服务也是哈长城市群经济外向化过程中的基础保障。

二、语言服务的主要层面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文化要素,在“哈长城市群”建设中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语言服务概念的提出,在中国虽然不过短短10年,但语言服务之事却上可溯至古代,外可见證方国。语言服务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广泛。语言服务不仅促进着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也关乎国家的语言能力、大众的生活质量,并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语言功能视角看,笔者认为,语言至少可为“哈长城市群”经济外向化建设提供如下服务。

(一)交际服务

交际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和重要功能。语言是交际的方式和交流思想的手段。交际功能是语言首要的、主导的社会功能。所谓交际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互相传递和交换信息。经济外向化建设带来了更加广泛、频繁而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语言环境更为复杂,日常交际所需要的语言服务不仅会数量大增,而且更加多样化。不仅需要熟悉各国官方语言,也需要熟悉相关地区通用语言乃至地方土语;不仅需要满足一般交际需要,还要满足经贸谈判、法规政策咨询、工程实施、纠纷调解、学术合作等专业语言需求。但就我国现有的情况看,仅满足交际服务,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真正满足语言的交际需求,就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场合进行语言实践,成为国际语言文化的传播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尽义务、做贡献。

(二)通心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语言相通则是实现这“五通”的重要基础之一。其基础性不仅表现在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上,而且也体现在语言文化融通这一核心层面上。武汉大学教授、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世举认为:“五通”的关键是要搭建人心联通桥。如果人心不通,任何的合作都会寸步难行。通过语言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探寻不同国家在文化、利益方面的契合点,促进文化互鉴和彼此认同,夯实民意基础,深植社会根基,可为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语言文化融通是“哈长城市群”经济外向化过程中的基础工程、先导工程和民心工程。

(三)话语构建服务

在实现“哈长城市群”经济外向化的话语建构中,我们到底要追踪哪些问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个总布局就是一个总体性的话语。从这个总体性的话语当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特殊内容。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急需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话语体系。在政治建设方面,我们迫切需要建立的是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话语体系。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话语体系。在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同样面对一些需要我们做出解释和论证的特殊性问题。

总之,建构“哈长城市群”话语体系,不是去粉饰太平,不是去掩盖矛盾,也不是去回避问题,而是要确立一种能够真实地、透彻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就是反映“哈长城市群”实践的实质内容的思想体系、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

(四)资源服务

所谓“资源”,是指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能发展的事物。资源学通常将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下面再各分成若干小类。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又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它存在、依附于人类社会,与社会紧密相结合,为社会交际服务,因此被认为离开了社会无所谓语言。语言既是物质的又是社会的,而更多的是社会的。语言以它的物质结构系统,承载着丰富、厚重的社会文化信息,为社会所利用,能够产生社会效益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效益,所以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多变化、能发展的特殊的社会资源。“哈长城市群”经济外向化建设需要联合相关国家开发不同语种的各类语言学习资源和产品,搭建语言服务平台;利用跨境语言文字,携手周边国家合作开发文化产品;还可以借助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项目,等等。

(五)信息服务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信息资源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是各种事物形态、内在规律和其他事物联系等各种条件、关系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至关重要,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整个信息化体系的核心内容。人类信息的80%以上是依靠语言文字呈现的。通过语言文字媒体实时了解、分析有关地区关于“哈长城市群”的各种信息,提供给有关方面参考,这对于保障经济外向化建设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三、区域性语言服务的层面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做好语言规划,是“人文先行”的必然要求。构想服务于“哈长城市群”的语言规划同样应当统筹省内外语言生活的大局:既要研判省内语言生活、语言生态的变化趋势,语言政策将面临的更为复杂多样的议题;又要分析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生活,双边和多边交流中的语言使用;更要思考旨在争取人心、赢得民意的人文交流对语言文字的需求。笔者认为,制定服务于“哈长城市群”的语言规划,应重点研究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经济外向化背景下的语言资源保护研究

我国地域广袤,语言资源丰富,如何在现代化进程提速、语言生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科学保护国家语言资源,是“哈长城市群”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加强相关研究,消除人们对于现代化进程加快将导致生态破坏的误解和疑虑,这对推动“哈长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语言保护工程是科学保护“哈长城市群”语言文字,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得政心、得民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一工程建设任务量大、学术性强、技术要求高,为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有关要求如下。

1.高度重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要高度重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工程承担单位主管领导要亲自负责,加强组织协调,提供保障支持,认真落实语保工程总体规划。要把工程任务纳入科研项目管理。

2.注重质量。要按照工程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执行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对于高效优质完成工程任务的团队和个人,其所在单位以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适当的奖励。

3.加强监管。各地要规范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工程经费使用效益。要加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管,积极配合,做好中期检查评估、项目验收等相关工作。

4.通力协作。语保工程涉及面广,具有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协同化的特点,参与各方要充分发挥积极主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工程实施。

(二)跨境语言与周边安全研究

跨境语言虽然是世界各国语言生活中由来已久的一种语言现象,但总的看来,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少,对跨境语言的认识还很肤浅,仅停留在初步阶段。“哈长城市群”跨境语言数量较多、地域分布较为复杂,存在同族不同语、同语不同文等复杂性,对跨境语言现状及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纳人口数量、家庭内部语言地位、双语发展情况等因素,提出在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中,有必要根据跨境语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语言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从而保证语言外部和内部发展的安全,保持语言生态平衡。

当前,东北广大的陆上边疆地区已经被完全纳入“一带一路”的整体框架(张日培,2015),如何治理以跨境语言文字使用为特征的边疆语言生活,使其照着有利于国家安全、地方安全的方向發展,为落实“哈长城市群”的多重战略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外语教学政策与规划研究

语言在“哈长城市群”建设工作中的需求及重要作用不容置疑,语言是识别敌友的工具、增进交流的渠道。新世纪以来,旨在提高国家外语语种能力的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专门针对“哈长城市群”建设的外语教学政策与规划研究尚未起步。在语言规划中,语言既是挑起冲突的手段,也是预防或解决冲突的工具。语言规划勾勒出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架构为冲突找到借口和理由。在区域政治领域,应善于利用语言手段达到交流的目的。

目前外语教学研究的主要路径有早期语言规划的研究路径、历史-语篇研究路径、政治理论研究路径、法律和媒体语篇研究路径、LPP学科复兴时期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主要有民族志和话语分析,特别是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国外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对“哈长城市群”的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学科内涵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路径和方法呈多元的发展态势,显现出由交叉学科向超学科过度的发展趋势。

在“哈长城市群”建设全面启动的背景下,需要在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第一,在政策方面制定好外语教学语种规划,提出明确具体的关键语言语种;第二,针对不同的外语课程研究,提高外语教学的有效性;第三,复合型人才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第四,“裙边”周围语种人才的储备和使用制度研究;第五,为参与“裙边”国家基础建设的中国企业在经贸、金融、司法等领域提供语言服务的制度研究。

国外研究的主要路径有早期语言规划的研究路径、历史-语篇研究路径、政治理论研究路径、法律和媒体语篇研究路径、LPP学科复兴时期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主要有民族志和话语分析,特别是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国外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对我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学科内涵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路径和方法呈多元的发展态势,显现出由交叉学科向超学科过度的发展趋势。

(四)城市群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汉语传播研究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长期与外界隔绝,致使世界对源远流长的中国语言文化了解甚少。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互利互惠、彼此融合的时代正在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因此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新战略的合作发展理念要求人文先行(李德鹏,2015)。语言的文化职能决定了“人文交流,语言先行”。我国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哈长城市群”建设背景下的汉语传播研究,具有新的内涵和特点。第一,探讨如何主动为城市群建设奠定思想基础的需求;第二,探讨如何运用汉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第三,针对“裙边”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国情、语情对汉语教育进行设计;第四,加强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汉语教育的个案研究。

(五)语言人才培养与技术研究

外语在“哈长城市群”安全领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才是关键,语言技术开发作为弥补外语人才不足的手段也受到极大的重视。然而,成功的人才培养和储备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技术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投入。外语教育部门和机构需要联合起来,提升外语教育的地位,提高民众为地区安全而学习外语的意识,做好教师培训工作。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语言文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服务于“哈长城市群”的语言规划构想需要兼顾国内和国际语言生活两个大局。应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调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哈长城市群”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实现睦邻友好,与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繁荣的战略举措,具有经济、政治、外交、安全等多重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褚凌云.The Mode of Ecology in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J].东北亚学术论坛,2016(11):260.

[2] 李德鹏.“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区域语言服务[J].渤海大学学报,2016(1).

[3] 李 佳.“一带一路”需要语言服务跟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4).

[4] 赵世举.语言服务与一带一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 胡建新,周桂荣.关于我国经济外向化发展的几个问题[J].生产力研究,1993(3).

[责任编辑:兰欣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