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甲烷提纯四氨基安替比林在挥发酚测试中的探索验证

2017-07-21 17:19赵恒生
绿色科技 2017年12期

赵恒生

摘要:指出了目前环境监测系统测定地表水、地下水中挥发酚按照《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3-2009)的要求,用蒸馏法使挥发性酚类化合物蒸馏出,并与干扰物质和固定剂分离。酚类化合物,于 pH(10.0±0.2)介质中,在铁氰化钾存在下,与 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安替比林染料,用三氯甲烷萃取后,使用光程为 30 mm 的比色皿,在 460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采用实验验证了用三氯甲烷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进行了结果测试比对。

关键词:挥发酚测试; 提纯; 三氯甲烷

中图分类号:R12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10102

1实验部分

1.1实验器材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TU-1901分光光度计,30 mm石英比色皿;

500 mL分液漏斗、100 mL容量瓶、250 mL容量瓶、1000 mL容量瓶。

1.2实验试剂

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

无酚水:无酚水按照国标HJ503-2009中要求,于每升水中加入 0.2 g 经 200℃活化 30 min 的活性炭粉末,充分振摇后,放置过夜,用双层中速滤纸过滤,制得无酚水,贮于玻璃瓶中。

三氯甲烷(CHCl3)。

苯酚溶液:500 mg/L(安倍瓶)。

氨水: ρ (NH3·H2O)= 0.90 g/mL。

磷酸溶液,1+9。

缓冲溶液:pH=10.7。称取 20 g 氯化铵(NH4Cl)溶于 100 mL 氨水(2.4)中,密塞,置冰箱中保存。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称取 2 g 4-氨基安替比林溶于水中,溶解后移入 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密塞,置冰箱中保存。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称取 2 g 4-氨基安替比林溶于水中,溶解后移入 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将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导入分液漏斗,放入10 mL三氯甲烷,进行震荡萃取,震荡3分钟后,将三氯甲烷液面放掉,将配置好的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倒入棕色试剂瓶,放入冰箱存放。

铁氰化钾溶液: ρ (K3[Fe(CN)6])= 80 g/L。称取 8 g 铁氰化钾溶于水,溶解后移入 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置冰箱内冷藏,可保存7 d。

2分析测试

2.1标准曲线的绘制

实验分A、B两组,A组使用未提纯的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B组使用三氯甲烷提纯的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实验所用其他试剂均相同,方法步骤相同。

取两组各8 个250 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 100 mL无酚水,依次分别加入0.00、1.00、3.00、4.00、5.00、6.00、7.00 和 8.00 mL酚标准使用液,再分别加无酚水至 250 mL,转移至500 mL分液漏斗; 分别加 2.0 mL缓冲溶液,混匀,pH值为10.0±0.2,加 1.5 mL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混匀,再加 1.5 mL铁氰化钾溶液(2.8),充分混匀后,密塞,放置 10 min。

在上述显色分液漏斗中准确加入 10.0 mL三氯甲烷,密塞,剧烈振摇 2 min,倒置放气,静置分层。用干滤纸拭干分液漏斗颈管内壁,于颈管内塞一小团滤纸,将三氯甲烷层通过干滤纸,将三氯甲烷直接放入光程为 30 mm的比色皿中。

2.2标准曲线的测定

于 460 nm 波长,以三氯甲烷为参比,测定三氯甲烷层的吸光度值(表1、表2)。

试样中挥发酚的质量浓度(以苯酚计)按以下公式计算:

ρ=As-Ab-ab×V。

式中: ρ為水样中挥发酚的质量浓度,mg/L;

As为试样的吸光度值;

Ab为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值;

a为校准曲线的截距值;

b为校准曲线的斜率;

V为试样的体积,mL。

用苯酚标准样品200343按照标准样品规定的方法稀释后,同上实验操作,进行质控验证,标准范围为11.5±0.9 μg/L(表3)。

3结论分析

在低浓度挥发酚的测试中,除按《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3-2009),用弗罗里硅土进行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外,也可用三氯甲烷对4-氨基安替比林进行提纯。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局.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3-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国家环境保护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R].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陈海燕,李春华.浅谈测定挥发酚时的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

[4]陆建兰.浅论水中挥发酚的环境监测方法[J].上海农业科技,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