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笔
“减产”或无助沙特阿美上市
朱润民专栏
高级经济师,长期从事石油经济研究与国际原油价格预测
自从沙特政府决定拟将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开上市以来,市场总是将欧佩克主导的“减产”与上市联系在一起。在2017年5月25日决定延长“减产”协议前如此,之后更甚。“减产”对沙特阿美上市到底有几分助力?
首先,“减产”不是沙特一国之事,而是多国博弈的结果。虽然沙特在“减产”协议以及延长协议的达成过程中有主导作用,但如果其他参与国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沙特依然孤掌难鸣。况且,与历次欧佩克达成产量配额限制所处市场形势的外在表象,以及“减产”协议的提议、协商、形成过程相比,这一次也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减产”应该是形势所迫,目的不在沙特阿美上市。沙特阿美上市与“减产”协议及其延长协议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不排除沙特阿美希冀借“减产”协议和延长协议的“东风”助力上市。既然是借力,“东风”能不能借到则是另外一回事。
其次,“减产”协议及其延长协议可能成为沙特阿美上市的“西风”而非“东风”。一旦“减产”协议及其延长协议不能有效助力沙特阿美上市,效果必然相反。
2017年1月“减产”协议生效以来,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大国,美国、中国的石油消费、产量、进口、库存数据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美国能源信息署的周度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26日,美国石油净进口470.5万桶/天,较上年同期下降82.1万桶/天,而石油库存却上升68.4万桶。主要原因是消费下滑、产量上升。这说明“减产”在美国体现的是消费趋软、生产趋强。
综合分析计算我国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7年1~4月,我国原油产量6400.9万吨(同比下降5.96%)、原油净进口13702万吨(同比上升11.79%)、原油加工18272万吨(同比上升3.38%),结余1830.9万吨,比上年同期结余的1393.8万吨多出437.1万吨。此外,2017年1~4月,我国原油加工量增加598万吨,而成品油净出口量增加212万吨,说明原油加工增量的绝大部分产品是用于出口,而非满足国内消费。这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尽管“减产”协议生效,且中国的原油产量持续下降,净进口大幅增长,而库存仍可能持续上升且有趋强迹象;二是中国石油消费增长趋软,依赖中国的全球石油消费高增长预期将被打破。
一旦美国的石油净进口量持续下降、中国的原油进口由强转弱成为市场共识,且随着“减产”的边际效应逐渐下降,市场对“减产”协议及其延长协议的关注将从正向支撑国际原油价格逐渐甚至快速转向反面,市场的乐观情绪消退,悲观情绪增强。这将导致“减产”协议及其延长协议将成为一次不可持续、不彻底的油价保卫战,使国际原油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方运行时间更长,并逐渐形成由悲观情绪主导的价格预期。
此种情形已经在市场不同机构对国际原油价格的预期分歧增大有所显现,绝大多数机构不断下调国际原油价格预期。一旦这种市场情绪在沙特阿美上市前形成,“减产”非但不能起到助力作用,反而会起到负面影响,使其上市估值大打折扣。
诚然,沙特政府希冀借“减产”协议及其延长协议的东风助力阿美上市,但可能由于对市场形势的严重误判,最后落个弄巧成拙、适得其反的结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对深层次的市场本质分析认识不够。
责任编辑:赵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