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珂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中的电气安装成为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大厦比喻为人体,那么,电气系统就是大厦的神经系统,可见电气系统的重要性。因此在电气安装中,一定要坚持电气安装施工中的质量优先原则,因为建筑物的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更会影响今后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情况及其功能的发挥在现今的住宅和公共建筑中,普遍采用电气管线的暗管敷设。但电气管线的暗理的特点,如暗理的管线比较隐蔽,不容易有时甚至没有办法返修,同时,在暗理电气管线的验收过程中容易出现暗管内“死线”的难题,暗理管线通常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功能运行,因此暗理管线的科学合理设计,施工质量得到保障是本文主要论述的问题。
【关键词】电气管线;暗埋技术设计;施工
1.电气管线暗敷设计与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1电气管线设计人员所采用的敷设方式不尽合理
这是由于设计人员在设计电气管线线路的走向时没有充分考虑所需工程量的变化。比如,在设计照明部分时,对于同一同路内多盏灯具、开关之间的连接这种情可以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方式:其中一种方法是先将电线连接到灯具,再引出火线到开关最后返同控制线控制灯具;而另外一种设计方法则是先将导线引导到开关,再将导线返同并控制灯具。从线路科学性上来说,这两种接线方式都是可实施的,并且两者都符合线路设计的规范要求,但这两者之间却存在养很大的施工工程量差异。通常情下,先将电线连接到灯具,再引出火线到开关最后返同控制线控制灯具的方法可以节省工程量。在日常施工的具体实施中,当施工图上灯具及开关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够经济时,出于提高效益的目的,施工单位通常就会在不改变图纸设计功能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计算结果,在实际施工时做出修改,以达到节省工程量的目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作法只是对施工单位单方有利,业主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为竣工图是由施工单位负责整理的,他们对工程上的这种局部修改往往并不反映在竣工图上,而竣工图是工程结算的依据,这样业主并不能从节省的工程量中获得利益,并且也会对日后的使用维护会造成一定的不便。因此,电气设计人员在绘制施工图时,有必要对上述两种接线方式之间工程量的差别加以重视,使灯具和开关的连接更为合理。
1.2施工图纸规范要求
电气设计人员未在设计总说明中注明不同回路导线在暗埋敷设时不应共用一条穿线管。一般设计图纸上配电系统图各回路是分开独立穿管保护的,但在平面图上儿个回路同一走向时则仅以一条粗黑实线表不。部分施工单位往往只在配电箱出来至第一个负荷点按系统图施工,在第一个负荷点之后则两、三个回路共用一条暗埋管。这种作法节省了工程量,也并未违反规范,但毕竟偏离了原设计者的意图,而且对导线载流时的散热也不利。更何况某些施工单位穿线时还经常在共管的儿个回路中共用接地保护线,甚至共用零线。这种作法不能保证供电安全,在一些情况下还违反了规范,但因其很隐蔽,很难被发觉。在现阶段,建筑市场行为尚未完全规范,上述情况常靠施工单位自律。而设计者如能在设计说明中加以明确,则可以避免施工单位的误解或有意曲解。
1.3暗埋的电气管线容易被其他施工操作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暗埋管线设计时一般会把管线集中在一起,而建筑内走道就是首选的,但是很多其他工程的施工很多就是在这开展,一旦对暗埋的结构掌握不够就会造成线路的破坏,严重的话,会造成整个走道内部线路的报废,使工程还得重新返工,造成人力和财力上的重大浪费。由此造成走道楼板里的暗埋管线大量作废,不得不在吊顶内另行敷设,造成极大浪费,而且现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户主在买完房子之后,就会对房子进行装修,甚至会对墙体进行破坏,由于施工团队和建筑的设计团队没有很好的沟通就会造成对电气管线的破坏并常因此引起推的扯皮,严重影响工期。
1.4、电气暗埋管线过于集中会对楼板及梁的结构强度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从建筑物配电间进出的大量暗埋线管山于地方狭小而过于集中,很容易造成局部楼板出现裂缝。尤其是暗埋管大量采用PVC管时,这种情况就更为严重。另外,山于系统众多,不同系统的暗埋线管不可避免地会在楼板面交叉。在那些楼板较薄的建筑中,就不得不采取加厚樓板的方法来保护这些交叉的管线。还有,一些较大的暗埋管在碰到钢筋密集的大梁时,因为无法穿越,而迫使土建施工必须提升梁高。无论是加厚楼板还是提升梁高,都会造成板厚增加、混凝土工程量及荷载变大、以及钢筋保护层过厚等不利影响。而且这些改造还容易使电气及土建施工人员之间产生矛盾。
2.提高施工技术管理
暗埋的电气管线容易被其他施工操作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般而言,建筑物内走道是暗埋管线最为密集的地方,而此处又是其他管道,如空调风管、冷冻管、冷凝管、消防喷淋管等最常敷设之处。所有这些管道在安装时都需要用膨胀螺栓来固定支架,包括吊顶吊架也需膨胀螺栓固定。山于空调、消防、吊顶装饰等施工队伍与电气施工单位互不统属,又对暗埋在楼板里穿线管的走向一无所知,在打这许多膨胀螺栓时,就很难避免损伤楼板里的暗埋管线(实际上,这些施工队伍也常常并不在乎是否会损伤楼板里的暗埋管线),山此造成走道楼板里的暗埋管线大量作废,不得不在吊顶内另行敷设,造成极大浪费,并常因此引起推诱扯皮,严重影响工期。与电线明敷相比,这可算是电气管线暗埋的缺憾。笔者认为,电气设计人员可以在设计时有意识地将暗埋管线尽量避开走道,而将这些管线尽量均布于楼面上,并要特别注意避开其他工种的管道,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碰撞。笔者监理过的一个工程,设计者另辟蹊径,将尽可能多的管线集中于走道,并采用吊顶内明敷的方式,只有在卫生间底部才有少量的线管采用混凝土内暗敷的方式。当然,这种做法要求楼层要有足够的高度。笔者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思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管线暗埋敷设方式虽有不足之处,但较之传统的明敷布线方式仍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只要设计和施工加强配合,这些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克服的。一方面,电气设计人员应设计出合理的、符合际施工要求的图纸;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应严格按图施工,并注意尽可能减少其他施工对暗埋管线的损坏。从而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工程浪费,保护业主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桂垣,徐志明,孟凡莉.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3).
[2]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智能建筑设计技术(第2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