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2017-07-20 12:05李长强
魅力中国 2016年4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策略

李长强

【摘要】高中历史是一门讲述世界、国家、社会的发展历程的学科,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上优秀的传统文化,增进社会发展的观念,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国家荣誉感,可以说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提升和情感的熏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重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是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不懈努力方向,是高中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是祖国发展、社会进步的重点需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人文性极强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和科学的认知观念形成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历史学科知识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低下,并且影响到了学习热情,进而对高中历史学科学习产生了厌烦甚至于逆反情绪。经过深思,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切的原因很大部分还在于高中历史教师身上。历史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过深,不能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过分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讲解,过分重视教师的活动,忽视了学生同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大大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至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被大大压制了。那么我们应采取哪些合理化的措施,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呢?

一、提高学生热情 打造和谐课堂

高中历史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一个优点,那就是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知识中有许多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或传奇性的史实,如果教師能够合理运用这些教学资源,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将会将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再采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那无疑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精心组织导入,或巧设疑问,或以情动人,或结合时事……通过不同的方式巧妙、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渴望获取知识的境界,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其次,求新求异,不断创新。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但大部分的学生不爱学习历史,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还是由于历史课堂教学不尽人意,缺乏趣味性。为此,我大胆探索,力求在“新”、“异”上创出特色来。最后,营造情景,以情求趣。恰当合适的语言会很快将学生引入思辨的天地,趣味横生的语言会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教师应该用语言魅力征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喜学、乐学,陶醉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二、重视实践操作 激发情感体验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丰富与能力的强化,更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学生丰富情感的体验与熏陶。这一点,也正是高中历史学科所特有的、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教学中,教师应当多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表达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以此获得不同于传统观念的创新思维。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那“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是最好的教育的材料。学习历史要与现实相结合,做到社会化实用化。经世致用为现实服务学习历史关注社会,既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又关注高考热点、难点问题。从古代的毁林开荒到今天的退耕还林,从大跃进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到今天的改革开放,从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到今天的全球一体化和地球村。都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从历史的悲剧中去领会和总结今天的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加快社会发展。让学生学以致用,从成就感和责任感中去增加兴趣。

三、组织探究活动 活跃学生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学习效果的增强、思想情感的熏陶、思维理念的活跃。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理念。通过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观察、思考、做做,议议等过程中尽情地、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讲解,自己去小结,不仅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更使学生学会学习。波利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发现探求新知。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找到了一些方法,学生情绪高涨,都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而激动、骄傲,学习气氛热烈而活跃。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则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思维就趋于呆板,那么在课堂上何不尝试让学生讲、老师听呢?不仅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基于这种思想,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的教材内容,可充分让学生探索道理,讲思考方法。这样教学学生探索有激情,讨论的比较方法超出了书上列举的范围,且印象深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有深度,更有创新度。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知识的容量广、深度大,理论性强,对学生学习要求较高。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内容,内容更加丰富多变,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生活性,还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促进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荣誉感的形成,因此历来都是历史研究的活跃领域,给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资料,也出了许多难题。如何教好训中历史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课题,同时也是每个高中历史教师的责任,这需要我们教师有较强的理论功力和不懈的追求。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中历史教学一定能迎来一个新明天!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策略
新历史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