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审美心理学角度赏析王维《鹿柴》两个英文译本

2017-07-20 22:05杨丽丽曹艳艳
南北桥 2017年13期

杨丽丽 曹艳艳

【摘 要】本文以翻译审美心理学参与要素——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机制为基础,对王维《鹿柴》两个英文译本的审美意图再现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概括指出在文学翻译中,审美主体应提升自身审美能力,对审美客体的文本外形和文本内容进行仔细分析,从而构建完善的審美机制,以实现审美客体的审美意图再现。

【关键词】翻译审美心理学 审美客体 审美主体 审美机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90

翻译审美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审视和寻找原文之美并用译语再现原文之美的心理机制科学”。[1]其参与要素主要有三个: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与审美机制。审美客体即翻译对象,此翻译对象是具有一定审美属性的文本。审美客体所承载的审美信息和内涵都包含于文本外形和內实上,分为“音、字、句、篇”和“理、事、情、象”。审美主体为译者,确切而言,是翻译状态下寻求原文文本审美信息的译者。审美机制是译者寻找审美内涵,再现审美内容的原理与方法。翻译审美心理学倡导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表现译者的主观世界。译者经过“从心察言”,“得意妄言”,“立形得似”的历程,了解原文作者所思所感,抓住并挖掘原文的表层与深层的审美内容,以新的审美方式阐释再现原文的审美内容。

一、翻译审美要素分析

(一)翻译审美客体分析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本诗为王维山水诗代表作,选自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zhài寨),是辋川的地名,位于陕西省。笔者在引言中提到,翻译客体的审美信息可见于文本外形的“音、字、句、篇”,内实为文本的“理、事、情、象”。“音”主要表现于语音修辞上,此诗为五言绝句,押韵严格,在进行翻译审美再现时要在押韵上有所注意,尽可能的表现诗歌的韵律美。

在“字”上,全诗仅二十字,却意蕴无穷,张谦宜曾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来概括五绝的字与意,审美主体进行审美重组时注意选词要简而深。在“句”式上,本诗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翻译时应注意译文外形的规整。从“篇”来看,五绝的结构非常严谨,叙事无主语,多隐于字句之间,无固定语法结构,如主谓关系倒置现象。通篇来看,王维的《鹿柴》画面感极强,以景入诗,结构严谨,美感十足。

然而,无论是汉语诗歌还是英语诗歌,都须具备两个因素:节奏与情感。原诗如此,译诗也应如此。华兹华斯曾说“all good 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而济慈也评价说诗歌应该是“the true voice of feeling”。[2]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时应在意思和风格上都忠实于原文。也就是说除了“音、字、句、篇”表现的“心有所指”外,更应在审美深层结构上充分挖掘“理、事、情、象”的内实含义。“理、事、情、象”分别为审美客体包含的思想内容,审美客体所叙之事的发展过程,审美客体承载的情感和审美客体的形状、景象,既有整体上的象,也有局部的象。

王维的《鹿柴》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人迹罕至,空谷传音,幽林丛丛,青苔隐现,这是象;结合景物描写的层面,作者时代背景,诗风诗貌,我们可以得到此诗的理——“禅寂”;而从“事”来讲,《鹿柴》描绘的景物描写细腻,通过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展现了一副深山里中的禅寂和幽美,表现了王维的生活环境和情致;在情感上,当时唐朝佛事兴盛,王维一生虔诚信佛,所作之诗多意境高远,通过诗,画,而入境,颂扬禅学,隐晦的表现了其隐世的理想。

(二)翻译审美主体分析

任何审美活动存在的前提就是同时具备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翻译审美也是如此。翻译审美主体的审美素养体现在“才胆识力上”,“才”指译者的双语理解和驾驭能力,“胆”为翻译策略的选择,“识”指译者的审美识别能力,又指通过文本外形挖掘内实的能力,而“力”为魄力和个性。[1]这两个英译本的作者分别为W.J.B.弗莱彻(W.J.B.Fletcher)和肯尼斯·雷克斯罗斯(Kenneth Rexroth)。

弗莱彻为英语大师王宗炎的老师,专注于诗歌翻译,其译作广受好评。而肯尼斯·雷克斯罗斯(中文名为王公红,诗人,画家,评论家),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事中日女性诗歌翻译。以“才”而论,弗莱彻虽不是诗人,但其双语能力很好,并且在中山大学任教,所以在“识”方面兼具优势。此外,他对中国文化知之甚深,无论“胆”与“力”,已自成体系。而雷克斯罗斯作为诗人与画家,虽占据一定的优势,对诗词这个审美客体认知更多,然而由于只是在助手钟玲的叙述下进行中国诗词翻译,其译诗多少会有意象流失的可能。

(三)翻译审美机制分析

“若要真正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间建立桥梁,就应该建立审美机制——‘观、‘悟、‘品的审美过程”。[1]“观”指通过感观对审美客体承载的审美信息进行感性认识,有静观和神思,即译者需心无杂念,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悟”指“顺乎原作之情,与SL(source language)的作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为伊消得人憔悴”。[3]说到底为情感和设身,为设身处地,把自己融于时代,融于情境之中,才能超脱于作者,领悟审美客体的审美意义。

最后的“品”为品藻,顾名思义,旨在通过对原文的字句篇进行领会,从而真正品味到审美客体的审美内实。这需要经过两个阶段,一为“论世”,一为“附会”,前者强调对审美客体,包括作者、原文、人物、地名等的清楚认识,后者强调附词会意,要求从整体上对审美客体进行关照和解读。

二、王维《鹿柴》两个英文译本赏析(译本参看附录)

首先,看标题《鹿柴》,前文说到该名为地名,是作者晚年所居之地——辋川的地名,所以笔者认为可直译为“The Deer Enclosure”或者为“the Deer Fence”,弗莱彻把题目译为“The Form of the Deer”欠妥,这表明审美主体在构建审美机制上的“品”并未了解。而雷克斯罗斯采取的是意译,多少有误译之嫌,摒弃了审美客体的存在。其次,对诗歌整体分析,格律诗汉译英,最好体现对等,尽量争取译诗在神、形、音都能表现原诗之美,体现审美客体的外形要求。在文本外形上,弗莱彻舍弃了以言对言的形式,巧妙的运用了音步,每一句有五音步,对应了五言绝句,而在押韵上,改变了王维的abab形式,形成了自己的aaba押韵,从诗歌角度上来看,有韵有格,是一首不错的英文诗歌,充分展现了审美客体的文本外形特点。相反,雷克斯罗斯则依据西方诗歌的特点,无论是在诗的行数还是格律上都进行了创造,显然与审美客体在形式上就大相径庭,把绝句所附带的中国元素也一起去除了。具体分析,详见下文。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此处的“空山”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正面描写了空山的杳无人迹,“不见人”又进一步加强了“空”的效果。后一句为绝妙之笔,作者省略了大自然之声,而引用了“人语”这一意象进行“空山”情境的再现,以动衬静,愈发空寂。这一句是情境描写,与王维的诗、画风格对应。

这里就对审美主体提出了两大要求,一是对王维风格的把握,即以景入情;二是对该句诗歌“空”的把握和以动衬静这一写作方法的再现,具体来说就是审美机制上的“论世”、“设身”与“情观”。然而译本中审美主体是否有此意识呢?首先来看“以景入诗”,弗莱彻的译诗采取了阐释法,完全是对诗歌意境的具体再现,但却缺乏美感。相反,雷克斯罗斯理解了作者的环境描写,采用了倒置的手法,并在主语选择上脱离了“我”这一概念,与中国诗歌的主语隐晦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着来看“空山”这一词汇的翻译,“空山”的表达体现了两个作用,一为直接陈述,二是以动衬静。在对“空”的理解上,弗莱彻选用了“lone”,孤独之意,稍有欠佳,会给人以除了山就没有任何其他事物之嫌,多少显得凄凉,与原文的隐遁禅意衔接不够紧密。对于“空山”,雷克斯罗斯的创造性又彰显出来了,无论是在文本外形还是内实上,都是自由创作,一个“wildness”把文本的意境引入荒原背景,整首诗的情致大打折扣。这主要是由于审美主体并未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加之雷克斯罗斯的语言障碍,其所获得的文本为“二手”,是在他人口述下完成的,信息丢失甚多。

对于后面的一句所体现的表现手法,两位译者的处理也大相径庭,弗莱彻“But whence is the echo of voices I hear?”中的“but”暴露了“但”的理解误区,此处应理解为“只”,并非是现代汉语的“但是”,所以这句为并列关系。对于这一点,雷克斯罗斯则受益于“二手”文本资料,在叙述者的正确解述下,其选用了“only”,并通过“nobody”和“something”的对比进行了审美信息的再现。

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三、四句由声入色,审美机制的情观由听觉到视觉。一二句强调寂静,那三四句就是幽暗,所谓“幽静”之境就如此。和前面一二句的写作方法类似,第四句用了对比的写法,以光衬暗,冷色调上多了一抹暖色情趣,更凸显了整首诗的幽静意境。

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要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关键字——“返景”,“入”和“上”的翻译;第二,整个审美状态和意境的再现,尤其是后面以亮衬暗的写作技巧。首先来看关键字,审美客体的语言文字往往承载不同的理事情象,翻译时不仅要再现字词的理事情象,还要探究其审美意图和审美属性。“景”通“影”,为日落时分返照之光。在论世这一技巧上,两位译者都理解了此为夕阳,并采取了直译策略,但是在诗歌内在属性上,却并未深挖。所谓“夕阳”是否为王维心中的佛光呢?就如标题《鹿柴》,是否就是作者一直推崇的释迦牟尼第一次布道的鹿园?对于“入”,弗莱彻选用了“pierce”,词义偏重,与文章中的诗意显得格格不入,“深林”更是只用了一个词“forest”进行概括,意寓欠丰满。雷克斯罗斯的“slip”稍显情趣,“dark”通过色彩描写表现了森林的幽深,彰显了蕴含的审美意图——禅趣。而对于“上”的翻译,弗莱彻进行了创造性翻译,完全省略了传统上对于“上”的翻译,如“upon”“on”等,而是使用了“appear”,颇富惊喜。雷克斯罗斯对此的处理则是意译,“青苔”为“shadowy moss”阴影下的苔藓?是否有阳光下的苔藓?动词“gleam”是指光隐隐约约的照,而原文中很明显光是直接显现在了青苔上,其译文在意义上进行了曲解。由于对关键字的理解上有偏差,两者的译文在审美表达上都存在意境缺失的问题。

三、结束语

从王维诗《鹿柴》的两个译本我们可以看出,弗莱彻作为一名非诗人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时,充分运用自己的“才”、“胆”、“识”、“力”,在当时大变革的情境下,作出了自己对于整首诗的审美意图解读,对审美客体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实都有了比较恰当的审美再现。雷克斯罗斯的译诗带有再创作的痕迹,一方面是因为在“才”方面的不足,其对审美客体的把握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是因为作为审美主体,他秉承自己一贯的自由创作思想,以一个诗人的角度对诗歌进行了创作再现,表现了自己对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诉求。翻译审美心理学主张翻译主体应培养自己的审美素养,“才胆识力”相互交融,构成自己的个性心理结构,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审美客体进行从外形到内实的整体把握,构建自己的审美机制,通过“观”——“悟”——“品”的审美途徑,再现作者的审美意图。

参考文献

[1]颜林海.翻译审美心理学[M].成都;科学出版社,2012:32,35,38,50

[2]郭著章.文言英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87,189

[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01-302

[4]杨柳,黄劲.历史视界与翻译阐释:以王维的《鹿柴》为例[J].中国翻译,2010(06):54-57

附录:《鹿柴》两个英文译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