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荣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进,正全面影响我们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为此,对小学语文互动性学习进行深一步的探究。提出“老师-班级互动”、“老师-小组互动”、“老师-个人互动”三种互动方式,并简要说明其具体方法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互动式学习 小组讨论式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80
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竖起了以素质教育,综合教育为目标的旗帜。而基于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我们开始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国的基础教育较国外而言,有两个优势:一是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稳定扎实;另一个是学生心态稳定,应试能力强。但显然这种扎实稳定之下,学生就存在动手能力差,自主意识不足,创造力贫乏等现状。为改善此现状,我们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学。“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词语,作为教学老师,首先我们应明确“互动”一词的含义:“互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不同形式、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进,正全面影响我们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而基于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我们开始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对互动性学习进行深一步的探究。
互动性学习,是小学语文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与学生们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其中既有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更有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及影响。本次探究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如下:
一、老师——班级互动
新课程改革刚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的教学方式中,因小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尚且不足,多数处于被动接受老师教学的状态。因此,为达成新课程教学目标,首要问题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作为教学引导者,应提前做好教学备案,分析和研究每一节课程的教学任务,及根据教学素材设计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打破传统的室内教学方式,可根据书本内容进行相关的课外实践学习。以动态的学习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实践过程中自我探寻,自我思考,以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时,正值夏天,可带领学生在操场进行小规模的泼水节活动,以此体会文中泼水节的欢乐。通过其切身体会更能记住泼水节的美好祝愿。
二、老师——小组互动
纵观各类教学方式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小组式合作学习是最有效,也是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这种小组式合作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较为严格,在具备普通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具备其他相关能力。一是组织能力。因小组合作的前提是教师能合理地进行小组构建,对优秀、中等、稍差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分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指小组内成员在学识,情商,能力,基本能力等方面处于不同层次,这样在方便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同时,避免小组内因差异不大,快速得到小组一致的情况。组间同质是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成员分工基本相同,并且相同分工的学生层次相差不多,这样可以形成较为平衡的分组,同时使讨论结果在组与组之间更有参考性。二是良好的管理引导能力。在初步进行小组合作时,可以发现许多小组在讨论时热火朝天,但一到汇报交流时便鸦雀无声,或者汇报时并没有达成小组一致观点,只说自我的观点。为此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能力,在学生探讨之初,积极为学生创造设定一个符合文章的学习情境,引导和启发学生该如何去讨论,通过某个方向完成讨论获取知识。三是做到看似放纵实为操控的状态。即一方面放手让学生自我讨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融入到小组讨论的分为中,无论是激烈的辩论还是平和的交流,都不进行过多干扰;另一方面,又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诱导学生从正确的思路去学习,解决其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讨论结束时及时进行汇报总结交流,根据学生的讨论思想,及时作出相关评价,对正确思想给予肯定,某些稍有偏差的误解及时纠正。
通过小组式的互动交流学习,让学生从中体会、感受学习过程中的愉快,增强其领悟、交流合作、团结协作等能力,通过辩论、反思、交流,摒弃不确切的和错误的观点思想,达到小组的意见统一,最终形成明确的思想认同,真正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学习目的,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三、老师——个人互动
继前两者教学方式之后我们就可发现小学生由于知识面、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的局限性,很多的教学重难点难以通过学生间合作互助就得以顺利解决。每一个学生的有自己的特性,基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先天条件,在学习上会表现出差异,导致有时不能及时跟上课程内容。因此,首先教师应具备敏锐的眼神,能及时发现此类学生并进行单独指导。
(一)适时指导、点拨学生
当学生不能就所获得的知识点和经验解决所面临困难时,教师要引导其大胆的围绕课文题目,内容等进行分析质疑。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师生进行共同梳理,进一步合作、探究。在这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发现学生薄弱之处,针对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不同的指导,同时特别注意对其心理进行辅导,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
(二)根据反馈及时调整
在互动式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指导和帮助进行的,教师应根据第一时间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询问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感想,或直面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成效,直接把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主要问题所在,反思自己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和教学策略。通过这种教师与学生双方间续不断的交流反馈信息,可以使更为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
小学语文互动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中迅速推广开来,“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已被广大师生欣然接受。为更好的加强互动性学习的实质性效果,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及时根据新课程教学要求改变教学方式,立足教研,充分利用互动式学习方法,进行课堂研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