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海洲
白城中心医院胸外科,吉林白城 137000
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I类切口感染的调查研究
闫海洲
白城中心医院胸外科,吉林白城 137000
目的应用抽样调查研究规范化和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在Ⅰ类切口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以来在该院收治的3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50例患者常规应用抗菌药物,观察组150例患者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物,研究应用抗菌药物在I类切口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结果对照组150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100.00%),12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8.00%),住院时间为(8.92±2.53)d,应用抗菌药物费用为(1 525.32±168.38)元;观察组45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30.00%),3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2.00%),住院时间为(7.58±2.39)d,应用抗菌药物费用为(1 154.26±172.16)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应用抗菌药物费用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结论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物于I类切口手术患者不仅能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和误用,更为重要的是能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从而达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住院时间和降低应用抗菌药物费用的目的。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Ⅰ类切口;切口感染;预防控制
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手术操作及其围术期治疗和护理存在问题,易发生切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1]。这要求在围术期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为此,笔者随机抽取2016年1月以来在该院收治的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对照组)和规范应用抗菌药物(观察组)各15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应用抗菌药物在I类切口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1月以来在该院收治的3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80例,女性70例;年龄范围在20~72岁之间,中位年龄4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72例;年龄范围在22~75岁之间,中位年龄48岁。两组患者性别组成、中位年龄、手术类型比例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研究方法
作者应用抽样调查研究规范化和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在Ⅰ类切口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在所有的范化和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在Ⅰ类切口的感染和非感染患者中,按照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各抽取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3 抗菌药物应用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即不严格管理抗菌药物的应用,术前抗菌药物应用不明确,且术后连续应用3~5 d抗菌药物或应用前沿抗菌药物。
观察组患者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中规定的用药指征(年龄超过70岁以上者、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者、恶性肿瘤放化疗者、合并糖尿病者血糖控制较差者、有异物植入者、涉及重要器官和较大手术范围者、手术时间较长者)对围术期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在无指征情况下不得应用抗菌药物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对于具备应用指征者,术前30 min~2 h内应用1次抗菌药物,术后不得再次使用;但是手术时间在3 h以上或术中出血量在1 500 mL以上者可再次应用抗菌药物,并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
1.4 调查项目和内容
调查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和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应用抗菌药物费用。
1.5 统计方法
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和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应用抗菌药物产生费用,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应用抗菌药物费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和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150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100.00%),12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8.00%);观察组患者中,45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30.00%),3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2.00%),详见表 1。
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个相对数指标均高于观察组。
表1 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和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应用抗菌药物费用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92±2.53)d,应用抗菌药物费用为(1 525.32±168.38)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58±2.39)d,应用抗菌药物费用为(1 154.26±172.16)元,详见表2。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应用抗菌药物费用之间的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应用抗菌药物产生费用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应用抗菌药物产生费用的比较(±s)
组别 住院时间(d) 抗菌药物费用(元)对照组观察组t P 8.92±2.53 7.58±2.39 4.72<0.05 1 525.32±168.38 1 154.26±172.16 18.87<0.05
切口感染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切口感染会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包含患者自身和手术两个方面危险因素[2],其中患者年龄、机体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等属于自身危险因素,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灭菌处理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等属于手术方面的危险因素[3]。
临床一般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但是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会影响患者的抗感染效果。尽管抗菌药物应用能在一定程度防止切口感染的发生,但抗菌药物用量不是越多越好,这会提高细菌的耐药性,从而加大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风险[4]。
Ⅰ类切口一般是指清洁切口,这类患者在围术期一般不需要应用抗菌药物。在治疗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时,经常会出现滥用抗菌药物现象,这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5]。所以,为了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在治疗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时,必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在保证患者手术效果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
围术期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几率[6]。但临床实践中存在未规范应用抗菌药物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甚或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在应用抗菌药物时,临床药师要主动参与,实施药学干预[7]。①制定合理的用药计划。临床药师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用药后病情变化和用药反应,再主动和临床医师沟通交流,结合患者实际共同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②核对用药处方。临床药师应仔细核对处方,重点核对药品名称、剂量、服药方法及服用次数,标注不合理之处,并主动和医师交流讨论,共同确定最终的用药方案。③用药教育。临床药师应详细向患者讲述用药的意义和作用,告知患者用药方法,并讲解相关不良反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切忌擅自减药停药,必要时由家属监督用药,增加依从性。
笔者随机抽取2016年1月以来在该院收治的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对照组)和规范应用抗菌药物(观察组)各15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况研究。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抗菌药物,观察组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物,结果表明对照组150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100.00%),12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8.00%),住院时间为(8.92±2.53)d,应用抗菌药物费用为(1 525.32±168.38)元;观察组45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30.00%),3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2.00%),住院时间为(7.58±2.39)d,应用抗菌药物费用为(1 154.26±172.16)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应用抗菌药物费用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说明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物不仅能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更为重要的是能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从而达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住院时间和降低应用抗菌药物费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预防和控制Ⅰ类切口手术切口感染,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和误用现象的发生。
[1]艾伟鹏,吕小娟,马林,等.规范使用抗菌药对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师,2014,17(4):644-646.
[2]杨静谟,徐维平,周芮伊,等.某院I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 [J].安徽医药,2015,19(10):2028-2030.
[3]史志学.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调查以及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2):231-234.
[4]李兵,张怡,李雪红,等.干预措施在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109-111.
[5]李春兰,袁雪.Ⅰ类切口手术72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1):1246-1248.
[6]于丽,李晋宝,孟延红.药学干预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合理性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5):478-480.
[7]孙雷.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初步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144-145.
R735
A
1672-5654(2017)06(a)-0186-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6.186
2017-03-05)
闫海洲(1983-),男,吉林洮南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