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勋章的获得者

2017-07-19 15:36刘军
卷宗 2017年13期

刘军

摘 要:红旗勋章本是苏俄的第一个勋章,是授予直接参加战斗而表现特别勇敢和英勇的俄罗斯联邦的公民。经历了东北14年抗日斗争全过程的周保中,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严重困难,率领抗日军民,喋血白山黑水、深山峡谷之间,与日寇短兵相接,刺刀见红,历经大小战斗数以千计,3次身负重伤,随时处在牺牲的边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领导抗日联军创造了孤军抗敌、红旗不倒的中华民族的奇迹,在反法西斯国际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外国人的周保中获此殊荣,当之无愧。

关键词:红旗勋章;周保中;东北抗日联军

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陈列有一枚红旗勋章。通过一位在苏联朋友的热心帮助,获得到奖章档案卡的影印件,通过影印件上的俄文翻译可获知奖章主人从1932-1940年间率领游击队在满洲里、松花江等地积极抗日,1942-1945年间培训中国军官和士兵;受过5次伤;获得“红旗”勋章,當之无愧。此枚红旗勋章的主人叫周保中——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杰出领导人,毛泽东曾多次对他做出高度评价,“我们的民族英雄”、“义勇军领袖”、“一贯地执行党的路线的抗联同志”;赞誉他:“保中同志在东北十四年抗日救国斗争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由此可见,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军史以及国史中, 周保中的地位和贡献是不可忽略的。

1 周保中将军简历

周保中,原名奚李元,1902 年生,云南大理人,白族。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曾在滇军和国民军中服役。1926 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等职,参加北伐战争,率部英勇作战,屡建战功。1927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 年受中共中央派遣赴苏联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国际列宁学院学习。

“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组织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932 年 5 月起先后任中国国民救国军总参议、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总参谋长,指挥两次攻克安图县城、三打宁安等战斗。1934 年 2 月领导组建绥宁反日同盟军,任军事委员会主席,率部在宁安地区开展游击活动。1935 年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 5 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 5 军军长,领导创建绥宁抗日游击根据地,指挥大盘道、前刁翎、依兰城等战斗。1937 年 10 月起先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 2路军总指挥、中共吉东省委书记。1938 年初,为打破日伪军 6 万余人对佳木斯地区的“讨伐”,组织指挥第 2 路军主力从依兰地区向五常地区西征,亲率留守部队多次挫败日伪军的“讨伐”。

1939 年春,针对日伪军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的严峻形势,主持召开中共吉东省委扩大会议。随即整顿部队,调整部署,指挥各军分路突出重围。1940 年在抗联部队遭受严重挫折、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继续组织开展小分队游击活动。1942年 8 月任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坚定不移地率部继续坚持战斗。1945 年 8 月率部配合苏联红军进军东北和接应八路军、新四军调赴东北的部队。曾获苏联授予的“红旗”勋章。

解放战时期,历任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东满军区司令员、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主任兼民政部长等职。1955 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4 年 2 月 22日病逝于北京。

2 红旗勋章

红旗勋章是苏俄的第一个勋章,是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1918年9月16日发布命令设立的,授予直接参加战斗而表现特别勇敢和英勇的俄罗斯联邦的公民。勋章由内外两层组成:白色珐琅质为底色,佩带金质铸成铁锤与镰刀,再有两条金麦花穗围着红星,外层背景有图案“黑铁锤”与“黑镰刀”交叉、火把与红旗,旗上刻写:“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也是两条更大金麦花穗围着,徽章底部写:"CCCP" 苏联缩写字。此勋章由受勋者佩挂在左胸,附加绶带中“白”、左右两边为“红”。

1945年8月底即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之际,据史料介绍共有4位东北抗战将领荣获了苏联红旗勋章。这四位将领是苏联红军独立步兵第88旅也称“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的旅长周保中、副旅长李兆麟、一营营长金日成(曾参加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和三营营长王明贵。

3、红旗勋章档案卡

4 获得红旗勋章,当之无愧

周保中从青少年时代起, 就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上下求索。出走过东南亚, 参加过护法战争和北伐战争。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腥风血雨中, 周保中在林伯渠等引导下, 毅然抛弃高官厚禄,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 从事兵运工作和上海特科的地下工作。后受党中央和周恩来的派遣到苏联留学。在苏联留学三年,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军事理论和指挥策略,有了进一步提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他怀着还我山河的赤子之心坚决要求回国抗日。周保中从莫斯科先回到上海, 后被改派到东北抗日前线。在东北14年的抗日斗争中, 周保中一直发挥着东北地区抗日战场上的统领作用。

在领导广大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周保中高举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不断发展壮大抗日力量。1932年初,时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的周保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发动群众,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并在党的领导下联合一切抗日力量,共

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主张。为此他曾先后在王德林、李杜等义勇军中, 担任过重要职务, 多次指挥战斗, 在宁安、敦化、安图、桦甸、抚松等地不断痛击日军。宁安战斗中,敌人的一颗子弹打在了他小腿的两根骨头中间,但他忍着剧痛坚持指挥部队,直到战斗结束。事隔12天,他又带伤指挥了第二次攻打宁安的战斗,消灭了数百名敌人,并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

1933年1月,在日军大举进攻下,自卫军、救国军队伍大部溃散,高级将领相继撤至苏联境内。周保中重整救国军队伍,率500人进人宁安县境,着手组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他遵照1933年1

月26日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即《一二六指小信》)精神,日夜奔走于救国军残部等各反日队伍之间,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吸引了众多救国军残部和反日山林队,如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副军长柴世荣、第一师师长李荆璞、第二师师长傅显明等等,都先后加人中国共产党,走上了坚决抗日的

道路。1934年秋,在一次与敌遭遇战中,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腹部,肠子流出体外,周保中忍痛把肠子塞进肚子里,仍继续指挥战斗,硬是坚持到把敌人消灭。

1936年前后,吉东周保中、南满杨靖宇、北满赵尚志, 在和中央失去联系、在没有党、政、军组织的直接领导的极端困难中, 他们仍能保持品字之战、互为依托、互相支援的战斗格局。

1937年3月19日夜,周保中亲自指挥抗联第三、四、五、八、九军共700余人,联合攻打依兰县城,毙伤敌人百余,缴获枪械130余支,子弹万余发,充分显示了团结对敌、联合作战的巨大威力。

1938年,为粉碎敌人企图将三江地区抗联“聚而歼之”的阴谋,打通与战斗在东南满一带杨靖宇领导的抗联第一路军和战斗在热河的八路军的联系,周保中决定派主力部队西征。西征部队消灭和牵制了日伪军的大量兵力,涌现了“十二勇士”、“八女投江”等许多英雄壮举。这次西征虽遭严重挫折,但其历史意义非常重大。[1]

1939年至1940年后,东北抗联形势日益严峻,各部移师苏联, 进行整训。其中, 1940-1941年两次“伯力会议”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明确确定了周保中为东北地区抗日战场党、政、军的全局统领。伯力会议维护了抗联的领导权, 奠定了此后与苏军合作的基本模式。

1941年以后,周保中在全盘指挥东北地区抗战的同时,并主持了抗联部队的整训、整党和军事侦察,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周保中为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旅长。因为苏军编制为“一长制”,所以88旅党、政、军的全盘工作,都是周保中一元化的领导。

抗戰后期, 周保中组编了近20多支抗日游击小部队, 在苏军反攻东北前夕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活动。同时,他从部队派遣了一大批指战员, 脱掉军衣, 潜伏在佳木斯、牡丹江、镜泊湖等地, 作为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和游击小部队密切配合, 对日寇进行了多方位的打击和消灭。

凭着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掌握的军事技能,周保中科学地预测到后来的军事事态发展,早在1942年,就制定了要抢在国民党前面,将东北划为十三个区域,占领东北根据地的万余字的战略大纲;同时,超前地命令游击小部队,在寻找机会消灭日寇的同时,派出游击武装力量,深人日寇军事要塞,进行准确的侦察,并把十多年在东北地区侦查的军事地理、地形、地貌及在日军军事要地获取的各种情报,经汇总后由苏联最高统帅部编印出《日本关东军战略要图》。此图战前分发到苏联远东军队三个方面军连以上军官人手一份。

苏军能在远东战场上,在极其艰难的地理条件下和广阔的区域内能够迅速进攻,精确击破精锐的日本关东军防线, 给以日军毁灭性打击这是同抗联的贡献和牺牲分不开的。尤其在1945年8月8日夜一百多名特遣队员空降到敌后,三至五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配备有电台,将日军动态随时向远东军报告,指引苏军对日军的空袭和炮袭。绝大部分抗联指战员都牺牲在祖国即将解放的前夜。对此,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给88旅特发来贺电:“88旅英勇的中国战士们,感谢你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情报,为我们远东军进攻中国东北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日本关东军戒备森严的要塞,筑垒地区所进行的侦查、营救活动。高度体现了中国战士们的优秀品格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令人佩服的中国英雄们,我代表苏联人民感谢你们,并致以崇高的敬意。”[2]

1945年,周保中指挥抗联部队参加对日大反攻,并抢先占据东北57个战略要点,为日后东北根据地的迅速建立和巩固发挥了先遣队的特殊作用,也为东北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周保中文武兼备,在抗日14年的艰难岁月中,由他亲自撰写的电文、报告、书信、各历史阶段的重要文件,粗略统计,就有200多万字, 这些文字不仅是周保中有关东北抗日联军斗争经验教训的总结, 更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199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百万字的《周保中抗日游击日记》、1996年吉林大学出版社了出版发行了近两百万字的《周保中抗日救国文集》。

实践证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东北战场环境最为险恶,条件最为恶劣。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周保中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严重困难,率领抗日军民,喋血白山黑水、深山峡谷之间,与日寇短兵相接,刺刀见红,历经大小战斗数以千计,3次身负重伤,随时处在牺牲的边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周保中经历了东北14年抗日斗争的全过程。抗日联军牵制了日本关东军70多万人的武装力量,消灭日伪军20多万人,创造了孤军抗敌、红旗不倒的中华民族的奇迹,在反法西斯国际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

把红旗勋章授予外国人,不仅仅是对其个人的奖励,而且还代表苏联政府对中国抗日联军作用的认可。1986年周保中夫人王一知将这枚珍贵的红旗勋章捐赠给辽沈战役纪念馆。1988年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落成至今,这枚红旗勋章就静静地陈列在战史馆第一展厅,向后人诉说着周保中将军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卓越贡献。斯人已去,丰碑永存!

参考文献

[1]王艳梅.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杰出领导人——周保中.新长征,2011,5

[2]赵素芬.周保中将军传.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