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贤超
摘要 在三门县健跳镇繁荣村进行水稻和青虾轮作种养模式试验,面积9 338 m2,4月19日早稻直播,7月26日收割,8月29日放养青虾苗种,春节前捕捞上市,捕大留小,为秋季青虾;春节后至清明前捕毕,为春季青虾。共收获水稻6 790 kg,获利6 720元;青虾854 kg,获利57 302元;泥鳅105 kg,获利6 818元,总获利70 840元,投入产出比为1∶2.34。由此表明,稻虾轮作模式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水稻;青虾;稻虾轮作;效益
中图分类号 S9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220-02
近年来,三门县稻田养虾、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等多种养殖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各种养殖模式均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此,笔者进行了稻田养虾模式的试验,以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找出有效途径。现将示范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块概况
试验设在三门县健跳镇繁荣村某科技示范户养殖田。试验田总面积为9 338 m2,划分为2个区块,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不漏水,土质良好,土地平整,土壤pH值5~7,呈微酸性。
1.2 试验材料
早稻品种选用中早39,虾苗选用青虾。
1.3 试验方法
1.3.1 筑田埂,开虾沟。冬春闲时,根据田块形状进行设计,沿田硬四周加高至1 m、加宽至1.2 m,塘四周挖一条宽1.5~2.0 m、沟深0.8~1.0 m的虾沟,把挖沟多余的土加到田埂上,加宽加实,虾沟是供青虾在夏季避高温、活动觅食和栖居场所,在排灌渠一侧埋好PVC进水和出水管,同时在管外用60~80目网片,围成半圆形,以避免注水时使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稻田,从而影响青虾的生长。田埂必须夯实,防止渗水。
1.3.2 早稻种植。播种前进行翻耕整平稻田,整地时用48%优质复合肥600 kg/hm2撒施在田中作为基肥。播前种子进行浸种催芽,4月19日播种(直播),播种量(干谷)67.5 kg/hm2,要求匀播,分畦定量播种,采用人工撒播,播后塌谷,要求不露谷粒。4月23日防除杂草,防治前灌3.33 cm水层,用40%直播净1 050 g/hm2对水600 kg/hm2进行喷雾。第1次在5月17日施48%优质复合肥450 kg/hm2,第2次在5月31日施尿素187.5 kg/hm2,促进稻苗早发、多分蘖、长大蘖。合理灌水:出苗后浅水促分蘖。当苗数达375万~450万株/hm2时,及时搁田,先轻后重,引根深扎,后期看苗施保花肥增粒重,后期干湿交替,不断水过早,防止早衰,收割前5 d左右断水,便于收割。结合三门县病虫情报和田间实际进行防治病虫害,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7月26日进行收割。早稻收割后作再生稻管理,管理时不需打药和施肥。
1.3.3 青虾养殖。具体有如下8个方面的技术要点。
(1)清塘。早稻收割后疏通四周水沟,同时清理四周稻草,在虾塘四周用30%漂白粉进行消毒。对虾塘注水,8月10日用30%漂白粉225 kg/hm2消毒,注水深度要求50 cm。
(2)放苗。放养虾苗时间在8月29日,放养青虾苗75 kg/hm2,9月10日放养泥鳅苗2 700 株/hm2左右,规格4.2 g左右。放苗时间选择在清晨,由于白昼气温较高,影响虾苗成活率,购买、运输虾苗时,应求近求快。
(3)合理投饵。投饵要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饵料选择青虾专用饲料(购买青虾专用饲料)。放苗6 d后,开始少量投喂青虾专用饲料。9月5—20日每天投喂2次,分2个时段投喂,分别在早上和傍晚,早上投喂量3 kg/hm2,傍晚投喂量9 kg/hm2。随青虾的生长逐渐增加饲料,9月21日至10月25日每天投喂2次,分2个时段投喂,分别在早上和傍晚,早上投喂量4.5 kg/hm2,傍晚投喂量12 kg/hm2。饲料投放在虾沟四周的浅水处,便于青虾均衡摄食,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以及青虾吃食活动情况作适当调整。
(4)日常管理。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是促进青虾生长的关键。水质透明度应保持在30 cm左右。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虾池水质变化,如发现水质过浓,应及时加水和换水,特别在高温季节,应坚持每7 d换水1次,每次换水1/3。勤检查,检查青虾吃食及活动情况、水质变化情况和病、敌害侵袭情况。青虾的敌害主要有蛙类、水蛇及凶猛鱼类等,一旦发现,应及时捕捉清除。平时还要检查塘埂是否有渗漏,进排水口的密眼网设施是否完好。
(5)防病。早稻收割后养殖青虾,水清土肥,一般很少发病。9月26日用芪蓝抗毒液3 000 mL/hm2杀菌,连用3 d,以防病害。
(6)施肥。青虾养殖前期,一般不用施肥。只有在温度下降到15 ℃左右,水质差、塘水浅、容易出现青苔的塘,可适量施用化肥,一般施尿素75 kg/hm2,使其水质保持一定的肥度。
(7)换水。应注意勤换水增氧防浮头,一般10~15 d加换新水。8—10月气温较高,每10 d加水1次,深度10~15 cm,水质透明度应保持在30 cm左右[1-2]。
(8)起捕。春节前捕捞上市,捕大留小,为秋季青虾;春节后至清明前捕毕,为春季青虾。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过程中,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综合运用各种先进适用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从表1可以看出,共收获水稻6 790 kg,获利6 720元;青虾854 kg,获利57 302元;泥鳅105 kg,获利6 818元,总获利70 840元。试验中共投入生产成本为52 850元,其中种植水稻为15 680元,养殖青虾为37 170元。具体分布如下:水稻种子420元、肥料2 940元、农药1 680元(含除草剂)、收割和运费1 260元、水费和人工2 380元、烘干和买谷运费1 540元、田租费4 200元;青虾,虾池改造(含田租7 500元/hm2)14 700元、虾苗4 060元、饲料5 978元、水费和人工9 100元、其他(网药等)和泥鳅苗3 332元。投入产出比为1∶2.34,年收益为75 900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采用稻田养虾轮作模式是一项动植物互生、生态互利的种养技术,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青虾的粪便和残饵又能增加肥力,减少施肥量,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增加收入[3-5]。不仅增强了青虾、早稻抗病能力,而且减少了青虾用药、早稻农药和饲料使用量,由于虾塘较肥,化肥的使用量也明显降低,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缩短青虾养殖周期,且投资少、劳动强度低、种养技术简单、易推广。
稻虾轮作模式的田块及虾池适宜面积以4 500 m2左右为宜,且周边的水源要充足、水质要清新,稻田形状应为长方形,稻虾轮作早稻品种宜选择早熟品种,即在4月上中旬播种完毕,7月底前收割完毕。青虾苗种一般在8月上旬放养,以保证青虾的适宜生长周期,促进青虾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同时青虾起捕时间应分2批,第1批春节前捕捞上市,捕大留小;第2批春节后至清明前捕捞上市,捕捞时要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出售[6]。
4 参考文献
[1] 鲍正发,程林润,吴伟,等.早籼稻金早47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浙江农业科学,2002(2):67-68.
[2] 金柏生.早稻青虾轮作模式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0(6):1287-1288.
[3] 金乃康,尉士南,张友平,等.稻虾轮作种养模式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09(2):151-152.
[4] 吕耀平.稻田养虾技术初探[J].北京水产,2001(3):26.
[5] 徐承旭.稻田养虾的几种模式[J].新农村,2000(10):19.
[6] 王树林.稻田养虾、茨菇养鲶一年双季轮作生产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1998(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