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如期打赢西藏脱贫攻坚战

2017-07-19 09:50丁业现
中国扶贫 2017年14期
关键词:战略思想西藏攻坚

丁业现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十分关心贫困群众,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上世纪80年代,总书记在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时,就对扶贫开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撰写了《摆脱贫困》这一重要著作,形成了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此后,总书记转任多个岗位,始终把群众装在心上、把扶贫抓在手上,不断深化、不断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更是20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访贫问苦,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形成了内涵丰富、与时俱进,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的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2017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集体学习。3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对未来几年脱贫攻坚提出了新的要求。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迅速响应,吴英杰书记在第一时间带头进行学习,要求全区牢固树立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决打赢西藏脱贫攻坚战,并就抓好传达贯彻做出部署。齐扎拉主席带队专程到贵州、云南考察学习脱贫攻坚有益经验。2月25日、3月11日、4月1日、4月5日、5月17日,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及办公室先后6次组织专题学习,并召开全区电视电话会议传达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脱贫攻坚的成绩经验,提出了必须防止的苗头倾向,指明了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以坚定信心、坚强意志奋力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1日讲话中除了提到年初考察过的河北,专门提到的唯一省份就是西藏。他强调,“西藏和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等民族地区,完成脱贫任务很不容易”。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西藏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关键的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学习好、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重在增强信心。“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奏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过去的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成就举世瞩目。今年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8周年。中央和自治区在扶贫脱贫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的有益经验,给了我们无比信心。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兄弟省市的无私援助,全区各族人民的奋发努力,给了我们坚定决心。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2016年两次进藏考察,并主持召开全国扶贫援藏工作会议,充分肯定西藏脱贫攻坚工作,给了我们巨大鼓舞。

学习领会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重在践行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的核心。害什么病,开什么方。从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实现动态调整,到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坚持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无论是组织易地扶贫搬迁,还是加大扶贫劳务协作;无论是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还是加大财政、土地等政策支持,只要把“精准”的要求贯穿始终,就能真正拔掉“穷根”,摆脱贫困。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重在夯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务必抓住基层基础这个根本。“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既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又要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我们还将着力引导农牧民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巩固脱贫攻坚的群众基础。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重在突出“严实”。脱贫攻坚,“严”字当头,“实”字为基。脱贫工作是硬骨头硬任务,来不得水分、务不得虚功。2016年我们组派了40个督导组到74个县区开展工作。对于层层加码、形式主义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必须用好问责利器,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督查巡查,对不严不实的严肃问责。必须扎紧制度篱笆,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必须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二、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英明指导下,2016年西藏脱贫攻坚首战告捷,被中央确定为“综合评价好”的8个先进省区之一。2017年,我们计划减少贫困人口13万人,贫困县摘帽20个,易地扶贫搬迁16.3万人。我们要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牢固树立扶贫光荣、光荣扶贫的理念,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八个到位”的工作要求,强力推进“五个一批”“十项提升”工程,着力在“补短、补缺、补软”上下功夫,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突出重点、雪中送炭,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以“绣花”的功夫,再接再厉、继续奋斗,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狠抓落实、抓出成效。

(一)聚力完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确定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得到了贯彻,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从西藏情况看,我们成立了顶格设置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围绕脱贫攻坚出台了总体规划、重要政策文件和20多个配套文件。可以说,党政主抓、部门支持、社会帮扶、群众参与的“四梁”已经搭建,组织机构、工作机制、规划体系、资金投入、配套政策、精准施策、信息管理、督导考核的“八柱”已经树立。根据新的实际,还将制定出台其他政策文件。

(二)全力聚焦“精准”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一是打牢精准扶贫基础。我们已经更新2016年实现脱贫的14.7万人和新增贫困人口的信息。将用“绣花”的功夫,严格按照程序审核数据,实现有进有退、动态管理。二是实行“两线合一”。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的通知》。相关部门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三是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突出交通扶贫、水利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专项行动的精準性,确保扶到根上、扶到点上。

(三)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今年自治区安排了60亿元资金集中用于产业扶贫。一是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处理好“城镇就业和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二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水电矿产资源收益扶贫,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决定性配置作用。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做好产业项目前期准备,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争取早开工、早受益。

(四) 倾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组织好易地扶贫搬迁,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成本,发展后续产业。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欧青平副主任带领联合调查组到西藏开展了为期7天的专题调研,为全区易地扶贫搬迁“问诊把脉”。在上级的指导支持下,全区2016年实施完成了7.7万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进一步安排16.3万人的任务。我们将做好上年扶贫搬迁的评估考核,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完善项目建设方案,统筹谋划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增收致富等工作。扎实推进同步搬迁、边境小康村建设、贫困村提升工程。

(五) 着力加强培训转移就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大扶贫劳务协作,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转移就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今年西藏要完成4万人的培训任务,其中转移就业3.5万人以上。一是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重点开展机动车驾驶、建筑建材、民族工艺品制作、农牧业技术、旅游服务、生态管护6大类技能培训。二是发挥在藏央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优势,积极搭建企业用工对接平台,落实企业吸纳贫困人口承诺制度,协商在藏企业吸收贫困群众就业。三是加大政府就业指导、技能鉴定、跟踪服务,实现人、岗、训“三位一体”,让受训群众都能取得技能等级证书。

(六)努力做好生态扶贫。西藏是祖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冰天雪地不轻易改天换地、绿水青山也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将牢固树立生态理念,努力走出一条生态脱贫的路子。2016年,全区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档外人士”中有劳动能力的群众,落实各类专兼职生态补偿岗位50万个,兑现工资性补助15亿元。今年,计划再增加20万个岗位,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吃上“生态饭”。做到精准识别对象,严格执行政策,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酬。

三、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坚决如期打赢西藏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全党的重要使命,是一场较真碰硬的攻坚战。我们要牢牢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健全机制,强化保障,推动脱贫攻坚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所有扶贫地区的领导干部都要坚守岗位”。全区各级各部门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强化“五级书记一起抓”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2017年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落实目标责任。严格执行《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继续稳定中坚力量,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相对稳定,坚持宁愿晚提拔、晚调整也要让群众真脱贫,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的原则,确保各级领导班子人稳心专。

(二)强化基层党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脫贫攻坚工作。西藏将着力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在实战中培养锻炼干部。一是加大乡村两级党组织建设,配优配强乡村两级班子,选好用好致富带头人,让本土书记和第一书记配合好。二是深化干部驻村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在做好五项重点任务的基础上,促进各项扶贫政策到户到人、扶贫措施精准落实。三是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进村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调整完善自治区领导扶贫联系点,每个省军级领导联系1个县。地厅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县处级每人2户。

(三)加强督导考核。考核评估既是明确脱贫导向的“指挥棒”,也是检验脱贫质量的“质监仪”。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督导考核力度。一是完成2016年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报告、全区脱贫攻坚报告、全区地市间交叉考核报告,采取奖惩并举,尽快对外发布。二是建立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制度,制定好督导、评估、考核工作方案,及时纠正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三是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深入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四)激发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结合西藏实际,我们将重点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一是聚焦主体、激发内力,注重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动性,实行外力推动、内力驱动,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二是实行正向激励,改变传统的送钱送物帮扶方式,建立参与产业建设、劳务收入、多劳多得的帮扶导向,树立“我要脱贫”的观念。三是组织参与带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牧民专合组织、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最大可能地吸收贫困群众参与,激励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打赢西藏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一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战略思想西藏攻坚
都是西藏的“错”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一个人的西藏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西藏:存在与虚无
论蒋百里的国防战略思想
清康熙帝的大战略思想
论毛泽东“创造战场”的战略思想